古人没有普及普通话,为什么诗词韵律能达到一致?

曾经原来都是那么虚伪


先强调下,“普通话”和“韵律”完全是两回事儿。再详细说,首先,古人不是“没有普及普通话”;第二,“高考”也就是科举对韵律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然后就是死记硬背了。

一,古人不是“没有普及普通话”

中国古代的雅言就是现在所说的“普通话”,从夏朝已开始推广使用。

1)先秦。夏朝建都洛阳,以古洛阳话为标准音;

2)秦汉。国语为“洛语”,发音同先秦;

3)两晋南北朝。国语为“吴音”,洛语与中古吴语结合形成金陵雅音。吴音对现在的日语也有很大影响,日本最早派遣隋使从中国带走佛经、中医等书,所以现在很多人也觉得日本话像吴语、广东语、福建语;

4)隋唐。国语为“汉音”,隋唐定都洛阳,以洛阳雅音和金陵雅音为基础正音。编制《切韵》;

5)宋朝。国语称“正音”、“雅音”。编制《广韵》、《平水韵》(刘渊);

6)元朝。法定蒙古语为国语;

7)明朝。以中原雅音为正,以南京音为基础;

8)清朝。雍正八年,推广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北京官话。

随着《切韵》、《广韵》、《平水韵》的编制,雅言在唐宋时期,发展到了最高峰,达到了一字一音,唐诗宋词作品大量涌现,各周边国家皆争相学习。所以说,中国历代都在普及“普通话”。当然,唐宋时科举制度对“普通话”,乃至“诗词韵律”的推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古代那种“士而优则仕”的年代,科举的功效甚至高于现在的“高考”。

二,科举的考试制度对“诗词韵律”的推动

现在我们的普通话已经普及得非常好了,但如果想写古诗词,还是要学习格律、用韵。正如生产产品要严格执行某一项标准(国标/行标),韵律也有自己的标准。诗、词、曲分别对应的韵律标准为《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

隋开皇二后陆法言编制《切韵》。《切韵》的出现,标志着诗文押韵、平仄进入了有确切标准的时代。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诗赋成为人们进入仕途的主要道路。诗赋的要求是“通文律”,“洞悉文律”。主考官阅卷,“束以声病”,“务求巧丽”。“文韵”、“声病”、“巧丽”指的都是押韵、平仄,而押韵、平仄的标准,就是《切韵》。

北宋的《广韵》(206个韵部)是对《切韵》(193个韵部)的重修和补充,南宋刘渊的《平水韵》是对前期各种韵书不断合并的成果。平水韵就是诗韵。清戈载《词林正韵》把206个韵部分中的平、上、去合并为14部,把入声合并为5部,共19部,为词韵的标准。元周德清《中原音韵》19韵部分,为曲语韵书。

三,死记硬背&推荐几本韵书

写诗、填词、作曲,无论古人、今人,都没有捷径,只有一条路,死记硬背。古人可以抱着很多韵书去啃,我们现在确实太忙了,所以就必须得找两本精典的韵书“一网打尽”。

1、《声律启蒙》

适合:零基础

内容:《声律启蒙》是掌握声韵和格律的启蒙读物,它按韵来分编,内容特别丰富,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应对。

2、《笠翁对韵》

适合:有一定文学修养和诗词基础的人阅读

内容:《笠翁对韵》和上文所说的《声律启蒙》相比,多了用典和借鉴的前人诗词等内容。

3、《实用诗词曲韵典》

作者者李乃珍、李秋华,齐鲁出版社

适合:对诗词有了较深了解,基础更深厚的人

内容:集《平水韵》《词韵》《中原音韵》《中华新韵》于一书,从近体诗到现代中华新韵,时间跨度1400年。对这1400年间的韵文、近体诗、词、曲、新诗,想鉴赏就鉴赏,想创作就创作,都可从这部韵典中取得教益。

@今儿得闲了


行摄在宋词间


首先,要让大家明确的是,我们的普通话是1956年开始规范称呼为“普通话”的,而她的前身,与古代的官话有很大联系。古代有统一的语言,叫做“官话”,最早是官方标准语,早期被称作“雅言”,到到明清时候才被称作“官话”,1909年的时候,被规范为“国语”,再到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所以,普通话的前身其实就是古时候的雅言或者官话或者国语。

虽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官话有一定继承性,又因政权变迁、定都不同、人口迁移等因素影响在不断变化,但总的说来,中原洛阳的读音一直有着深远的影响。现代国语也是在古中原洛阳读书音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上古时代,五帝时期和后来的夏、商时期,中原黄河流域地区是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地带。从夏至清朝中后期,洛阳读书音(洛阳雅音)一直为标准音。

其次,因为我们接触到的古诗词并不是很多,而且大多是范文式的诗词,所以总觉得所有诗词韵律都是一致的。古诗是不太讲究韵律,只是后来的律诗才强调了韵律。还有就是,即使我们想句句押韵,但是我们出门在外,面对此情此景,突然诗兴大发,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却一直找不到押韵的字,能再去翻看新华字典,找韵母相同或相似的字吗?那肯定是会影响自己的灵感的,所以也就随兴而写,也不管押韵不押韵了,寻个相近或者字意即好的便可以。

第三,古人作诗词,都是有韵书的。比如《广韵》、《洪武正韵》等等,作诗词的只要按照韵书给定的同一韵里的字拿来押韵就行,不受自己是哪里人、说哪里方言影响。举个例子,我们现代人读书,尽管各地方言不一样,但是读书我们看到的字是一样的,就是这个道理。再者,我们现代人只懂韵母相同或相似的字写出来就放在一个句子结尾就叫押韵了,但真正地是不懂古代官话的,如果要达到古人那种押韵的水平,去翻看以前的韵书,也是可以写出押韵的句子来。

另外,诗词除了押韵外,还有平仄的规定,起首字该平还是该仄,还有“平平仄仄平”之类的,包括什么五言、七言,还有所有曲目的词的填写,都是有字数这些繁琐规定的。所以古代的诗词,创造了那个时代的文学高峰,但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承,被运用在各类文学体裁中了,而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是受不了古诗词的束缚的(哈哈,胡言)。

我是青鸾惊鸿,感谢喜欢。


青鸾惊鸿


一句话回答:因为古人写诗词都按照同一个格律标准,自然就能达到一致了。


中国古典诗歌押韵,传统上一直使用的是《平水韵》。

现存的最早一部诗韵,是《广韵》,共分206韵。因为区分太细,使用不便,唐初许敬宗等人奏议,把206韵中相近的韵合并。宋代平水人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206个韵部合并为107韵,称之为《平水韵》。清代又把107韵合并到106韵,称为《佩文诗韵》。

从平水韵出现后,诗词写作格律一概以此为标准(词的要求可以放宽一些,允许通押临近的韵部)。根据现存的唐诗来看,唐人押韵也是依照平水韵来的——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

不过没有普及普通话,对诗词押韵的影响是存在的,尤其是在要求不那么严格的时候。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

鲁直在戎州,作乐府曰:“老子平生,江南江北,爱听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予在蜀见其稿。今俗本改“笛”为“曲”以协韵,非也。然亦疑“笛”字太不入韵,及居蜀久,习其语音,乃知泸戎间谓“笛”为“独”。故鲁直得借用,亦因以戏之耳。

鲁直是黄庭坚,他在戎州(今四川宜宾)时,写有一首名作《念奴娇》: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我们可以看到,韵脚大多属去声“一屋”或者“二沃”韵(前面说过,写词时部分韵部可以通用),只有“笛”字是“十二锡”的。陆游对此很不理解,直到他后来到四川当官,发现那里的方言把“笛”说成“独”,才想明白黄庭坚原来是这么用韵的。


北门猿


回答这个问题,如果仅仅用古代的官话作为原因,是十分可笑的。因为东周列国时,东边的齐国,西边的秦国,南方的楚国等,皆各有官话,彼此不同,互不相让,分庭抗礼。

诗词韵律一致的原因,当在于口语与文言即书面语的区别。我们知道,人们日常讲话,可以尽显方言韵味,且词汇比文言要少得多。大量的修辞性词语,只为读书人所知所用。比方说‘’洛阳纸贵‘’,这几乎是人人皆知的成语,意思是间接夸赞文章写得好。如果吐槽文章写得不好,可以用俗话说‘‘狗屁不通’’,但学富五车的雅士会说‘‘危厄梨枣’’。原由是古代的书,是用梨木或枣木作雕版印出来的。古时的读书人之间对话,君臣之间对话,更多时候应该使用口语,因为口语方便自然,也不排除使用一些文言。但写文章,写诗词歌赋,就得用书面语了。书面语的坏处是不通俗,不波普。好处是言简意赅。比方说‘‘郑伯克段于鄢’’、‘‘二桃杀三士’’,译成白话文,非得上十个字不可。古代的简策、帛绢是较贵的书写材料,得省着用才好。所以,中国古代的文史,都是文言文,古之史官,右史记言,左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诗词曲赋则是文言文中的文言文,原本就不是大众能玩的事。所以诗圣杜甫说:‘‘诗是吾家事’’。

各地各国方言语音可以不同,但文言的书籍通达五湖四海,其成语词汇也就通行天下了。古人虽无汉语拼音注音,汉语拼音是1955年,由周有光团队搞出来的。但古人有反切法注音,就是用两个通用字的声母和韵母,来注明某个生字的发音,喝屋囫、摸啊妈。

《诗经》是孔子选编的,风是各国民歌,民歌多俗而不雅。但孔子一润色,就不俗了。学有浅深,习有雅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郑国的风气很俗,可诗经里的郑风并不见其恶俗。

唐代科举,律诗是必考科目。为了让举子统一用韵,出版了《官韵》,以供研习,兼作阅卷评判标准。这样一来,对全国的声韵,就有了一个规范,声韵的大统一就形成了。白尚书初至京,以行卷谒顾著作况(著作郎顾况),顾睹姓名,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及见卷首‘‘咸阳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叹曰:道得個语,居即易也。因为之延誉,名声大振。加上顾老师的指点,提携,白居易想不出名都难。


华中小隐


1.古代有普通话。叫雅言或者官话。

2.为什么诗词韵律能达到一致。因为诗词用韵,无论《平水韵》还是《词林正韵》,都是一种拟音体系。

什么叫拟音体系?就是一套虚拟的语音体系。

平水韵是由其刊行者南宋末年江北平水人刘渊而得名。
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出韵、错用。
清代康熙年间,后人所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并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

也就是说,长安人说话不是平水韵,杭州人说话也不是平水韵,甚至刘渊编纂《平水韵》的所在地——平水,也不说平水韵。

唐人说话不是平水韵,宋人说话也不是平水韵。平水韵只是宋代刘渊总结唐人用韵规律,取其公约,最后出台的一个「统一用韵办法」。

以后大家都按着这个韵写诗。让南方人能读懂北方人写的诗,北方人也能读南方人写的诗。


答主会不会又问:「那《平水韵》没颁布之前,大家按什么写诗?岂非各地方言,互相读不懂?」

平水韵只是一部诗词创作的专门用韵。即使没有平水韵,官府也有修订韵书,作为全国的通行的书、话方式。如隋朝《切韵》,宋代《广韵》。

这些韵书是官修而实用的,并非仅用于诗词写作,所以唐人写诗,宋人写词,押韵还经常有方言混入的痕迹。


吴季玄


这个第一个提问是没水平的,但后面那句是有水平的。

首先,为什么说第一句没水平了?因为第一个逻辑就已经颠倒了,一定要搞清楚一个常识:

无分古今,能诗词歌赋的人,必须是读书人。而读书人则一定会“普通话”——就是古代每个朝代通行的语言,先秦时叫雅言;汉朝时叫通语、通言;唐代开始又叫回雅言,或曰正韵;明代起叫官话。

因此,只要是读书人写的诗词就能合乎韵律。

题主所谓的“一致”是指什么意思了?看得不明所以,需要指出,我国的诗词文化,严格来说是分为:诗、歌、词(牌)三种,且时代不同,定义就不同。

先秦时代:诗歌一体,如《诗经》

那时候《诗》与《歌》是不分的,《诗经》的作品全部都是歌词,只是乐曲失传找不到了而已。但是《诗经》里却是有一定的格式规范的,然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已经说不清楚了,今人可以通过统计学的逻辑去研究并得出大概正确的理论,但是这并不能代表那时候的人们的定义。

秦汉魏晋:乐府,古体诗

进入秦汉后,《诗经》的“四言”格式被打破,开始出现五言、七言诗,但此时期的诗体仍然是没有后世的格律,格式与形式都比较随意(也有一种可能,是我们对汉代的汉语发音研究不足,从而导致了认为其没什么平仄讲究)。

这时候的诗被称为古体诗,又因它是由汉朝乐府的乐师们自创或采集而产生,所以又称为“乐府诗”——也就是说《诗》《歌》仍然是不分家的。

唐诗宋词,今体诗与格律的诞生

进入唐代后《诗》《歌》开始分家了,也开始出现“今体诗”,就是格律诗(但是此时的格律还没有宋代的格律要求的那么严格细致,像李杜有时候是古、今体不分或混用),格律的出现与语言的规范密不可分,南朝沈约的《四声谱》、隋朝陆法言的《切韵》都对诗歌的成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正是因为音韵学的成熟,人们才开始把诗的平仄严格规范起来。

宋词,其实可以说是《诗经》的2.0版,因为它兼有了《诗经》的起承转合,又继续为音乐服务,这两点和《诗经》的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它已经是在新的格调与韵律规范要求下的产物。

综上所述,无论古、今体诗,还是诗、词之区别,各个文艺系统一直都有自己的规范,区别是在于不同朝代的规范不同而已。对比唐诗宋词,汉乐府似乎不是很严谨,但是对于汉代的人来说“随意一些”就是他们的规范,也是一种严谨。


無風即風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是因为有文字并香火缘延没间断的传承。古人就是诗、和、吟、唱,集劳作以大成来继承中华大文明的。可以说诗词曲情缘深,来至于血浓于水的一脉传承!在此,我说“中华诗词曲赋”的平仄韵:

说平仄韵,是中华诗词曲赋的精髓所在。中华诗词曲有千种以上的诗体,词牌,曲调。起源于汉,形成大势在唐,盛行光大在宋、元。

平仄韵,是古诗、词、曲、赋,律、调、吟、唱的一种转换,也是为文字起伏、对仗工正,更为体现出弹、唱之韵味之美。

古汉语的四声是: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四声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汉语的入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已消失,分派到了其他四声调之中。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换成“平仄韵”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为古汉语诗、词、曲、赋的“平韵”;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上声、去声为古汉语诗、词、曲的“仄韵”。



这就是文字所包含的魅力。

在秦以前,除了一些大家的作品和史书得以流传外,当时各国民间的小曲小调,包括读书人的抒情文字,都很少被记载下来,传给后代,为何?概源于文字不统一,和文字表达内涵的巨大差异,让流传很困难或失去意义。

但在秦以后,虽然发生过焚书坑儒,让文化传播进入低谷。但统一文字后带来的便利,很快得到提现。不仅有利于文字的传播,也促进文学向基层拓展,更让不同区域的人,即使口音 差距很大,但只要使用同一个字,就能表达类似的内容。有利于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传播和学习。

这样,喜欢吟诗做赋之人,不论身在哪里,都有一个公开平等的表达基础和交流平台,让诗词的意境更容易被理解,让传播更深远。


新文化街男孩


古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如国有国法,党有党纪,校有校规,家有纲常,公司企业也有其规章制度,各种游戏也有其竞赛规则,古今格律诗词也不例外,否则全都乱套了!

古人诗词韵律能达到一致,是按韵书要求的平仄押韵格律规则来创作审美的。

古人创作审美格律诗按平水韵,创作审美词是按词林正韵来规范的。

今人创作审美格律诗和词,宜与时俱进,顺应国家推广和使用普通话的时代发展需要,以现代汉语拼音方案及其四声声调系统来规范平仄押韵格律,有益于格律诗词逐步走向大众化和现代化。因为今人创作审美格律诗是与今人对话,而不是与古人对话!

古声韵系统与今声韵系统在平仄押韵上有所冲突。古声韵系统中的“入声字”已归类到今声韵系统的四声声调系统中,故今人创作审美现代格律诗不用再受古“入声字”和古韵部的束缚,而以中华新韵为平仄押韵为统一“尺子”来创作审美,但在对古人创作的格律诗词和今人创作并标示为平水韵或词林正韵的作品必须按古声韵系统平仄押韵格律来审美。因此说,今人创作格律诗词有必要明确标示所用的声韵系统,才能避免古今声韵系统存在的平仄押韵上产生的格律诗词审美冲突和分歧。




酌词学习格律


官话也好,雅言也好,都是文字记录下来,但是“音”的传达,是要“录”的,不可能有保存的录音资料,粤语,闽南话最接近古汉语,但是还是和普通话的一种比较,表现在韵上。就拿唐诗来说,它的官方语言,姑且称之为“唐音”吧,它应该是权利中心所在地区的语言,最可能的是李世民的家乡话了,那么粤语和闽南话都和这个权利中心是那么的山高水远,怎么就会把“普通话”的普及做的那么好而且保持下来,凭我们自身经历的常识判断,唐人简直就是天人,或许那是的人文交流比现在还发达,可是我们知道的现代版的普通话普及,直到现在才真正成型,而且还依然保持着它的规律“离权利中心”的地理位置越远普及的效果越差,显然是两个问题决定的,一是实际的需要,二是,天高皇帝远。这里就足以看到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那么到了宋朝那可是历史最长的一个朝代,而且又是最中国的一个朝代,可是“宋音”又是如何的?赵匡胤颇有胸怀的接受了李世民的火炬在宋朝传承着“唐音”?但是唐诗却非常在意的变成了宋词,而韵律上却没什么变化。大概是语言固有的“韧性”导致的。可是粤语和闵南话怎么克服了自己的“韧性”接受了“唐音”,而没被“宋音”改变?也许从唐开始汉语的发音基本定型了,语音的变化就因此变的越来越小了,就像我们常说的“科学之后没哲学”是一个道理。但是但是的江浙话和当时的陕西话一定和今天一样是有区别的,不是这样就解释不了文明的继承性了。说了半天还是个稀里糊涂,不管拿出什么关于写诗所需要的韵,但是那只是文字的表述而不是发出来的音,学英语的需要才有了音标,它告诉你每一个音的发音位置。我们有类似的发音方法的书吗?所以这个韵到底是以那个朝代的语音为基础,只能是一种鉴于实用的一种推演。唐诗宋词,元曲不押韵的地方多了,我们的标准只能以现在的普通话来推导,而不是考古的方式,古人也是这种选择,新中国快七十年了在语言的贡献就是普通话和简化字,如此是一种大道至简的管理方式任何朝代都做不到,原因很简单就是个“需要”汉字一直以来就是少数人的需要,一个种地的会写字识字有什么用,但是一个要工业化的国家才有这样的需要把它变成可能也是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使然的事,反过来去想,历史上怎么会有一个统一的唐音和宋音?语言的演化在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里是难以想象的复杂,我们没道理去设定它的路径,过程。历史真实的一面有多少?何况一个根本不会被在意的语言。只相信语言应该一种自然的或者夸张的说野蛮生长的方式,它只是要陈述内容,对方听懂了就成了,在一定的区域环境下形成的一种习惯而且是没有记录,一是没这个必要,二是没这个可能,有人说兵马俑复活了照样能看懂人民日报,可是能想象出他是如何发音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