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山神與寒食節之三:晉重耳去秦還晉


【原創】山神與寒食節之三:晉重耳去秦還晉

你想,晉重耳在宮廷享福慣了,如何經得起長途奔走,挨飢受餓。不幾天,把一個胖礅礅的人,折磨得象火柴頭子一樣又黑又瘦,行走不動。有一天,餓得走不動扶不起了,就在古樹下打住歇緩。忽然,看見不遠的山畔裡,有處農夫守野豬時搭成的草苫子。天色已晚,便輪流背重耳到了苫子處。一看無人,恰巧有農夫使用過的一把破鐵勺丟在地下。這時候,重耳已餓昏了過去,孤毛、孤偃慌忙去尋野菜,只留下介子推一人守護著。

介子推看著昏迷不醒的重耳,心比刀子割還難受。心中暗思,王子殿下在宮廷時吃慣了油參燕窩、美味佳餚,現在連山果野菜也填不飽肚子,得設法找到一塊肉讓他補補身子。思索一會,便拿起刀子,毫不猶豫地將自己左大腿上的肉割下了一塊,撕下了半片衣襟裡子,強忍疼痛包住了傷口。然後,煮了一馬勺肉糊糊,慢慢灌給重耳吃。重耳連話也不會說,糊里糊塗吃了幾口,漸漸醒了過來,睜開雙眼,原來是介子推給自己灌肉湯。一骨碌坐起來,連燒也顧不得燒,從介子推手裡接過馬勺,一口氣喝了個乾乾淨淨。餓昏了的人,肚子常唱空城計,這點肉哪裡能吃得飽,張口還要。介子推說:“沒了!”過了會兒,兩位尋回野菜,煮菜充飢,自然不在話下。

歇息了一夜,第二天又接著趕路。大家見介子推一跛一蹬,行走艱難,便問他,被他用幾句謊話搪塞過去了。可是一連走了幾日,腿腫了,一步也行不動了,才說了實話。晉重耳感動得抱住介子推大哭了一場,併發誓說:“以後蒼天睜眼,我定不忘你們幾位的大恩大德!”

此後,他們遊邦竄國,約摸走過了六七個國家,都沒搭住。後來,他們來到秦國,才被收留下來。逃亡在外,寄人籬下,時時留神,處處小意,幾年間就遊歷了秦國多半片河山。當然,隴南的禮縣是秦王朝的發祥地,自然遊歷禮縣、西和的次數會更多一些。由於他們處世活人好,又有文武全才,得到了秦王的寵愛賞識。後來,秦穆公還將自己的親生女兒許配給了重耳。

【原創】山神與寒食節之三:晉重耳去秦還晉

不說客居秦國的重耳等人,回頭再說晉獻公。自打重耳逃生後,驪姬參政專權,陰用私人,結納奸黨,陷害忠臣良將,國人共憤。不幾年,晉獻公咽駕,驪姬幼子奚齊登基,子如其母,殘害忠良,荒淫無道,把個國家搞得亂七八糟,冤獄遍野,怨聲載道,人神不安。後來,倖存的忠臣訪知重耳在秦國,便暗中派人到秦國請重耳殿下回國,拔雲開日,拯救萬民與水火。重耳得知,憂心如焚,在秦國大軍的護送下,日夜兼程,忙往回趕來。

這一天,走到大河旁邊,他們休息下來。晉重耳心情好了些,隨口說:“現在我們回去,執掌山河,你們不久將會享到榮華富貴。如今離我們國家不遠了,你們拿的破衣爛衫,有失體面,不如扔到河裡好些。”此話出口,別人毫不在意,惟獨介子推是個多心眼的人,他想,此人是喜新厭舊,可以共患難,不可同安樂;跟他還朝,日後不會有好落頭的。於是,上前奏道:“殿下,盡忠不能盡孝,盡孝不能盡忠。我跟你十九年了,今日還朝,磨難已盡。殿下執掌山河,已了消了我的心願,請允許我還家侍奉母親,安度晚年如何?”晉重耳自然是個靈動人,聽到此言,覺得自己剛才失口,便賠情道:“兄長,不要見怪,我並不是喜新厭舊,過河拆橋之人。日後我若忘恩,我可以對著河神起誓,不得好死!”說著便撩衣跪將下來,從自己懷中掏出兩隻玉鐲,將一隻套在介子推的手腕上,將另一隻投入面前的河中:“讓河神作證!”接著,再三勸告一起回朝,介子推就是不肯。重耳無可奈何,只好放他還家,母子相聚。

【原創】山神與寒食節之三:晉重耳去秦還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