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後,關於春捂的正確認識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嘛。

清明節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還可以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清明節通常會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而今年,我們有必要控制以往的活動了,因為這次疫情,像歐洲國家說的,這是一場瘟疫,我們是有效的穩定住了局勢,但是不能徹底鬆懈,這次疫情外在人員回來,如果他們也趁著清明打著祭祖和踏青的旗號,混雜在我們祭祖和踏青的周圍,如果他們是攜帶體,這雖然是萬一的事情,但是如果有,那就是一萬。

清明節萬物“吐故納新”,陰氣衰退,大地春和景明,正是郊外踏青春遊與行清墓祭的好時節。但是特殊時期還是要注意,其實為什麼不可以分批去看望祖先已故人呢,不一定必須在清明節當日,在這個節氣期都是一種敬意,哪怕是平時,都是一份心意,疫情過後提上糕點再去看望也未嘗不可。萬一這個詞母親常說,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總是說萬一,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就成了一萬。

聽媽媽說,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但是世界上,除了中國,我記得好像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也會過清明節。

我記憶裡,清明節是一年四季裡一個重要節氣點,由陰轉陽,冷氣漸退,春暖花開,氣溫升高,種瓜種豆,種花種樹的好時節。從小媽媽就總是說,過了清明才可以減衣服,否則容易天氣回彈,氣溫不穩定,我一直記著,這也許就是父母常說的春捂吧。

這種種也許就是這麼多年清明節永遠不會退化的沒有了的原因吧。

清明前後,關於春捂的正確認識


俗話說“春捂秋凍”,但該如何“捂”也是有講究的。尤其是在全球新冠肺炎肆虐的緊要關頭,每一位媽媽更是怕孩子有一點兒的不舒服。

很多媽媽認為的春捂就是不敢讓孩子脫衣服,寧可“捂一捂”,也怕孩子凍著會感冒。這真的科學嗎?科學角度,如果給孩子穿得過多,造成高熱,屬於捂熱綜合徵,孩子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從而產生缺氧,對孩子反而不利。

那如何正確的春捂:要時刻關注氣溫變化增減衣物,15°C以下需要“春捂”。已有研究表明,15°C是“春捂”的臨界溫度。也就是說,如果氣溫達到了15°C以上,就不用“春捂”了,可以適當減衣服。而且,不能出汗了再脫,應該依據溫度加減衣服,出了汗一下子脫了就會著涼感冒。如果出了汗,要在室內,沒有直吹風的情況下,漸漸的脫,先拉開拉鍊或者解開釦子,並且讓孩子靜下來休息片刻,擦了汗,再調整好衣服。

晝夜溫差大,不要等已經冷了再添衣服,要做到防範於未然。溫差大於8°C,爸爸媽媽們要及時為孩子添衣,防止孩子著涼。

今天就說到這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