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超球队的青训模式?球迷:坚持青训,能再出黄金一代

青训就是最主要的社会基础,等到青训搞上来了,时机成熟了,再放开市场才是最佳选择。而且,市场化永远都不是绝对的,任何自由都必须有市场监管作为枷锁。国家足球的梯队建设,青训体系的培养,应该怎么搞,真的需要懂的人来。但是我觉得中超现在还没怎么市场化,就有人出来乱管一通,而且国内的监管你懂得,完全没有业务水平。说到底无非还是触碰了某些人的蛋糕,怕的就是这样做,根本就是为了利益和符合领导心意的考量,最后彻底失败,让人寒心啊。

如何看待中超球队的青训模式?球迷:坚持青训,能再出黄金一代

绿城的青训在国内算好的,老队员早早让位,全部年轻人和便宜外援打天下,结果也看到了,成绩也没了,也没锻炼出来几个好球员。搞青训为什么不搞青年联赛,职业联赛存在的意义就是为国家队服务吗?职业球员上场机会就是一个残酷竞争的过程。现在倒好,想要去清华上学,不是组织学校统一传授知识,而是把清华分数线降到200分,然后还把降分的行为美其名曰提高当地教育水平。说不好听话,这种观点居然有人支持。既然及格就能上清华,我为啥要熬夜看书。最后再说,中超一共16支队,就说各个队伍把政策都贯彻落实了,32个人就把国家队的水平拉起来了打死我也是不信。

如何看待中超球队的青训模式?球迷:坚持青训,能再出黄金一代

中超18支球队每队有三人都是相当于在欧洲五大联赛踢比赛,从这里面选出的国家队至少在亚洲水平绝对是超群的,看看日韩也不过20人左右效力欧洲主流联赛,水平已经高得不行,当然前提是中超保持现在这样的引援水平和力度,如果每队有56位奥斯卡特维斯级别的外援,那上场的3名中国球员水平提高是非常快的,和下象棋一个道理。可以中超中甲扩军,中乙踢主客场联赛制,中丙顶替中乙,增加比赛数量,中超干脆英超化,每队除守门员有3个国内球员登场就行了,这三个登场的球员(假设中超18个队)就相当于踢欧洲5大联赛了,水平提高不要不要的,中甲中乙限制外援数量,一样提高国内球员水平。

如何看待中超球队的青训模式?球迷:坚持青训,能再出黄金一代

泰超貌似是6外援还是7外援来着,看看泰国足球这几年的进步速度,当然,外援数量我觉得不是主要的,主要还是青训,和足球人口的数量,这个中国足球有责任,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也有责任。我上中学那会(90年代中后期,辽宁),班里的男生没一个人不踢球,班与班的比赛每天中午都有,操场到处都是踢球的,现在呢?你想踢都凑不够5人制。

如何看待中超球队的青训模式?球迷:坚持青训,能再出黄金一代

韩国日本成绩好是因为青训体系靠谱、以及教练积极给年轻人锻炼机会。根本没有到足协逼着聚乐部用年轻人的地步。我说的是跟踢中超相比,强制那些水平不够球员去踢英超这样的踢高水平联赛不能使他们提高。现在中超这批年轻人中也有不少实力不错的,至少每队找出一个有实力踢中超的完全没问题。多踢比赛能帮球员积累经验(经验也是年轻人和老将之间最大的差距),就算积累不了经验也能帮他们维持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