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2

Hello,大家好,今天还是饭团,我想来想去还是把我上一期没说完的接着说完吧,要不总觉得怪怪的,这一期还是文房四宝。

书法是我们中国的一大特色,从古至今,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上一期我们说了文房四宝就是笔墨纸砚,是南北朝时期出现的。

墨是中国古代书写和绘画用到的墨锭。墨的主要原料是炭黑、松烟、胶等,是碳元素以非晶质型态的存在。通过砚用水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在水中以胶体的溶液存在。

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



文房四宝2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借助于这

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

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墨的制作非常讲究,选料纯正加工精细,上等的墨极为细腻、香醇.而细腻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加工时捣杵的次数,捣杵次数愈多愈细腻,据说一臼捣杵有上十万次的。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古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

从制成烟料到最后完成出品,其中还要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多道工序,并有一个模压成形的过程。墨模的雕刻就是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个艺术性的创造过程。墨之造型大致有方、长方、圆、椭圆、不规则形等。墨模一般是由正、背、上、下、左、右六块组成,圆形或偶像形墨模则只需四板或二板合成。内置墨剂,合紧锤砸成品。款识大多刻于侧面,以便于重复使用墨模时,容易更换。墨的外表形式多样,可分本色墨、漆衣墨、漱金墨、漆边墨(一定要是古代的那种磨的墨也可以是专门的黑墨)。




文房四宝2

老墨 美 品 徽歙曹素功

它是我国的特产,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的种类也丰富多样,较为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松烟墨,

古代制墨,多用松木烧出烟灰作原料,故名松烟墨。烟是动植物未尽燃烧而生成的气化物,烟遇冷而凝固生成烟炱,烟炱有松烟炱和油烟炱之分。烟是制墨的重要原料。中国制墨所采用的烟料,可分为松烟和油烟两大类,其中尤以使用松烟历史最为悠久

第二种就是油烟墨是采用桐油或煤油、麻油等熏的烟,加入胶质和香料等制成的。特点是墨色乌黑而有光泽、耐水性强。

第三种是混合墨,它是由松烟、油烟混合制成。



文房四宝2

金卷 超细微粒子 菜种油烟墨,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指定的工艺品,墨身金卷细腻光润,折光耀眼,日本超细微粒子菜种油系顶.级墨品之一,



文房四宝2


顶选烟料采用烟窑最顶端的烟料,离火源远,不碳化,烟料含油脂高,烟料极细,人工采集(料不落地),因为料少,成品墨不多。 上纸表现,纯冷色调,墨度强而有神,淡墨丰富而雅,墨阶清晰,渗透力超强,抓纸力好,是画宋明风格的首选。为创作型用墨。



文房四宝2

本回流玄光堂监制三星红花墨一笏,未使用完美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产品,原封原纸套原包装桐木盒。试磨过同款墨,磨口漂亮,细密油亮,墨色上纸表现极为出色,有淡而不灰,一点如漆的效果。版子非常精致大气,日本墨用胶很科学,基本上藏百年也不会开裂,是书家藏家真正的宜藏宜用宜赠的好油烟墨!

好了,大家,我们这期呢就说到了先,弄来弄去还是没有说完,还差了最后一个砚,我们下期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