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出入口管路设计。

1、泵的吸入和排出管路配管要求

  1) 所有与泵相连的管路(管材爆破试验)应具有独立牢固的支撑、以削减管路的振动和防止管路的重量压在泵上。

  2) 在泵的进出口管道处宜设可调支架, 有振动的管道, 应设减振支架, 以适当调整管道位置, 减少由于安装误差产生的对泵管嘴的附加力。

  3) 当泵与设备连接的管道较短, 两者又不是同一基础时, 连接管道应有一定的柔性, 或加金属软管以补偿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4) 吸入和排出管路的直径不应小于泵的入口和出口直径。

  5) 泵的吸入管道应满足泵所需净正吸入压头( NPSH) , 管道尽可能短和少拐弯。当管道长度超过设备和泵之间的距离时, 应请工艺系统进行核算。

  6) 为防止泵产生气蚀, 从设备到泵的入口管嘴管道标高应逐步下降, 中间不应出现 U 形和 !形,当不能避免时, 应在高点加放气阀, 低点加排液阀。

  7) 离心泵泵入口前直管段长度不应小于入口直径的 3D.

  8) 对于双吸入泵, 为避免双向吸入不均引起离心泵气蚀, 双吸入管要对称布置, 以保证两边流量分配均匀。

  9) 往复泵的泵端和驱动端的管道布置不应妨碍活塞及拉杆的拆卸和检修。

2、泵的辅助管路设置

  1) 暖泵管道:当离心泵输送物料温度超过200 ℃ , 需设置暖泵管道, 使少量物料由操作泵的排出管道引至备用泵出口, 然后流经备用泵, 回至泵入口,使备用泵处于热备状态, 便于启动。

  2) 防凝管道:对于常温下易凝介质的泵应设DN20 25 的防冻管, 设置方式同暖泵管道。

  3) 平衡管道:介质在泵入口处易发生气化时, 可在泵入口管嘴与泵入口切断阀之间设置一根可返回吸入侧上游设备气相空间的平衡管, 使产生的气体回流, 避免泵产生气蚀, 平衡管上应设置切断阀。

  4) 最小回流管道:为防止离心泵在低于泵的最小流量运转, 应设置泵最小回流管道, 使一部分流体从泵排出口返回至泵吸入口端的容器, 以保证泵的流量。

3 、泵典型配管示例

3.1 侧进型注意事项:

水泵出入口管路设计。

图1 侧进型配管示意图例

  ( 1) 泵入口的偏心异径管应为顶平, 以防形成气囊, 集气引起泵气蚀。

  ( 2) 泵入口支架应为导向可调支架, 以防由于安装误差给泵造成过大应力。

  ( 3) 注意泵入口过滤器的抽芯空间, 若垂直向下抽芯空间不足, 可选择斜向下 45#安装或采用角式过滤器。

3.2 顶进型注意事项:

 

水泵出入口管路设计。

图2 定进型配管示意图例

 ( 1) 泵入口管道靠近泵口处设放气阀, 用于刚开车时排气。

 ( 2) 支架 1 应进行靠近泵口, 且应设为导向可调支架。

 

3.3 顶出型

 

水泵出入口管路设计。

图3 顶出型配管示意图

 注意事项:

  ( 1) 此类设置方式多用于大口径管道, 可降低阀门操作高度。

  ( 2) 此为暖泵、防凝、最小流量管线最常见的设置型式。

  ( 3) 管架 1 易为轴向限位, 管架 2 易为导向, 这样可以减小泵口应力。

4 、结语

  由于泵的特殊性, 对泵性能及泵内运行的工艺物料需要有充分的了解, 对其进出口管路需进行合理的配置, 以确保其安全平稳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