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感动中国

牵着日月走,

伴着星辰走,

听着百姓的话,

拉拉百姓的手,

百姓的大事小事记心头

……

这首满满正能量的歌曲《大写的担当》,前年在闽北传唱,在八闽大地传唱。接着,这首歌曲在福建省艺术馆、《福建之声》编辑部举办的“歌唱心中的祖国”征歌活动评选中荣获原创歌曲奖。

歌中唱的“百姓大事小事记心头”的人,就是“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廖俊波。

2018年3月1日,在CCTV-1综合频道,主持人敬一丹、白岩松站在感动中国的颁奖台上,向全国观众说着一个个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群体。这些人物之中就有廖俊波。

“芳兰生贵里,山河澄正气”,廖俊波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他以实际行动感动了闽北,感动了中国。

“心中有信念,就不会觉得累”“认准的事,背着石头上山也要干”“赚钱的事群众干,不赚钱的事政府干”……现在,我们的耳畔还响着一句一句掷地有声的感人话语。廖俊波从基层开始工作时,就立志做一名好干部、好公仆。他始终不渝地追求为老百姓办事的政治理想。在他心里,工作为重,百姓为重。他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岗位。他以“樵夫精神”心系百姓、忠于职守,乐观地看待工作中的艰辛,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并乐在其中。

在政和,一切为了光荣和梦想。政和百姓从他身上看到了希望,他是一位好班长,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他肩负光荣与梦想的历史史命,将双脚深深扎在基层的泥土里。将身影与群众紧紧地牵系在一起,用一个又一个具体行动,认真践行着一个人民‘樵夫’的高大形象”。他说,让政和百姓过上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在武夷新区,他担当尽责、忘我工作。他的行程表、他的五张图、他的黑红字迹的笔记本、他的雨鞋和被子,让人难忘。他创造了“俊波速度”,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能到现场就不到会场,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造福于百姓,造福于社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谁能想到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签订协议的布展装修建成开放,仅仅用了80天——为了这个项目,廖俊波5次赴北京洽谈。

廖俊波给人留下始终是向上和激昂的精神,他平和的微笑和坚强的性格一直感染着身边的人。“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他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都是对国家对民族的负责,对闽北大地的深情眷恋,对脚下的土地爱得深沉。这种情怀如月,照亮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在中华民族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心系百姓为民谋求福祉之士不可胜数。他们勇于担当,一心为民,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有山的筋骨,海的气魄。他们讲奉献、讲情怀,他们对祖国有一份赤子之心,对自己所钟爱的领域有一份坚守和执着,他们心中装着的是人民,是“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子精神,是“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史诗情怀。

康德说过,人的一生有两大追求,那就是头顶的天空和心中的道德。这位哲人道出了人生两大追求,追求未来的发展,追求生命的意义。其实,这也是中华民族沉积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历来就昭示后人要明白生命的意义和追求。廖俊波就是明白生命意义的人,他的一生对自己负责,对闽北的发展负责,对民族的复兴负责,充分体现了新时代人类的精神。

“悠悠万事功,矻矻当年苦”,恪尽职守,奋勇拼搏,脚踏实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敬业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我常常仰望高大的树木,它枝叶茂盛,花朵灿烂,果实累累。在闽北,俊波精神就像这高大的乔木,是一棵精神之树,激励我们自强不息。

我们来看“感动中国组委会”给廖俊波的颁奖词吧:人民的樵夫,不忘初心。上山寻路,扎实工作,廉洁奉公,牢记党的话,温暖群众的心。春茶记住你的目光,青山留下你的足迹,谁把人民扛在肩上,人民就把谁装在心里。

廖俊波,他的事迹感动了闽北,也感动了中国。他给我们的精神内涵,是闽北的,也是中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