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怀念郝铭鉴先生


虚怀若谷:怀念郝铭鉴先生


“请删掉著名什么家的头衔”

咬文嚼字,传播专业的编校知识;互通有无,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信息领航,传递最新的行业声音;学术支撑,打造出版业高级智库;培训课堂,促进出版人职业成长。

2020年4月3日早上7:00,咬文嚼字公众号发布讣告:《咬文嚼字》杂志创始人郝铭鉴先生于4月2日上午10时12分病逝,享年76岁。


郝铭鉴先生在出版界享有盛誉。公众号创办以来,曾得到郝先生的关注和支持,他数次授权我们转载作品,并积极在社群和很多专家与青年编辑一起讨论业务。先生精湛的业务知识和虚怀若谷的精神令人难忘。先生远行,特组织专辑推送,表达对先生的永远怀念和感谢之情!


“请删掉著名什么家的头衔”

——怀念平易近人的大家郝铭鉴老师


虚怀若谷:怀念郝铭鉴先生

惊闻令人尊敬的文化大家郝铭鉴老师与世长辞,悲痛不已。


我“熟悉”郝老师是从拜读郝老师创办的《咬文嚼字》期刊开始的,该期刊虽“小”而体量不小,影响力大。我自开始从事出版工作后,对这本期刊和办刊人更是钦佩有加。十几年前到上海工作后,自然而然就有了机会听到郝老师的课,慢慢地也就与郝老师真正认识并有机会交流请教。每年的“上海书展”,我都会特别留意《咬文嚼字》的系列出版物并选购几本。


郝老师待人特别亲切,是我们公认的大家,但十分平易近人,从不居高临下。印象特别深的是,我的个人公众号“啄木鸟的天空”发了两篇关于是“本帮菜”还是“本邦菜”的文章,引起了一些争议,我发微信向郝老师请教,下面是我至今保留的交流过程,从中感受到郝老师虚怀若谷的大家风范,借此表示我对郝老师的怀念和敬意。

虚怀若谷:怀念郝铭鉴先生

郝老师安息!


上海海事大学杂志总社

上海浦江教育出版社

袁林新

2020.4.2


良师 益友 忘年交

——忆郝铭鉴老师二三事


获悉郝铭鉴老师于2020年4月2日上午10时12分病逝,噩耗传来,我顿时惊呆了!多年来和郝老师交往的几个片断顿时浮现在眼前。


说起来,从1995年订阅《咬文嚼字》开始,对郝老师是仰慕已久了。经常从《咬文嚼字》中能看到郝老师的文章,也敬佩郝老师的学识与修养。


2007年4月,从《咬文嚼字》上看到“咬文嚼字”讲习所第四期将于5月20—25日在上海举办,五大特点、六点承诺非常吸引人,是我做图书质检工作最需要的,五大特点是:设施更完备、管理更人性、内容更丰富、教法更活泼、测试更科学;六点承诺是:深度介绍“十大语文差错”、全面分析语文差错规律、详细辨析一百个常见别字、重点纠正三大语法错误、集体会诊编校疑难问题、首次披露最容易用错的词。立即报了名。

虚怀若谷:怀念郝铭鉴先生


5月份在上海市钦州南路81号出版大楼举办的讲习所培训班上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郝老师。开班仪式上,郝老师热情洋溢地致了欢迎词。接下来的几天课程中,郝老师讲了好几节课,他不顾劳累,晚上还召开座谈会,向参加培训的编辑了解编辑工作当中遇到的问题,并一一解答。有天晚上,在上完金文明老师的课后,与宁夏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姚小云等几个人,和郝老师一起去金老师家做客,在金老师家,见识了什么叫藏书,几个书柜满满的都是书,写字台上、床上、地下,到处都是书。看得出,郝老师和金老师两人私交不错,一个眼神就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很快,讲习所的培训就要结束了,最后一天是考试。我幸运地考了第一名,和我同住一个房间《温州商报》的一个小伙子考了第二名。实际上他应该是第一名,他把《现代汉语词典》和《成语词典》都背得滚瓜烂熟,可能临场发挥不好,才考了第二名。郝老师亲自给我发奖,奖品是1995—2006年《咬文嚼字》的一套精装本,当时我还和郝老师说,麻烦给我寄回社里吧,郝老师慨然应允。郝老师还送了一本他的著作《文字的味道》给我,并签名留念,

“大同先生雅正 郝铭鉴 二〇〇七年五月”。

虚怀若谷:怀念郝铭鉴先生


大约是在2009年,郝老师来太原开会,我所在的山西教育出版社还邀请郝老师给我们社的编辑做了一次讲座,郝老师精彩的演讲,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好评,都说郝老师讲的内容特别实用,很受启发。


有一年在总局质检中心办的图书质检培训班上,遇到了郝老师,他特别低调,静悄悄地坐在后面听课,冲我连连摆手,意思是不要声张。课余,和郝老师交谈了许久。他说,他就是来听听课,看看大家都在研究什么问题。我深深地为他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所感动。


在工作中,我有什么疑难的问题,也经常向郝老师请教,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解答。郝老师比我大十几岁,也算忘年交了。可以这么说,我取得的一点进步,和郝老师的指点是分不开的。


2018年,还买了一本郝老师的《字语词风》,内容与《文字的味道》一样精彩,娓娓道来,仿佛郝老师坐在对面给我解答一样。


郝老师还办了个叫《郝铭鉴语文学堂》的公众号,很有特点,很有水平。最后一期是2018年9月8日,之后,可能郝老师身体不好,就没有再发新的内容。


前几天,有些事情和《咬文嚼字》的同志交流,他还说郝老师仍然在指导他们工作呢。怎么这么快,郝老师就走了……太突然了,令人难以相信。

会诊字脉咬文嚼字烹饪文字的味道

字雨词风倾听书海点亮出版的灯光


郝老师——一路走好!


山西教育出版社 张大同

2020年4月2日


丽日清空,因一个人的离去而变得寒冷


2020年4月2日中午准备午休时,从上海文化出版社姜逸青社长微信朋友圈读到如下文字:“刚刚从朋友圈获悉,尊敬的出版大家郝明鉴老师今天中午永远离开了我们……”第一感觉是不相信,马上在评论区追问“可靠吗?”姜社长回复:“10点12分走的,我们的老领导。”我说:“还说找时间去看他呢,特别好的人!”姜社长说:“是的,纯正的君子。”我们的对话十分简短,但语短情长:首先,姜社长情急之下把郝老师的名字打错了一个字,这个错别字里其实包含着太多的情感,作为郝老师的同事和无限尊重他的晚辈,不可能不知道这三个字的正确写法,只是当时太过震惊太过悲痛和急于把这噩耗告知关心牵挂郝老师的人;而我的问话,现在看来更是多此一举,姜社长的话一定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疑问只是代表我当时的心境,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我马上把消息告知广州的一位朋友,因为我们曾经多次商议过有机会去上海去看望郝老师。朋友一样发来惊愕的表情。我在朋友圈很快转发了这条消息,并写下了如下的文字:“沉痛悼念出版大家郝铭鉴老师!做《中国编辑》时得到他的很多鼓励和支持,一直说找时间去上海看他呢,遗憾!祝一路走好!”在评论区我还补充了如下的话:“丽日清空,因一个人的离去而变得寒冷!”


虚怀若谷:怀念郝铭鉴先生

我和郝老师相识,缘于《中国编辑》杂志,至今已经快二十年了。2002年,我从河北教育出版社审读室主任任上受命参与《中国编辑》杂志的创刊,担任编辑部主任。这本由总署主管、中国编辑学会主办、河北教育出版社承办的国字号期刊,用万人瞩目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作为加入出版队伍不到五年的新兵,虽然有无数的出版大家做后盾,前面又有中国编辑学会和我们出版社的领导领路把关,我依然深感压力巨大。特别是这本刊物,从内容到形式,都必须代表国家级水平,而当时很多的业内刊物早已功成名就,比如最早创刊的《编辑之友》、总署主管的《中国出版》、以理论研究著称的《出版研究》等,还有郝铭鉴老师主编的《编辑学刊》,加上专业报纸,总共不下二十种。大家经过讨论,认为《中国编辑》必须以促进编辑学研究为宗旨,但不忽视年轻人的阅读兴趣,努力争取更多年轻的作者和读者,努力打造“编辑人的精神家园”,寄望成为出版从业者八小时之外学习的首选。


因为同宗同姓,和郝老师的沟通相对较多,我的很多想法得到了他的高度认可,特别是试刊号、创刊号,郝老师均给出了具体意见和高度评价,使我这个期刊界的新兵获得了信心。有时候,一些争议性较大的问题,自己想不开,电话和他沟通,每次都能得到他的安慰和鼓励,自己从他的身上也学到了很多。比如,他主编的《编辑学刊》,将出版文化融入编辑学研究,将枯燥的理论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加以阐释,可读性很强;他多年坚持亲自撰写卷首语,从身边事写起,讲述对业界的观感。拿到《编辑学刊》迫不及待地读卷首语,是我多年形成的习惯,而自己无力撰写这么优美的文字也是我多年的遗憾。直到今天,我都认为自己是《编辑学刊》的铁粉,即使我已经离开《中国编辑》岗位十五六年了,即使郝老师后来不再主持编辑学刊了,每次拿到《编辑学刊》,依然感到十分亲切。


我经常和编辑们讲,郝老师能把《咬文嚼字》这样一本看似小众的期刊策划组织成优质畅销期刊,确实创造了一个神话。如果给一般的人来做,卖三万册就已经不得了了,现在却早已成为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必读书、工具书、枕边书,这其实反映出一个出版人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无数的出版人,从这个案例中,可以学到太多书本中学不到的东西,而郝老师们的意义就在于通过一个个案例,讲述出版的初心和精彩。


郝铭鉴老师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钟爱的出版事业,我们感到万分悲痛,但他的精神必将长存,必将激励我们这些晚辈,以他为榜样,奉献聪明才智,成就人生辉煌。


花山文艺出版社 郝建国

2020.4.2


愿先生一路走好……


今天下午,朋友圏传来:著名语言学家、《咬文嚼字》创办人、中国编辑大家郝铭鉴于今日上午10时12分在上海病逝,享年76岁。真是令人难过!我有幸与郝老师同处一个城市一个时代,多次聆听郝铭鉴老师的讲课,从二十年前我进入上海出版界郝老师举办的“咬文嚼字”编辑培训班开始,一直到2018年我们一起策划欲将《咬文嚼字》汉字学习节目搬上荧屏……几十年间,郝老师平易近人,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和为人风范深深影响着我们。在郝老师主编的核心期刊《编辑学刊》上,曾发表过我的“学术出版—大学出版社的灵魂”、“转型期大学出版社发展策论”、“一次有意义的编辑策划”等文章,先生对其中的提升和评价一直鼓舞着我。如今,寒冬已尽,先生远去。愿先生一路走好……


上海大学出版社 焦贵平

2020.4.2


痛悼旧友郝铭鉴


执书业编学深研留雄论

立文坛字词细究惠众人


虚怀若谷:怀念郝铭鉴先生


2020.04.03挽郝铭鉴先生


郝先生铭鉴千古


与君相识木铎声,

爬梳剔抉最精通。

咬文嚼字诚为鉴,

博古通今足留铭。

一世壮心仍伏枥,

百年大计负躬耕。

花枝春满人已去,

山长水阔有遗风。


人民出版社 吕飞

2020.4.3


挽郝铭鉴先生


惊闻郝铭鉴先生仙逝,不胜悲痛!特拟挽联一副,寄托哀思:


上联:咬文千古铭

下联:嚼字永年鉴


2020.4.3


聆听教诲追思长

——忆郝铭鉴老师


4月2日,惊悉著名语言学家、出版专家郝铭鉴老师去世,不胜伤感。郝老师是《咬文嚼字》杂志的创办者。这本1995年创刊的小小杂志,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中国20多年来的语文生活。

我与郝老师得缘相见,还要感谢“咬文嚼字讲习所”举办的培训。2012年4月5日至9日,咬文嚼字杂志社在上海教育国际交流中心举办了第13期培训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时至今日,当初具体讲的内容只记得有词语辨析和数字用法,其他细节都不太记得了,但是郝老师讲课的风采如在昨日。郝老师总是能从词语的源起和义理来讲解,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之感。每次郝老师辨析完一组词语,我都牢牢地记住了这一组词语的内涵、外延和关键区别点,印象非常深刻。课下,我冒昧地与郝老师探讨了“编辑的道与术”的问题,郝老师对此话题很感兴趣,我谈了自己的一点粗浅的认识,但郝老师却对我鼓励有加,说年轻人就应该有这样的思考,后生可畏,并建议我可以丰富完善,写成一篇文章,我听后只觉汗颜。后来,回到北京,我写成了一篇文章《编辑的道与术》,每次看到这篇文章,郝老师与我谈话的场景总是浮现在眼前,感到无比亲切。经过那次培训,自己在编校方面的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这都得益于郝老师的教诲。后来我写成一首诗,来记录当时的学习心得——《修心》:

赴沪切磋逢初春,

辗转聆听精妙音。

文章不厌千回嚼,

炼字即是修吾心。

(精妙音,特指郝老师和著名文史专家金文明老师的精彩授课。2012年5月3日作。)

平时我如有编辑方面的难题,也通过微信请教郝老师,觉得打扰他甚是不好意思,但每次郝老师总是耐心细致回答。但凡留言,必有回复,即便是在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生病期间,郝老师只要有空,也一定回复。比如,我向郝老师请教过关于古代名人的朝代问题,如《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应该标注为南北朝还是北齐?郝老师的答复是:“我想,这是粗略和细致之别,凡是能细的,还是以细为好。”还有,我曾写过一篇《陆费逵的“费”字怎么读》的小文,请郝老师指导,郝老师的回复是:“拜读!但我在出版界混了几十年,从未听人读陆bi逵。读音是个不断变化的东西,形声字大都不表声就是证明。考证虽有道理,但恐怕不容易被接受。”

我后来根据郝老师的指导建议修改了文章。这只是两个小例子,现在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以纪念我与郝老师交往的点滴。

我读过郝老师的几本著作,每次读都受益匪浅,郝老师写的文章都是旨在解决现实的编辑问题,每一篇都深入浅出、论证扎实。郝老师是出版大家,有胆有识,领风气之先,在语言应用规范方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咬文嚼字》杂志在出版界是一面光辉的旗帜,郝老师厥功至伟。郝老师虽已离开我们,但他的精神是永存的,“语林啄木鸟”的精神是永存的。作为后学,我始终被这种精神感染和鼓舞着,我想,这就是郝老师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财富。郝老师九天有知,也当笑感欣慰!


北京华樾教育研究院 张胜强

2020年4月3日泣作


一次永远无法践约的拜访

认识郝铭鉴老师是从《咬文嚼字》开始的。大学毕业后从事期刊出版工作,《咬文嚼字》正值创办初期,一时在语言文字工作者和编辑出版人中广为流传。一般读书人,只要接触这本杂志,都会喜欢上她,尽管每期内容不多、薄薄的,但基本篇篇是精选的干货。为我刚入门从事语言文字编辑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特别是一些平时看上去模棱两可的问题,她都解释得非常到位,选题眼光很独特。后来,我积极推荐身边很多朋友购买订阅。1999年,我的工作单位还把她作为新年礼品,为每位员工购买了一套精装合订本。这几本合订本陪我赴京求学,几经辗转,直至今日,仍然摆在我的案头,里边还有当时阅读时我做的诸多勾画、批注。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是我必读的杂志之一。


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研院几个青年人创办了“木铎书声”公众号,其中定位宣传语中有一条为“咬文嚼字,传播专业的编校知识”,初衷是想向《咬文嚼字》学习致敬,从编辑出版人最基础的文字编校工作做起。意想不到的是,它取得较好的反响,得到业界很多前辈的支持和关注,其中就包括郝铭鉴先生。木铎书声除了公号推送文章外,还组建了一些业务讨论社群,郝先生经张大同先生引荐进入了其中的两个社群,这两个社群也因为专家众多而备受大家追捧,讨论问题也非常专业深入。郝先生平时不多发言,但往往针对编辑遇到的“疑难杂症”,总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更让大家记忆深刻的是,先生从来没有居高临下的指教,发言大多心平气和,让人感觉如沐春风。

虚怀若谷:怀念郝铭鉴先生

我冒昧发出添加先生微信好友的申请,很快就得以通过。先生通过后即对我们工作予以肯定“木铎办得好,受益匪浅”,让我们备感鼓舞。2019年3月底,为了筹备首届“木铎杯”网络编校大赛,我约定到上海拜访他,先生爽快答应了,告诉了他的地址,还说“随时恭候”,让我们受宠若惊。在《咬文嚼字》黄安靖主编及同人指导下,编校大赛得以顺利举办。 但因为种种事情,到上海拜访的事情一再拖后……


2019年9月,我们公号转载先生的一篇文章,和他联系授权,他又谦虚地说:“……听凭处置。这几乎是40年前的文章,材料之陈旧,论述之浅薄,让人汗颜。当时计划写一组5篇,因为手头事杂,仅完成3篇。”谦虚治学的态度和胸怀,读来让人深受感染。

因为稿费转账向先生索要银行账号,他说“还有酬?意外!我有一篇文章,从原发到转载,我看到的有近20家,没有一家付酬”,“不论多少,都是一种尊重”。文章推送后,读者反响还不错,先生特意发微信向我们表示感谢。2020年1月21日,先生发出的最后一条朋友圈推文,仍然是他热爱的关于语言文字的内容——《王蒙的文字敏感》。

近两日,出版界朋友圈和专业社群中,很多素不相识的普通人都为郝老师点燃心烛,缅怀纪念。我想这应该是人们对郝老师及其创办的《咬文嚼字》最好的赞赏,也是对这本”小”刊物三十年来坚持的咬而不刺、嚼而不刁的专业、科学和包容的精神认同,更是向郝老师虚怀若谷、谦虚认真的学术品格致敬!


本来,2020年春天我们计划去上海专程拜访学习,哪曾想,这一约定竟成永远的遗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研院 赵玉山

2020.4.3


(文章以收稿先后为序。并谨向各位作者致以诚挚谢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