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交易式教育”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讓孩子初嘗甜頭後,禁不住誘惑一再嘗試,直至越陷越深,不可收拾。

最近孩子迷上了看電視,每天都深陷在動畫片裡不能自拔。

於是爸爸告訴他,你要先練字,兩頁字可以換一個小時電視看。

剛開始,孩子寫得端端正正,寫完主動送去讓爸爸檢查。

但沒過幾天,他明顯開始敷衍了,寫得歪歪扭扭不說,還偷工減料,把字寫得大大的,一頁紙沒寫幾個字就滿了。

爸爸本以為用看電視做激勵,能督促孩子把字練好。

沒想到事與願違,孩子反而對練字更加牴觸了。

生活中,經常聽到父母這樣說:

“只要你把飯吃完,我就給你買你喜歡的玩具。”


“你把碗洗了,我就給你十塊錢。”


“考到前三名,我就給你買新款的溜冰鞋。”


……

為了激勵孩子進步,父母們不惜以各種好處誘惑,希望孩子有前進的動力。

但結果,卻往往不盡人意。

其實,這樣的另闢蹊徑,名為激勵,實為交易。

“交易式教育”,或許一時成效斐然,但潛藏的傷害,卻是長久而深遠的。

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所有的事都是為父母而做,與自己無關

在一期《奇葩說》中,蔡康永曾舉過一個例子:

小孩子不喜歡吃蔬菜,所以用紅包獎勵讓他吃菜。


但這樣孩子永遠也不會愛上吃菜,因為一旦停止發紅包,他就停止吃菜了。

外部激勵,短期內也許有用,但無法讓孩子產生真正的熱愛和內在的動力。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論叫“德西效應”。

這源於著名心理學家德西做過的一個實驗:

他把被試者分為兩組,讓他們解答一些趣味試題。

第一階段,沒有任何獎勵,兩組人完全憑藉興趣答題。

第二階段,給第一組成員獎勵,只要答對一題,就能得到一美元;但第二組依然沒有獎勵;

第三階段,他宣佈到了休息時間。

這時第一組成員立即停下了答題工作,而第二組中,依然有很多人在嘗試著解題。

很多時候,外部的獎勵反而會消減做事的動力,讓人失去原有的興趣,只被動地追逐獎勵。

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重慶的周女士曾向記者求助,兒子事事都向錢看,讓她很憂慮。

原來,為了改變孩子的懶散,周女士曾和他約定:在家裡完成一些任務,就給一定的獎勵,打掃費1元,洗碗費2元。

孩子變得很積極,但很快,她感覺到了不對勁。

有一天,她在家做飯,讓孩子順路取個快遞。

“可以,一個收費5角!”

孩子理直氣壯:“取快遞也是幫你們工作啊,當然要給我獎勵了!”

“交易式教育”,會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形成固定的心理模式。

那就是自己無論做什麼,都要有即時的回報。而且所有的事情,都是為了父母而做,與自己無關。

這種心理模式,導致了一旦沒有切實可圖的益處,便會失去積極性和主動性。

久而久之,孩子會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甚至失去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能力。

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有條件的愛,會摧毀孩子的安全感

在《家為何會傷人》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因為父母在外地工作,小芸從小被寄養在舅舅家裡,但她學習很用功,成績一直很優秀。

五年級時,她意外受傷,5根手指都失去了知覺。

接受長時間的治療後,她慢慢恢復了,但成績卻一落千丈。

從此,她行為大變,沉迷網絡、違反校規、甚至產生自殘行為,變成了一個徹底的問題少女。

原來,小芸由於一直沒在父母身邊,父母打電話給她,關心的多是學習的問題;對她的各種獎勵,也常是因為她取得了好成績。

所以,她潛意識裡認為,父母對她的愛是有條件的,那就是自己必須成績優秀。

只有自己取得了好成績,父母才會愛她,而當她成績落後,就會失去父母的愛。

正是在這種恐懼的支配下,她才會自暴自棄。

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用交易代替教育,往往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對我的所有的好,都是有理由的。

父母愛我,是因為“我做了什麼”,而不是因為“我是誰”。

心理學家埃裡希·弗洛姆曾說過:

鮮有家長具備勇氣和獨立性,做到更關心孩子的幸福,而非孩子的成功。

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應該只是一個禮物,是孩子不需要非常努力,便理應得到的禮物。

用交易綁架他的行為,限制他的情感,只會嚴重傷害孩子的安全感。

真正的教育,從不為愛設限。

只有擁有無條件的愛,孩子才能自信地探索世界、發展自我。

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形成思維慣性,越陷越深

很多父母並非不知道交易式教育的危害,但經常架不住孩子的撒潑耍橫,於是,為了息事寧人,總是妥協。

孩子要邊看電視邊吃飯,媽媽說不行,孩子說不給看就不吃。

幾個回合下來,媽媽惦記著孩子餓了,飯菜涼了,打掃衛生的時間到了等等,總是敗下陣來。

久而久之,父母越來越容易妥協,而孩子也越來越得寸進尺。

心理學上有一種遞增效應,如果最初我們對孩子妥協,那麼孩子便會越發有恃無恐。

而這種效應會隨著時間的流逝,不斷增強。

直到孩子完全不在意我們的意見,甚至用情緒作為手段,攻擊我們,逼迫我們。

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社會與法頻道曾播出過一期節目,10歲男孩小偉,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上演了十幾次“跳樓秀”。

有時是因為父母沒有滿足他的要求,有時是因為做錯事被父母批評,有時甚至只是因為和夥伴之間產生了小摩擦。

而這種匪夷所思的行為背後,其實是源於父親對他的一次次縱容和妥協。

最開始,他不願意去上學,爸爸就給他幾元零花錢。

屢試不爽後,他直接告訴爸爸:“你不給我錢,我就不上學。”

爸爸沒有制止他,反而一次次和他“交易”。

後來,母親批評他時,他學會以自己的安全為籌碼,換來母親好言好語的哄勸和退讓。

最後,他形成了慣性思維,將跳樓當做武器,用於回擊一切讓他感到不如意的人和事。

從最初的“小交易”,發展到後來的“視生命為兒戲”,他逐漸偏離了正常的成長路徑,成為人人避之不及的“怪孩子”。

這正是“交易式教育”最可怕的地方。

它讓孩子初嘗甜頭後,禁不住誘惑一再嘗試,直至越陷越深,不可收拾。

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教育的本質,是形成規則意識

教育心理學上說,2-7歲的小孩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

而父母最應該做的,不是以“好處”為誘餌,促使孩子為了短期利益,完成某些行為。

而是應該正確地引導,讓孩子逐漸形成規則意識,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進而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對外部世界有正常而理性的認知。

美國總統托馬斯·傑弗遜曾制定了日常生活的7條家規,比如:自己能做的事,決不能麻煩別人;不要貪食;不要花費還不曾到手的錢等等。

孩子們在實踐中,明確了自己要遵守的規則,進而形成習慣,逐漸內化為固定的行為模式。

美國的幼兒園也非常注重給孩子們樹立規則,老師們會花很多時間,專門給孩學生講解、示範行為規則。

大到不許打人、不許毀壞,小到洗手的方法、玩具的擺放等,都有一定的規則。

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孩子們在執行的過程中,逐漸懂得了規則的合理性。

也體會到違反規則的後果,自然而然對規則生出敬畏之心,從而懂得了行為的邊界。

美國著名育兒專家斯波克博士曾說過:

如果你期待孩子表現出什麼樣的行為,紀律,可以讓你的期待成為一種可能。

紀律,即穩定的規則意識。

只有孩子們學會規則,敬畏規則,遵守規則,才能成長為一個負責任、有底線的人!

與所有父母共勉!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流的父母造就一流的孩子!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多數父母忙於工作,缺失了很多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

父母再忙我們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3-6歲的孩子很有幫助。

李玫瑾教授推薦一套《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

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這10冊繪本分別從安全、情商、行為三個大方向重要介紹,孩子可以藉由繪本可以進入自身的內心世界。繪本作為人生中的第一本書,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為孩子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

2-8歲是孩子的閱讀敏感期,這個時期好好培養,準備一些認知類、行為習慣類、情緒處理、入園小故事類的繪本,還有助於讓孩子形成終生的閱讀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李玫瑾教授:養育孩子的大忌,但很多父母都在做!

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