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全文1300字,讀完僅需3分鐘)

又到清明節,這個小長假怎麼過,讓很多人犯了難。

出遠門?不現實。宅家裡?沒意思!

不如到就近的郊外走走,或是找一個公園,和家人沐浴在春光裡,賞花、聊天,再沏上一壺明前茶,豈不讓人身心都暢快!

其實,在大自然中品茶這項休閒活動,古人早就樂此不疲了。擇一處風景優美的山林,獨自享受烹泉煮茗的閒適自在,或是和三兩知己舉辦雅集,都是人間美事。

明代中葉以降,以沈周、文徵明、唐寅等吳門畫派為代表的文人,將“烹茶、品茗、客話”等茶事融入江南山水美景,不僅形成了一種空靈清秀、淡雅婉約的茶畫藝術風格,也表現了明代文人品茶的理想境界。

通過幾幅茶畫,我們一同來看看他們是怎樣玩的吧!

儀式感100分!

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丁雲鵬《煮茶圖》

無錫市博物館藏

竹編茶爐、宜興陶壺、白瓷茶杯、朱漆茶托、花石茶几⋯⋯

此圖完整地還原了明代文人煮茶、喝茶時的場景,也體現了明代文人對品茶空間營造與茶具陳設的重視。

(小編有話說:講究人!茶好不好喝不重要,傢伙什一定得到位。)

聽說,用泉水煮的茶更香……

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明 丁雲鵬《玉川煮茶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畫中盧仝坐於蕉林修篁下,手執羽扇,目視茶爐,專注地候火於鼎。圖右下一長鬚翁提砂壺汲泉。左邊一赤腳婢,雙手捧茶點盤。

(小編有話說:茶怎麼還沒煮好,帶來的茶點都快吃完了!)

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明 仇英《煮茶圖》扇面

上海博物館藏

此圖畫自然山水中煮茶品茗,一童子就泉烹茶,一文士坐于山石之上,做解衣狀,放下書卷,似沉浸在品茶後的愉悅之中。

(小編有話說:不知是哪裡的山泉,看文士這麼開懷的樣子,想必喝起來有點甜?)

我們還不能聚會,但他們能。

下圖請橫屏滑動欣賞

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明 文徵明《惠山茶會圖》

故宮博物院藏

這幅畫中流露出來的雅逸茶味,反映了明代後期文士崇尚自然清新而又不失古風的茶道格局。

(小編有話說:茶會雖熱鬧,還請大家戴好口罩……)

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明 佚名《品茶圖》

天津博物館藏

山崖下、清泉邊,蘭花盛開的環境中,一人對風爐扇火煮茶,二人坐於條凳上品茗,方桌上放著青銅器等古玩。

(小編有話說:新入了一套可愛的白瓷茶盞,特地拿出來招待老朋友們,喜歡的話請雙擊666!)

你最鐘意哪件茶具?

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明永樂 甜白釉暗花蓮子碗

由於明代中後期,人們以芽茶代替了餅茶,由煮飲改為沖泡,茶盞在釉色上,一改宋時盛行的黑釉茶盞,白瓷和青花瓷成為當時的時尚。

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明萬曆 青花高士人物提樑壺

提樑壺這一器型在唐宋時期的茶畫中從未有見,而在明代茶畫上卻頗為常見。

就愛宅家不出門

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明 沈周《拙修庵冊頁·東莊圖之一》

南京博物院藏

此圖繪一文士在東莊拙修庵中烹茶品茗。東莊,古名東墅,在蘇州門內,是吳寬父子數十年經營而成的莊園,江南士大夫經常在此聚會,吟詩品茗。畫面或明豁開朗,或深幽清雅,展現了理想的詩意棲居。

(小編有話說:有一座莊園就是任性,居家隔離也不怕,從臥室走去院裡喝茶步數都能超過10000吧!)

下圖請橫屏滑動欣賞

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明 唐寅《事茗圖》

故宮博物院藏

此作畫一座茅舍藏於松竹之中,環境幽靜。屋中廳堂內,一人伏案觀書,案上置書籍、茶具,一童子扇火烹茶。屋外板橋上,有客策杖來訪,一僮攜琴隨後。泉水輕輕流過小橋。透過畫面,似乎可以聽見潺潺水聲,聞到淡淡茶香。

(小編有話說:我請朋友來喝茶,朋友回贈我一曲《高山流水》,美哉!)



走,上郊外喝茶去!這個清明小長假就這麼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