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上善若水”是這個意思,受教了


原來“上善若水”是這個意思,受教了

【智】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道德經》

【智】

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不與世人一般見識、不與世人爭一時之長短,做到至柔卻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氣度。)

原來“上善若水”是這個意思,受教了

【習】

“上善若水”這個詞正出於此,這也是《道德經》裡極為重要的一句話,用來解釋什麼是“道”。

“道”如“水”,至柔卻能馳騁天下之至堅,能以最柔的特性駕御天下最剛強的東西。

水,至善至柔,綿綿密密,細則無聲,巨則洶湧。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萬物皆得到它的利益,又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若水之上善,是至高的人生之道,也是最高境界的德行。

原來“上善若水”是這個意思,受教了

《道德經》用來解釋何為道的話還有:"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大意是:“道”存在於天下,就像江海,一切河川溪水都歸流於它,使萬物自然賓服。

另一句是:”江海所以能成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大意是:江海之所以能成為百穀之王,是因為他善於居於低下處。

用於人道則可以歸納為:虛懷若谷,以下為上。即使自己地位高,或比人更富貴,也要懂得“善下”,即懂得放低自己,如此便符合了道的標準。反之,如果以自己比人擁有更多、能力更強或社會地位更高就盛氣凌人、心高氣傲,便違反了道的標準,不符合道等於不符合發展規律,不予糾正便是自取滅亡。

原來“上善若水”是這個意思,受教了

上善若水,多麼熟悉的成語,多麼常見的字畫。從今天起,不妨讓我們將其運用在自己人生當中,學會以柔克剛,習得有容乃大,懂得虛懷若谷。

更多千年智慧分享歡迎關注“一日一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