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你了解多少 古代清明节放假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历书》中记载"清明"二字来历:"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节除了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还是一个在万物复苏让人们接近自然、踏青游玩、感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

那么对于清明节的历史来历及风俗习惯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在这里小编带大家一起去探究一下清明节背后的历史渊源。

关于清明节你了解多少 古代清明节放假吗?

清明节的来历

相传清明节的来历和春秋五霸之前的晋文公重耳有关。重耳还为晋公子时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19年,一路走来,众叛亲离,但是介子推作为他的亲信一直追随他。在流亡路上重耳一次病得昏迷不醒,且缺衣少食,就在重耳奄奄一息的时候,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重耳吃,使他脱离危险。日后重耳做了晋文公,并成为霸主,但是他缺忘记了介子推的救命之恩,等他想起介子推时,

介子推已经陪伴老母亲隐居山间,躲避世间的政治烦扰。重耳三番五次派人顺服介子推出山,都被拒接。最后不知是晋文公那个脑残的谋士出主意,放过烧山把戒子推给熏出来,结果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没有出来,晋文公派人搜山在树洞发现了介子推和他母亲被烧死!在一旁还发现一血书写到: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看到血书晋文公更加悲伤,为了纪念介子推,把防火烧山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在这一天诏令天下人民不能动火,吃寒食。

说道这里人们又要问了寒食节与清明节有啥关系呢?今天不是主要说的是清明节吗?不错,今天主要说的是清明节,接下来说的就把寒食节和清明节联系起来了!

关于清明节你了解多少 古代清明节放假吗?

清明节在中国历史上本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本无什么特别含义,它处在春分之后的15天,这时候风清景明,气温开始回升,万物开始复苏,人们活动渐渐活跃,其和晋文公设立的寒食节相邻较近,慢慢历史发展到唐朝,人们将寒食节和在清明的一些祭祖等活动结合起来,就融合成了现在的清明节。


古代清明节放假吗?

在历史慢慢发展过程中,清明节祭祖成为最主要一项活动。中国人骨子里对先人的祭拜是一项严肃庄重的事情,尤其在封建社会的大家族体系中。对于做官的士子当官目的就是为了光宗耀祖,清明祭祖对他们来说更是头等大事。身在异乡做官,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交通不便,每年清明回家祭祖现实吗?当时朝廷有假给他们吗?

从一些史料记载我们可以探究一二。根据《唐会要·卷八十二·休假》记载:"(开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天。"也就是说,在唐玄宗掌权时期,寒食和清明节一起放四天假,到了唐德宗李适的时候,假期延长到七天。

到了宋代,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也就是说宋代也有七天的假期!

关于清明节你了解多少 古代清明节放假吗?

到了明清时期,寒食、清明节放假的惯例被取消,但是民间风俗早已形成,到了这一天,人们还是会去郊外扫墓,春游,并将这一习俗延续至今。

不过在中华民国时期,清明假期又得到恢复。1935年,中华民国将每年的4月5日定为国家法定节日,全国放假一天。

我们现在享受的清明假期是在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更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上正式实施的,其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将清明、端午、中秋定为法定假日,清明、端午、中秋当日放假一天。2008年的4月4日——为我们的第一个"清明节"法定假日。

清明节各地都有哪些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祭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放风筝、插柳、斗鸡等一系列带有地域特色风俗的体育活动。

关于清明节你了解多少 古代清明节放假吗?

山东:在山东鲁北地区还保留了南北朝时"斗鸡子"的习俗。滨县的儿童,在这天以煮热的鸡蛋互顶,谁的鸡蛋先破,谁就是输。齐山、博山等地在清明节煮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称为"饭牛"。有谚语道:"打千骂万,清明一饭"。

广东:广东有"行清"与"踏青"的习俗。"行清"与"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亲近自然,行清则是一家或一族人约定时间齐齐去扫山。在每年拜山时,首先将祖墓周围的杂草清除,然后扎纸,摆上祭祖金猪、鸡鸭鱼肉、鲜果糕点、酒水等贡品进行拜祭。完成了拜祭仪式后,就地切烧猪配以鲜果茶点聚宴,或野炊,又或回家聚宴。清明节在广东是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一些地方自古就有举行清明会、吃清明宴的习俗,全族男女老少都参加,场面宏大、热闹非凡。

广西:在广西,许多人会提早制作五色糯米饭,还有三牲(鸡、猪肉、鱼),寓意子孙衣食丰厚,年年有余。祭毕,亲友就近饮宴,称为"野餐"。

湖北:武汉清明节有"挂纸"习俗。有的人家以五色彩纸制作灯笼和幡标,挂于祖坟上,并鸣鞭炮,供祭品。坪坝、三阳、罗店、宋河等地还有抬香案、抬整猪至墓地祭祖的习俗。

关于清明节你了解多少 古代清明节放假吗?

通过追溯清明节及清明各种习俗的形成,让我们认识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积淀的过程;也通过一个清明节使我们认识到珍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重要性。珍视传统,凝聚民族情感,激荡民族文化精神内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