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換真心,患難見人心

大千世界,相遇無數。有些人,讓我們感受到真誠與溫暖,而有些人,讓我們感受到人心的冷酷無情。

一路以來,經歷過得得失失,分分合合,也漸漸懂得,形形色色的相遇中,大多數不過是逢場作戲,真心相待的寥寥無幾。


元代高明曾感嘆:“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人與人相處,應該是平等的交換,若是一顆心火熱,一顆心冰冷,結果只會提前散場。

真心換真心,患難見人心


無論何種感情,真心換真心,才能留住人心。

有一個阿拉伯的傳說:


兩個朋友在沙漠中旅行,旅途中他們不知為何爭吵了起來,其中一個打了另一個一巴掌。被打的人獨自走到帳篷外,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們繼續往前走,來到一片綠洲,那個被打的人不小心掉到河裡,差點被淹死,幸好被朋友救了起來。之後,他又在石頭上刻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真正的情誼,應該是這樣,彼此會因種種原因而鬧得不愉快,可當看到對方有難,還是會毫不猶豫的出手相助;當收到對方真心實意的幫助,也會選擇不計前嫌,讓那些摩擦與不快隨風而去,將真誠與溫暖刻在內心深處。


人和人的關係,好比一個天平,彼此共同付出真心,有來有往,互相麻煩,互相遷就,才能維持平衡。


友情也好,愛情也罷,都需要雙方共同維繫。


如果我對你真心,你卻回以冷漠,我對你包容,你卻回以計較,那麼,誰也不會再傻傻的去靠近。


真心換真心,患難見人心

患難見人心,誰是真心,誰是假意,落一次難就明白。

《史記·汲鄭列傳》中記載:翟公曾做過廷尉,當時,可謂賓客盈門,可被罷免後,便門前冷落,不久,他又官復原位,那些賓客又前去巴結。於是,翟公便在大門上寫道: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生死之間,才知道交情的深淺;貧富之間,才看清朋友的態度;貴賤之間,才明白誰是真心待自己的人。


在你落魄之時,誰會一如既往的待你?在你遇到困難時,誰會對你不離不棄?


真正的交情,是無論貧富,都願意陪在你身邊,只要你有需要ta的地方,ta就義不容辭。


真心換真心,患難見人心


東漢時期,有一個叫荀巨伯的人,得知自己的朋友患病後,便千里迢迢進城探望。那時,正逢戰亂,很多人都逃走了。他的朋友自知病重難愈,就勸荀巨伯趕快離開。

但荀巨伯堅決不肯。最後,敵人攻入城中,只見他依然在悉心伺候朋友,敵軍也深受感動。

哪怕隔著千山萬水,也會想盡辦法出現在你面前,哪怕千辛萬苦,也會默默撐在你背後。

生命中,誰真心實意,誰虛與委蛇,落一次難,遭一次災,就清楚了。

這世上,同富貴容易,共患難太難。


在我們身邊,許多人來了又走,各色各樣,不斷變換,唯有真正的朋友從不曾離開。


真心換真心,患難見人心


人與人之間,就是一個真心換真心的過程。


不管是怎樣的關係,想要被人真心以待,首先要真心待人,想要受人愛護,自己先要對人關懷。

心字好寫,人心難懂,共過患難,才知誰的心最真。得意之時,就靠近,落魄之時,便疏遠,這樣的交情,不要也罷。

人一輩子,友不在多,真心就好,情不在久,患難與共最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