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粮食安全问题,可以“高枕无忧”吗?

廖依然


全球的疫情不容乐观,疫情下的经济更不容乐观,全球的矛盾似乎离战争越来越近…………全球很多组织都已警告会出现粮荒,甚至是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备战备荒是明智的做法。一场疫情可能会让农民不敢出门,一场天灾可能会让土地颗粒无收,一场战争可能会烧毁大多粮仓,一场饥荒可能有钱也买不到粮食……所以粮食的问题永远都没有“高枕无忧”!


无无二十五


确实,一场疫情让很多人的心理变得脆弱,易受惊动。加上对一些状况的不了解和从众心理,很容易产生一些跟风的事情。

个人认为,当前的粮食供给是没问题的。但是这是消耗品,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因此,它是需要不断补充并储备以应对灾荒等特殊情况的。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敢就此问题说高枕无忧万无一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晴带雨伞饱备饥粮。中国人的忧患意识是战胜困难非常重要的精神动力。正是这种精神使我们从上到下积极采取防患未然的各种措施得以保证我们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水煮周易


如全球疫情持续至年底,中国今年粮食也不会出现危机,因中储战备最少可维持三至四个,再过二个月北方小麦收割,紧接着又是秋收,疫情最坏十二月结束,国际市场产粮大国一年的粮食不出口,收藏也成问题,到时候,将有大量的农产品急需变成现金,所以,到了明年,粮价下跌,也就是进口的好时机,


赏戏


我个人认为还是有些担忧的!中国虽然是产粮大国,但现在农村很多田地荒芜,很少有人种地了,特别是山区条件差一些的地方,全靠人力耕种,已不是多年前的景象了!春节回趟老家,看到大片田地已长满杂草,好心痛!老一辈人越来越老了,年轻人不会种地,而且也不愿种,大都去沿海一带打工去了,农村土地着实让人堪忧!往年太平盛世,随便进口粮食,大都平安无事!赶上今年全世界大温疫,各个国家非常恐慌,这不,就有好几个国家不向中国出口粮食了,我想,我们的粮食危机,在短时间内还体现不到,因国家有储备粮食予以平衡,但如果3至5年后呢?所以,我们决不能高帎无忧,国家在抓工业的同时,农业一并齐上,不能偏科!记住:手中有粮心不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天马行空165117452


我是农民。只知道民以食为天。种粮食一年到头只能吃饱饭。没钱花。一斤粮食换一斤水的日子,确实不好过。更别提买房买车了。于是加入了出外谋生。农民工一族。起码比种田强一些。跟我同样想法的人在农村占八成以上。于是家乡农田也荒了八成以上。

今年疫情。在中国来说。好象圆满抗击成功。但对于世界来说。又好象刚刚开始。西方对疫情的不重视。有可能演变成長久的瘟疫。各种资源消耗战。刚刚拉开帷幕。

只记得去年,一场非洲猪瘟。闹得全国肉价翻了将近三倍。到现在还没有恢复正常。

新冠病毒。比非洲猪瘟要厉害得多。如果今年不促进农业生产。起码粮食,棉花,大豆等农产品会出现短缺现象。

几年来。中国发展房地产。从一个粮食大国变成粮食进口大国。好象忽略粮食生产。近段时间好几国都禁止出口粮食到中国。各国忙于疫情。自顾不暇。

粮食安全问题,前景堪忧。


老卢6054


大家好,我是刘哥,我来参与讨论当下粮食安全的这个问题!

自从今年疫情发生以来,出现了短时间的民众屯集粮食,副食品等现象,导至不少超市,市场出现短时间的相关商品供应不足。虽然这种现象很快就过去,但是也有不少国人担心以后会不会出现这些物资供应不足的现象。

我个人认为是不会的。今年疫情并没有影响到春耕生产,只要不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应该会跟往年持平。据国家粮网消息,我们国家粮食库存充足,除少数玉米,大豆须要进口,主要粮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所以不用担心。

粮食安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政策強凋,国家耕地保有量红线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触碰。有了足够的耕地,我们自已的饭碗才能牢牢的端在自已手上,有了科学的种粮技术,才能保证我们的粮食的高产。这些都要我们每个相关的中国公民应该去履行职责。





刘哥记事


4月2日,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表示,中国口粮年均消费量为2亿多吨,2019年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多吨,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不进口也不会导致国内粮食供给短缺。中国粮食进口主要以大豆、粗粮等饲料粮为主,进口的大米、小麦分别只占国内消费总量1%和2%,主要起到品种串换和调剂作用。消费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粮食供应短缺及价格大幅上涨问题,无须集中批量购买在家中囤积粮食。

疫情的发展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4、5月为关键时点。一方面,当前为北半球春季播种关键时节,疫情或将引起劳动力紧缺;另一方面,疫情导致全球交通、货运效率降低,生产物资将受影响。同时5-6月天气是影响非洲蝗灾是否能进一步繁殖的关键。若多重因素共同催化,届时会对全球粮食供给形成一定的威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