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與感恩:向戰疫英雄們致敬!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年的清明節,時值戰疫的特殊時期,自然有其非同尋常的特殊紀念意義。

這是戰役後的第一個清明節,既是一個春的季節,又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季節。在這場中華民族前所未有的與新冠肺炎疫情搏擊的戰役中,我們湧現出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們為了拯救人類的生命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英雄們儘管離開了我們,但是他們的英雄壯舉卻會一直銘記在我們的心間。逝去不是永別,忘記才是背叛,戰役中的英雄和仙逝的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的銘記、緬懷與尊敬。

英雄之所以成為英雄,從來就不是一時衝動。我們不會忘記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英雄們以保護國家利益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為己任,肩負使命、逆行而上、英勇出擊、搶救患者,直至獻出青春與生命。他們的死比泰山還重,他們的名字將永恆為我們所銘記,所歌頌。在這個節日裡,讓我們一起由衷地對英雄們道一聲緬懷與感恩:致敬,你們是人民的英雄。


緬懷與感恩:向戰疫英雄們致敬!

清明時節頌英雄,清心明志念英靈。當江城內外,祖國大地,疫情向好,我們每一個人都享受著歲月靜好,而那些替我們負重前行的英烈們卻成為我們值得永恆紀念與尊敬的豐碑。

銘記與緬懷戰疫英雄,正是未來的希望所在。讓每一個活著的人更加珍惜健康,尊重生命,且在今後的人生奮鬥中讓生命更有意義,讓生命大放光彩。唯有此,才能不辜負英雄們的付出與犧牲,更是對英雄們的銘記與尊重。

我們欣喜的看到,當清明節來臨之際,湖北省人民政府根據《烈士褒揚條例》和相關文件精神,評定李文亮、劉智明等14名犧牲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為首批烈士。“烈士”是黨和國家授予為國家、社會和人民英勇獻身的公民的最高榮譽性稱號,這既是對戰疫英雄們的肯定,更是對烈士們的永恆銘記、敬仰與緬懷。

在這些首批14名烈士群體中,有的是直接參與一線救治工作的白衣戰士,用生命守護生命,以大愛詮釋醫者仁心;有的是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公安民警,以生命踐行使命,用熱血鑄就警魂;有的是用真心真情幫助解決群眾生活困難的社區工作者,用生命書寫擔當,用愛心守護家園。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崇高精神將載入史冊且永垂不朽!讓世人永恆的銘記、敬仰、緬懷與尊重。


緬懷與感恩:向戰疫英雄們致敬!

為有犧牲多壯志,不教疫禍降人間。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大凡英雄者,都有凌雲之壯志,氣吞山河之勢,腹納九州之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義,救黎民於水火,解百姓於倒懸。

我們怎能忘記,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戰疫總體戰中,英雄們為了守護我們的生命健康與安全,與瘟疫展開了殊死搏擊,勇敢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此去忠魂化碧濤,浩氣長存天地間。戰疫英雄們雖然壯烈犧牲,但是他們的忠魂將長守荊楚江城。

為了緬懷戰疫英雄,撫慰那些在瘟疫中逝去的每一位亡靈,在這個飽含家國情懷的傳統節日,由國務院下發通知,以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主題的全國性哀悼活動,將在2020年4月4日上午10時舉行,以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犧牲烈士和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

此時此刻,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致哀,全國停止公共娛樂活動。4月4日十時起,全國人民默哀三分鐘。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這足以說明國家和人民對戰疫英雄們的深切緬懷,以這種方式表達對那些在新冠疫情中去世的每一位生命的銘記、緬懷與尊重。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古老而傳統的節日,是喚醒家族、民族、國家共同記憶的傳統文化基因,在全民戰疫以來的第一個清明節舉辦全國性哀悼活動顯得尤為重要,且意義深遠。可以說,這次戰疫中的哀悼活動是我們舉國同上的一堂感受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意義的刻骨銘心的“生命教育公開課”,同時也是一場領悟人生道理的國民素質的實踐課,更是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生動教育課。


緬懷與感恩:向戰疫英雄們致敬!

在這個清明節裡,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抗擊疫情的艱難歲月,更不會忘記在民族遇到災難時那些逆行而上、英勇獻身的每一位生命。李文亮、劉智明、王兵、馮效林、江學慶、張抗美、肖俊、吳湧、柳帆、夏思思、黃文軍、梅仲明、彭銀華、廖建軍等14位烈士,那些在戰役中犧牲的英雄們,以及在新冠疫情肆虐中遇難的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都會受到銘記、緬懷與尊重。

英雄們的壯舉和事蹟將昭示和激勵著我們,要在珍愛生命的同時,永遠銘記這場挑戰人類生命安全的偉大戰疫,更加勇敢的承擔起維護人類生命安全,促進民族繁榮發展的重擔。同時,警醒和鼓勵我們要在追憶中拭去心傷,不負春光,心懷感恩,繼續前行!

我們不會忘記,當武漢告急,湖北告急!黨中央一聲令下,4萬多名醫務工作者作為“最美逆行者”緊急馳援武漢。如今,櫻花怒放,春回大地,荊楚大地早已經實現了“雙清零”,病毒悄然而退。可是,這些逆行者中卻有人為此獻出寶貴的生命長眠地下。是這些抗疫英雄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今天的安寧,他們的名字值得人們銘記、紀念、緬懷與尊敬。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在國家遭受疫情困擾的危難時刻,是英雄們“疫”無反顧,勇敢地站出來為國家分憂解愁。他們在挽救他人生命的同時,危險如影隨形。他們把無數個心冠肺炎患者從生死線上挽救回來,可是心冠肺炎卻無情地奪走了他們的生命。他們也是凡人,上有老人,下有孩子,甚至有一些人尚未成家,但是在共和國危急關頭他們沒有退縮,而是用捨生忘死做了最好的回答,他們的感人事蹟值得人們銘記、紀念、緬懷與尊敬。


緬懷與感恩:向戰疫英雄們致敬!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疫”情面前,是英雄們牢記國家的安危,人民的安危,把個人生死置之度外。多少個戰疫的日日夜夜,他們堅守在疫情一線,衣服溼透換了一身又一身,為了節約防護服成本,有的竟然一天一夜不喝水,他們把愛國之志化為報國之行,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責任擔當,英雄們的義舉與善行令世人動容,也贏得了世人的銘記、紀念、緬懷與尊重。

戰疫英雄,言炳丹青,德配天地,功昭日月,是看得見的哲理,是社會的價值標杆。弘揚與緬懷戰疫英雄,是培樹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強心劑。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英雄是激發民族精神力量的富礦,是引領社會風氣進步的先鋒與標杆。

清明時節,禮敬祖先、慎終追遠、思慰逝者,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流傳的文化傳統。我們一定要銘記那些在戰役中為國為民犧牲奉獻的英雄,以及在疫情中逝去的每一個生命。

因為生命至上。我們必須一起銘記這場戰疫的歷史,懷念那些犧牲的英雄和遇難者,刻骨凝心的牢記這段奮鬥歷程,激勵和激發子孫後代切實增強尊重生命,愛護自然,守護家園,積極投入維護公共衛生安全的工作熱情併為之不懈奮鬥、貢獻力量。

緬懷與感恩:向戰疫英雄們致敬!

國家需要英雄,英雄需要尊崇,尊崇造就英雄,英雄引領社會。4月4日的全國性哀悼活動,既是形祭,更是心祭。這不僅僅是一個深深的鞠躬,而是對英雄與每一個生命的深情仰望,表達的是一種對英烈的緬懷、對歷史的銘記和對生命的敬畏。

盛世更當思英烈,銘記精神為前行。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我們緬懷與銘記他們的英雄的行為,更要把他們所凝聚出的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精神和偉大追求融入我們的精神烙印中,轉化為我們的強大動力。

英烈情懷融血脈,英雄精神薪火傳。清明時節緬懷哀悼,慎終追遠思英烈。每一個無畏英雄的生命都應當也必須被銘記,每一種視死如歸的精神都值得被仰望。因為,他們用精神挺起了民族的脊樑,也為我們樹立了價值的標杆。我們要把戰“疫”英雄和其他歷史英雄、戰鬥英雄的情懷融入血脈,更要把英雄精神薪火相傳。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英雄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脊樑,承載著跨越時空的精神力量。我們要以戰“疫”英烈為標杆,繼續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給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以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告慰烈士英靈。

我們堅信,通過這次偉大的戰疫實踐,華夏大地必將英雄輩出、群英璀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注入強大的動力和精神支撐。


緬懷與感恩:向戰疫英雄們致敬!

斯人已去,風範長存。在今年清明之際,我們一起參加全國性哀悼活動,是對那些在戰疫中犧牲的英雄和每一為先烈、每一個生命的緬懷與致敬!更是對那些長眠於地下的戰疫英雄和先烈以及每一位亡靈的感恩與尊重!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在這個特殊的清明節裡,讓我們一起銘記、緬懷與感恩吧!向戰疫英雄們致敬!

閱讀說明:戰疫中的第一個清明節,為表達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和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4月4日上午10時舉行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全國性哀悼活動,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和觀點?

作者簡介:梁家卿,筆名魯源,作家、畫家, 首屆魯迅文學院公安作家班學員,文聯第九次、作協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列席代表。其作品多次獲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