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的春秋五霸、惨死山林的忠贞之臣,逐渐被人遗忘的寒食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写的《清明》一诗,从小学就要求背诵,如今也是朗朗上口。人,注定要离开这个纷杂的世界,离去时,带不走什么。只能留下一生为之打拼的名声和亲人深深的留恋。清明节祭祖、怀念故人,已成常态。可为世人所遗忘的是中国又一古老的传统节日——寒食节。

提到人间,便想到烟火气。但寒食节是没有烟火气的节日。这个在当今时代仅仅比清明节早一天的寒食节逐渐被人们所忘记。但是,让人欣慰的是,这个节日从上古传承至今的节日,仍旧没有被历史所抹去。大概这归功与一个人,那便是千年前那个忠肝义胆的介子推。

逃亡的春秋五霸、惨死山林的忠贞之臣,逐渐被人遗忘的寒食节

逃亡

介子推终其一生侍奉重耳,重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介子推成为春秋三杰之一。这一切的荣誉,都在于君臣之间患难见真情,危难之时不离不弃的精神。

重耳,晋献公诡诸之子。诡诸何人?《三十六计》假道伐虢中英明的晋献公,按照常理来讲,重耳可以在英明父王的庇护下,享受它作为王子独有的高贵生活。可历史选择让重耳成为春秋霸主,于是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晋献公身边多了一个宠妃骊姬。骊姬得宠日久,为晋献公诞下一子奚奇,母凭子贵,骊姬更是与献公恩爱。对这个女人来说形势大好,她要为他的儿子谋求未来。两三句枕边风,将太子申生和重耳等皇子排挤出都城,自己和儿子奚奇则陪在晋献公身边,取得晋献公日益的依赖。

逃亡的春秋五霸、惨死山林的忠贞之臣,逐渐被人遗忘的寒食节

排挤太子只是第一步,真正的目的是要使得奚奇继承晋国王位。所以太子以及这些皇子都得作为政治牺牲品。

晋献公二十一年,骊姬铲除太子的阴谋开始了。太子祭祀生母后,将所用的胙肉(祭品)献给父王。在晋献公、太子不知情的情况下,骊姬在胙肉上下毒。并等到献公享用时提出试毒。果不其然,吃了胙肉的狗当场死亡。晋献公一怒之下下令征讨太子申生,太子为证明自己清白束手就擒,就这样晋献公亲自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听闻太子重申被骊姬陷害而死,身在异地的重耳、夷吾开始逃亡。晋献公得知其他皇子的行动,认为这些人与已死的太子申生图谋篡位,因为主事者申生已死,计划败露开始逃亡。晋献公怒火中烧,开始追杀自己的其他儿子。

重耳在逃亡的过程中逐渐结识了狐偃、赵衰、介子推等人,介子推等人更是甘愿与重耳亡命天涯。

不久,晋献公二十六年九月。晋献公诡诸驾崩。骊姬的儿子奚奇在荀息的帮助下成功上位,骊姬也如愿以偿地当上国母。骊姬的数次恶行导致献公亲自追杀自己的儿子,新帝登基,社稷不稳。晋国卿大夫里克、邳郑父等人在献公的灵堂上将奚奇杀害。随后荀息立卓子为君,里克等人誓不罢休将卓子刺杀在大堂之上,又将毒妇骊姬鞭挞致死。奚奇、卓子相继殒命,里克等人考虑国不可一日无君。遣人通知在外漂泊的重耳回来继位,重耳因未为父守丧这种大不孝的理由而拒绝。

从此处可以看出,重耳是君子吗?

是君子,放着皇帝不做,一身凛然大义。如此品行实为君子,不愧为春秋五霸。但这这种固执的性格让人不解,正是这种固执,害死了介子推。

里克无奈再请重耳。在这期间,公子夷吾的亲信吕省等人认定这是个绝好的机会,他便许诺河西之地给秦国、汾阳之邑封里克,在得到秦国和晋国内部支持后,公子夷吾反晋,史称晋惠公。

晋惠公继位后并没有履行诺言,并且残忍的将邳郑父杀死以示威严。在内对众臣施压,在外追杀重耳,害怕丢掉王位。

在从骊姬诬陷,重耳逃亡的近二十年时光中,他先后逃到狄、卫、齐、曹、宋、楚、秦等国。最终在秦国的帮助下,打败了夷吾的儿子,晋怀公圉。继承了晋国的大统,成为纵横天下的第二位霸主——晋文公。

舍身

重耳逃亡各国的途中,感知了世间冷暖。各国礼遇不同,像是齐国就将其尊为宾客,而在卫国却遭到了傲慢的待遇。

途经卫国,恰好重耳一行的粮草辎重被名为头须的侍从偷走。一行人饥饿难耐,遇到卫国的农夫想要讨口饭吃。却见农夫拿出碗筷,碗里却是土块。一个小小的卫国农夫也敢戏弄晋国贵胄,虎落平阳被犬欺。

逃亡的春秋五霸、惨死山林的忠贞之臣,逐渐被人遗忘的寒食节

眼看着重耳就要饿晕,介子推捧着一碗肉汤递给重耳。重耳不假思索,大快朵颐。等到吃饱了才发现介子推的大腿少了一块肉。

社会走向文明,可是如果挚友病重、危在旦夕,需要吃掉你身上一块肉才能活下去,愿意舍身取义吗?有几个人能做到割股救主?

不肖子孙渐渐霸占人们日常的屏幕,极少部分人连父母都敢置身事外,谈何割股救主呢?

我不赞成封建迷信中那种女儿割肉喂母救命的传说,但是其中的忠孝精神使得以永存的。

清高

文公霸天下,分封功臣。狐偃、赵衰之流争着邀功请赏。不能说这不对,而是正常的要求,付出总有回报。但是,重耳心念一人,就是当年割股救主的介子推。介子推再三推辞,他不想达官显贵,只想安度余生。

清单如君子,何须言功?介子推的清高表现他屡次拒绝官职,并且鄙视狐偃、赵衰这等争抢功劳之人。索性介子推带着老母亲隐居绵山。

本来事情就该这么过去,谁曾想介子推曾经的邻居解张将介子推所做的一首诗挂在城墙上。

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承辅。龙返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死于中野。


重耳羞愧难当,亲自前往绵山寻访介子推。绵山数十里之蜿蜒,重峦叠嶂。为了诱介子推下山相见,重耳听信小人奸言,三面烧山。大火连绵三日不消,可不见介子推身影。待到大火熄灭,人们在绵山上发现了介子推的踪迹。一代忠良介子推与老母抱树而亡。

清高,何等的清高。重耳不贪图王位,固执;介子推不受封赏,清高。君臣两个顽固的性格造成了人间悲剧。但忠义之心早已被市井歌颂,寒食节因为介子推而富有了忠义之气。

逃亡的春秋五霸、惨死山林的忠贞之臣,逐渐被人遗忘的寒食节

未知全貌、不予评论。舆论声便是介子推的丧钟。介子推想要的是宁静、淡如水的生活,重耳刚开始不得知。但在介子推的一再坚持下,他开始放弃封赏介子推,尊重他的君子气节。奈何百姓不理解,舆论的力量使得励志称霸天下的晋文公想起流亡往昔、于情于理他要给介子推一个名分。可他低估了这位隐士的气节,抱树而死体现了他作为君子的气节。

现代人可能不明白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悲剧,介子推理所应当的接受就好了。千年前,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影响每个中国人的儒家文化正是在这个时代酝酿,无数的君子正气便是儒学文化的根基。放到当今社会,给予并不是寻求回报,而是在给予的过程中收获道德上的满足。

寒食节位于清明节的前一天,却逐渐被世人遗忘,实在可惜。寒食节因为介子推而被赋予"忠"字,而清明节体现"孝"。忠孝正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底蕴,君子不该被遗忘,我们的传统节日不应被时间抹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