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輩子很短,我不想活給不相關的人看"

昨天4月1號愚人節,朋友發了一條朋友圈:2020.4.1,辭職的第一天。

有其他朋友評論道:今天什麼都是假的。

朋友回覆:是真的,我辭職了。

我們眾人皆是驚訝萬分,要知道她的工作不僅待遇好就連環境都是很不錯的。

她給我們解釋道:本來應該再等幾個月的,但種種原因,辭職還是提前了。我受夠了這樣壓抑的辦公室生活,也受夠了別人的閒言碎語,我終於解脫了。終於可以不用再早起了,本以為自己會很開心的但好像並沒有。我已不再是可以任性玩耍的年紀了,也不是自己一個人過日子了,想得越多壓力也隨之襲來,我這樣做對嗎? 我開始懷疑起自己。好在都已經到了這一步,我應該開始想下一步做什麼吧。過去的已不重要,珍惜當下,想做什麼都勇敢去做,別太在乎別人的眼光,自己過得快樂就好。

她讓我想起了書裡寫過的一句話:"不管我經歷了什麼 這都是應該發生的"

她的瀟灑辭職,概括起來也不過八個字:活在當下,快樂至上。

"活在當下,快樂至上",這是多少現代人可望卻不可及的人生?

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人都在提倡慢生活的節奏,他們也不會那麼懷念從前,更不會那麼嚮往木心先生的《從前慢》: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現在的人大多活得不快樂,而至於為什麼不快樂,原因有三:一對過去的懊悔;二對未來的擔憂;三在當下的比較。至於為什麼對過去、未來以及現在都很焦慮,無非是因為看得太重,拿得起卻放不下。

說白了都是自己不肯放過自己,自己非要把快樂標準化。

就像一位長者說的:"其實我們不應該給快樂設條件得,人總是覺得只有達成什麼、得到什麼才能快樂,這種想法其實是需要摒棄的,因為這樣會使得我們陷入永遠止境的追逐中,將自己引向失望和更多的不快樂。快樂的本身其實很簡單,活在當下,就是一種快樂。"

再者,不是開心就會快樂,開心只是短暫的快樂。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的生活才是快樂的,並且是永久的快樂。不信你回頭看一下曾經的生活,雖然那時既有難過也有開心,但當你回想起來的時候感覺就會是快樂的。

人生從來不是止水,本就不是會一層不變,總會出現許多意料之外的事。同樣的,人生不總是隻有低谷或高潮,不執著於眼下一時的困境,也不惑於眼前一時的得意,保持一份平常、淡定的心態,至關重要。

正如書裡說的:在我們的人生路上,雖然一粥一飯有暖涼,一朝一夕有煩憂,一求一取有得失,但是我們仍要保持內心的寧靜。

成年人的世界,從來沒有誰比誰容易,也許你已經很努力很努力了,可得到的遠遠比不上付出的;也許你也曾滿懷著憧憬和期待,最後卻不過是失望再加失望的結局。

抱抱自己,安慰那麼辛苦付出的自己,再對自己說聲不要緊,改變不了的事,就別一直將它擱在心上,擁有不了的情,就讓它隨緣吧,你已經盡力了。

在這個充滿不安與焦躁的世界裡,只有放下執念,拋開焦慮和煩惱,才能讓內心迴歸平和,活出人生的最好時節。

失去的東西就要學著去面對,學著接受,學著放下,畢竟很多時候很多事情並不會因為你的悲傷就會回來,結局就會被改變。另外,有得必有失,如果得失註定是一場天意,那在我們所失去的時候,也許也是在迎接更好的幸福的時刻。

這個世界除了生死,其他的一切都是小事,即使被現實狠狠地按在地上摩擦,也別忘了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然後再重新出發。

為什麼你總是活得太累,無非是因為能左右你心情的東西太多:天氣的變化,人情的冷暖,四季的變化,世事的無常,但這些通常又都是我們無法左右的,只能學著看開、看淡。

"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快樂活在當下,並安於自己的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完全的責任,便是晴天。

就像曾國藩、蘇軾等歷史名人,用他們一生的命運和作為向我們詮釋了什麼才是生活最好的樣子:不放棄追求和夢想,在每一個當下都全力以赴,不畏流言不畏蜚語,努力地綻放最燦爛的自己。

人的一輩子很短,你不必活給不相關的人看,更不必為了不相關的人而活得不開心。相反,你應該為愛你的、你愛的人而活,也為你自己而活,且應該活得更快樂才是。

所以,往後餘生,請做一個快樂至上的"傻子",即使你奇奇怪怪,也依然會有人陪你可可愛愛。



以我之筆觸你之心;以其之故動你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