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武侠的鼻祖竟是一位美丽姑娘!

引言:苏杭婉约,然而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之人却是勇决剽悍的象征,轻生死,重大义,留下几许灿烂风采。其时有一名女子,身份神秘,剑术高超,可谓是中国见诸文字最早的一名侠客了,也可以说是中国武侠的老祖宗。

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武侠的鼻祖竟是一位美丽姑娘!

越女剑

女子何许人也?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便曾记载了她的故事。

相传吴越争战,越国兵败后,勾践及大夫范蠡施计赢得吴王夫差的欢心,三年后终得归国,卧薪尝胆,暗中秣马厉兵,以待一雪前耻。时光悠悠,几载过去,越国国力恢复如初,正是万事俱备。然而吴国胜在武器精良,兵卒剑技高超,又善用孙武遗法,越国实难有必胜之心,勾践一筹莫展。相国范蠡趁机献策,说越国南方有一个山林,其间有一名女子,国中人都称赞她剑术高明。于是越王派人带上厚礼,前去请她,好来军中教授击剑舞戟之术。

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武侠的鼻祖竟是一位美丽姑娘!

越女

越女因此北行而见越王,途中遇见了一个老翁,自称为袁公。袁公拦住越女的去路,说道:“听说你擅长击剑,我很想领教一下。”越女施了一礼:”小女子不敢有所隐瞒,就请老前辈考教吧!“于是袁公随手折断身旁林中的竹子,竹梢跌落下来,越女伸手接住。接着,袁公手执竹竿向越女刺去,越女反应神速,立即还击,将细小的竹梢准确地刺入竹竿筒中。如此你来我往,三招之后,越女蓦然以竹梢刺向袁公,此招袁公无法抵挡,只得飞身跃到树上,化成了一头白猿,长啸而去。

越女继续北上,见到越王后,越王请教剑道,越女说:”我自幼生长于山林,远离人烟,只是喜好剑术,师法天地,自学自悟,终于有了自己的剑道,此剑道一人习之可当百,百人习之可当万,大王可以拭目以待。“越王高兴,于是派军官向她学习,然后再教给士兵。其时军中队伍,在剑术上实无一人能胜过她。

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武侠的鼻祖竟是一位美丽姑娘!

女侠客

一人一猿一剑,引出了后世多少浪漫传奇。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不仅在《吴越春秋》中有录,且在后世的《艺文类聚》、《剑侠传》、《东周列国志》中都有记载。文中所描写的越女关于剑道的叙述,包含着不少现代技击原理,是上乘的武学,简单概括一下就是:”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全神贯注,后发先至;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读它,便宛如看到一个短篇的武侠人物小记,该故事有背景,有经过,有结果,情节一波三折,曲奇离人。因此后世不少武侠小说,都从越女与白猿斗剑的故事中受到启发,而用于自己的创作中。

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武侠的鼻祖竟是一位美丽姑娘!

侠客

比如还珠楼主的代表作品《蜀山剑侠传》中,就写了好几头会武功的白猿,其中女主角"三英"中的李英琼,就收下一个袁星做徒弟,而袁化,亦是白猿修炼得成人形,据说都是袁公的后代子弟。

再比如梁羽生的《大唐游侠传》和《龙凤宝钗缘》,写了个一脸猴相的精精儿,貌如猢狲,轻功极高,善舞精金短剑,其使的就是袁公剑法。

而金庸的作品中,描写越女或者白猿的就更多了。比如《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掉下山崖遇到白猿,在其伤口中得到武林秘籍;在《射雕英雄传》中,七怪之一的韩小莹,绰号就叫“越女剑”。

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武侠的鼻祖竟是一位美丽姑娘!

江湖

当然,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金庸所著的短篇小说《越女剑》,其故事即脱胎如此,算得上旧瓶装新酒。据他自己描述,《吴越春秋》本写白猿与越女比剑,但在后人很多诗文中,常说白猿学剑,或白猿授剑,因此他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也就写了越女阿青的剑法是从白猿处学来。

金庸写越女阿青剑术绝妙,与范蠡偶遇并被带到军中教剑,最终帮助了越国雪耻复仇。但阿青却爱上了范蠡,而范蠡心里面早已装满了西施。最终阿青在见到西施的美貌后,不忍伤害,飘然离去,后来西施时时捧心,自是因为中了阿青棒端发出的劲气之故。

小说借助历史传说,将人性和情怀相结合,把家国之仇与个人情爱缠绵在一起,使其韵味无穷而引人无限遐思,实是大师手笔,推陈出新。

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武侠的鼻祖竟是一位美丽姑娘!

泛舟西湖

剑出江湖笔锋锐,诗书谱写侠客行。

古来阴阳对立,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在多是男子纵横的武侠小说中,出现了女子婉约清丽的身影,该是多么精彩,多么令人欣喜。她们或是英风侠气,或是缱绻痴情,或是狡黠多智,或是豪爽大方,在刀光剑影里,在江湖百态中,她们透露出的中国古典女性的东方美,实在让我们欣赏着迷。

而中国武侠的鼻祖——越女,便如一轮皎洁明亮的月亮,一缕清秀绝伦的箫声,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久久回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