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孫悟空和魯智深性格神似,最終結局相同,到底有何深意?

讀過四大名著的朋友是否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四大名著中除了《三國演義》以外,其他三大名著實際上同出一源,《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和《水滸傳》中的魯智深不僅性格相似,甚至最終的結局也極為相似,這其中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

在《紅樓夢》的一開始,作者就交代了這本書的來源,它是記載在一個石頭上的故事,而這個石頭曾經在人世間經歷過一場夢幻,因此將故事敘述一遍,被叫做《石頭記》。在全書的最開始,作者就交代了這個石頭的來歷:

原來女媧氏煉石補天之時,於大荒山無稽崖煉成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只單單剩了一塊未用,便棄在此山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煅煉之後,靈性已通,因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無材不堪入選,遂自怨自嘆,日夜悲號慚愧。

賈寶玉、孫悟空和魯智深性格神似,最終結局相同,到底有何深意?

也就是說,後來被一僧一道帶入凡間的那一塊寶玉是一個大石頭,是當年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石頭,“靈性已通”說明石頭已經成為了一塊神石。然而,在《西遊記》最開始,關於孫悟空的出世作者這樣寫道:

那座山,正當頂上,有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圍圓,按政歷二十四氣。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芝蘭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個石猴,五官俱備,四肢皆全。

讀者需要注意,吳承恩的《西遊記》說的是這塊石頭高“三丈六尺五寸”,而曹雪芹的《紅樓夢》說“媧皇氏只用了三萬六千五百塊”,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字全部都跟365緊密相關。實際上,兩者均取自中國古老的天文曆法,周天有三百六十五度,而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之意。

賈寶玉、孫悟空和魯智深性格神似,最終結局相同,到底有何深意?

從這裡不難看出,吳承恩和曹雪芹在故事取材和敘事上,都用了天地之道、自然之法的概念。巧合的不僅如此,兩大名著的重要主角孫悟空和賈寶玉性格也極為相似。

孫悟空誕生之後不服管束,性格放蕩不羈,到處闖禍,後跟隨唐僧西天取經最終修成正果。賈寶玉性格灑脫,不喜歡讀儒家經典,偏愛老莊哲學,常常神遊物外,歷經家族的沒落最後皈依佛門,兩者結局幾乎是一致的。

有人會突然發問,開頭說的魯智深哪裡去了,跟這二者有何關係?實際上,三者之間關係甚大。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水滸傳》中有七十二地煞,《紅樓夢》中主要女性人物以十二為基數,最終歸於七十二,甚至據紅學家考證,曹雪芹寫作的《紅樓夢》一共有一八零八回,對應《水滸傳》中的一百單八將。

賈寶玉、孫悟空和魯智深性格神似,最終結局相同,到底有何深意?

神奇之處還不止如此,孫悟空雖有能力但性格粗野,上天庭之後官封弼馬心不足;魯智深上了五臺山只能去管理菜園子大材小用,賈寶玉不喜讀書在大觀園裡遊夢老莊。三者歷經一番苦難、修煉一番心性,最終皈依佛門,孫悟空被封鬥戰勝佛,魯智深安詳圓寂,賈寶玉落髮為僧。

實際上,三大名著裡的主要人物如此安排,和它們的作者有極大關係,吳承恩、施耐庵、曹雪芹無一例外都經歷過人生百態,感受過世態炎涼,最終看破了一些人生的悲喜,並結合古老的天文曆法創作了精彩的小說人物。

如果說三大名著同出一源,不如說三大名著的作者有類似的經歷,相同的思想。當他們不想與這個世界抗衡之時,只能以著書立說的方式流芳百世,而他們果真做到了,並在中國家喻戶曉,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