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是个什么样的条约?大宋真的亏了吗?

心悦访


澶渊之盟,从长远看大宋不仅没吃亏,反而赚了。解释如下:

具体内容方面:

宋辽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宋朝向辽国每年纳贡30万两岁币;确定双方边界为白河沟一带,双方撤兵。

那为什么说大宋不仅没吃亏,反而赚了呢?

第一、这不算屈辱的合约。我们要知道“澶渊之盟”是双方都愿意看到的结果。辽国由于主帅在前线被宋军射死,再加上是孤军深入(在他们身后的燕云一带有很多宋朝的野战军)。因此当时的辽军士气不足,萧太后也是急于求和。宋朝这边呢,宋真宗也不想打仗,他御驾亲征到澶州,也是被寇准逼的。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军队士气,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尽早谈判议和。

另外,我们可以从当时谈判后,宋朝给辽国的岁币数量上看出来。双方约定,宋朝每年给辽的岁币是30万两;可当时的宋朝GDP占全球近三分之一,保守估计,每年财政收入在1亿两左右,用区区30万两就能换得和平,十分的划算。要知道宋朝为了和辽国打仗,每年的军费开支就超过千万两。

第二、两国互开贸易。双方签订了合约之后,互开贸易。但赚钱的绝对是宋朝。因为辽国虽然在军事上略占优势,但其经济形式却十分的简单,主要就是畜牧业,他们大多数生活物资要向宋朝进口。因此宋朝在和辽国的贸易上,一直享受着顺差的待遇,早就将每年的30万两岁币赚了回来。而且通过贸易出口,潜移默化的将中原文化传播到了北方草原。

第三、换来了百年和平。“颤渊之盟”后,两国保持了近百年的和平,这为北宋的繁荣与稳定,以及文化上的登峰造极提供了最大的保障。直到后来女真族的崛起,才打乱了这种平衡。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既然颤渊之盟没有使北宋吃亏,那对于北宋来说,最大的负担来自于哪个国家呢?欢迎大家讨论,谢谢!


史相云


在澶渊之盟前,中原已经跟契丹打了快上百年,尤其是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以后,中原更是无险可守。

澶渊之盟以后又是上百年,中原与契丹再无战事,戴白之人不识干戈,双方得到充足的休养生息,直到徽宗背盟,联合大金打契丹,结果最后把自己彻底玩死,整了个靖康耻。

澶渊之盟大概是这么定的,宋每年给契丹绢银共30万,契丹皇帝年纪小,兄事大宋皇帝,并且在今天雄县这个地方开雀市,做进出口贸易。30万绢银对大宋来说九牛一毛,在贸易中,大宋输出的事高附加值商品,契丹输出的大多是原材料,大宋的利润远远高于契丹,那点绢银根本不值一提。最重要的是,从那以后100年没打仗,五代十国乱世以来的民生终于能喘口气了,这些看来,这个盟一点都不亏。

可惜,徽宗背盟辱身,冥冥中都说是李煜的报应应验。


王哲270723


“澶渊之盟”是北宋初年宋辽之间签订的条约,实质上是两国间军事对峙下的政治妥协。

北宋立国伊始,北方的辽国就是其劲敌,双方围绕幽云十六州展开了激烈角逐,北宋一直想夺回这一重要的战略地区,双方战争不断,但都没有实质性的战果。

1004年,两国烽烟再起。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大军,以名将萧挞凛为统帅,一路南下,企图夺回关南之地。关南属于幽云十六州,后周时柴荣从辽朝手里夺得。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军,开始宋军败退,后采取固守之策,并一度击败进攻瀛洲的辽军。在战果不大的情况下,统帅萧挞凛率二十万大军直逼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濮阳),澶州是开封的门户,一旦失守,都城就有沦陷的威胁。

围绕澶州城,双方展开了攻防战,宋真宗还亲征到了澶州,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而辽军统帅萧挞凛被宋军的强弩射死,主帅阵亡,军心不稳。战场态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逐渐对宋军有利。


同时辽军背后的宋军城池还在宋手上,还有王超的十万定州军按兵不动,随时可以给辽军捅刀,形势不利于辽军。澶州城久攻不下,继续耗下去没有好处,退兵却心有不甘。

这样,辽萧太后首先提出议和,虽然宋军占据有利形势,但宋真宗本来就是被动应战,亲征也是被寇准忽悠去的。于是救驴下坡,见好就收,答应议和,最终达成了“澶渊之盟”。

(萧太后剧照)

双方都作出了妥协。北宋妥协的是:

1.与辽结成兄弟之国,按年龄论,真宗年长,为兄,圣宗为弟。按儒家传统观念,这是自降身份。

2.每年给辽岁币,折合银30万两。

辽朝的妥协是:放弃索要关南之地。

“澶渊之盟”究竟谁占便宜,谁吃亏。宋朝既丢了面子,又丢了银子,辽国劳师远征,仅得到很少的补偿,得不偿失。战争从来都没有真正的赢家,北宋和辽国都是输家,都亏了。


(清明上河图局部)

两国互市贸易,保持了百年的和平,对各自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促进,也促进了民族融合,从长远看,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是有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