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我們先看看這句話的原話:“檜既死,帝謂楊存中曰:‘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其畏之如此。”

意思是說,秦檜死後,趙構對親信楊存中說:“從今以後,我再也不用靴中藏刀了!”原話的關鍵不在這一句,而在後面的“其畏之如此”,說趙構畏懼秦檜到了這個地步。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毫無疑問,這句話是說明秦檜很強勢,是想說明秦檜的可恨的,而寫史者這般做通常就有一個潛規則:為尊者諱,不乏為趙構脫責的嫌疑,反正秦檜都死了。

這個故事不見於《宋史》,而見於《宋史紀事本末》,這是明朝的書。

明代的馮琦、沈越都寫過宋史紀事本末,只是均未完成,後來二人的弟子請陳邦瞻將二人之書加以增訂。陳邦瞻將二書合為一編,這便是《宋史紀事本末》。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宋代人的史籍中沒有記載這個故事,元代編寫的《宋史》中沒有這個故事,偏偏到明代才有這個故事。

很明顯,這個故事不是明代人新考證出來的,要麼明代人在哪個不為人知的前人的書中新看到的,沒有就是新編出來的,後者可能性更大。

很多歷史都是後人不斷添加“佐料”的結果。

為尊者諱,向來是史家慣用手段,尤其是為帝王諱。

這個美其名為“春秋筆法”。

明代人在岳飛墓前樹立幾尊跪像,按理趙構會是其中之一,但是他是帝王,只能樹立秦檜等人的跪像。

同樣的道理,史學者用“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來顯示秦檜的惡,也是讓秦檜給趙構背鍋,你看趙構很畏懼秦檜,一切壞事都是在秦檜脅迫下做的,趙構很無辜的。

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的真實可信度。

退一步講,明代人寫的這是故事是真實的,那麼趙構真的畏懼秦檜到這個地步嗎?

答案是否定的。

為什麼這麼說?只看楊存中這個人就知道了。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楊存中,本名楊沂中,出身將門,靖康之變是曾領兵勤王,紹興二年任神武中軍統制提舉宿衛親兵,這是趙構親自選定他為親兵首領的,可見趙構對他的信任。紹興九年(1139年),遷任殿前副都指揮使,成為禁軍大將。紹興十二年趙構賜名為楊存中。

可見趙構極度信任楊存中,讓他執掌禁軍保護自己的安全。若是他真的畏懼秦檜或對秦檜有所懷疑,他最該做的事情是找楊存中商議,或讓他加強宮中警衛,或找他安排武士採取些行動,斷不會自己在靴子裡藏匕首防身。

且不說這樣沒多大用處,就是事後對楊存中說這樣的話,楊存中聽了後會這麼想?

擺明是對楊存中的不信任呀。

所以趙構在秦檜死後的這句話很不可信,虛構充分很大。主要就是為趙構推脫責任的,這是後人為尊者諱的慣用手法。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即便趙構真的這麼說過,我個人感覺那也是自己採取主動,撇清責任,讓死了的秦檜發生一些剩餘價值,在替他背一下鍋吧。

趙構和秦檜向來是相互利用的關係。

秦檜(1090-1155年),字會之,是南宋朝廷內主和派,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同時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1127年4月,金軍驅擄宋徽、欽宗、孫傅、秦檜等一併北上。後孫傅等人都守節不屈,唯獨秦檜屈服於威逼利誘,見風轉舵。

同年5月,宋徽宗得知趙構建立南宋的消息後,叫秦檜起草書信一封,向金酋粘罕搖尾乞憐,表示子子孫孫永遠奉金正朔,向金納貢。秦檜因此受到粘罕賞識,賜宴請秦檜,而"左右侍酒者,皆中都貴戚王公之姬妾",後秦檜賜給其弟撻懶(完顏昌)。

1130年,撻懶率兵進攻山陽,秦檜隨軍同行。10月秦檜攜家眷離開金營,取道漣水軍水砦,返回行都臨安。秦檜歸宋後,自稱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搶了小船逃回。秦檜返朝入對後,立即提出"如欲天下無事,南自南,北自北"的南北分治方略,並呈上草擬的和議書,並揚言:"現在沒有宰相,無法執行。"後秦檜首次拜相。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1137年,當時抗金形勢空前良好,宋高宗授予岳飛對全國大部分軍隊的指揮權,岳飛一時興高采烈,積極作直搗中原的準備。這時又是秦檜煽動張浚,兩人共同說服宋高宗,不應讓岳飛掌握太大的兵柄,以免功蓋天下,威略震主。宋高宗當即收回成命。岳飛的北伐計劃成了泡影。

1140年7月,張俊攻克亳州,王勝攻克海州,岳飛敗兀朮於郾城,宋軍諸路戰線捷報不斷,8月又是秦檜力主和議,罷黜反對和議的喻樗、陳剛中等七人。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1141年2月,兀朮再次南下,宋將邵隆、王德等連戰皆捷,收復商州、廬州等地。3月秦檜又迫不及待傳諭張俊、楊沂中、劉錡班師,濠州失陷,金兵北還。9月,秦檜又配合兀朮求和之意,派劉光遠、曹勳出使金國,商議以淮水為界,宋割唐、鄧二州。10月,秦檜讓諫官万俟卨彈劾岳飛,將岳飛父子賜死獄中。11月宋金簽訂紹興和議。

1206年,宋寧宗下詔韓侂冑出兵北伐,4月,追奪秦檜王爵,改諡謬醜。

1208年,史彌遠掌權,積極奉行降金乞和政策,又恢復了秦檜的申王爵位及忠獻諡號。

綜上可知,秦檜就是苟且偷生、賣國求榮敗類,與金國行動配合得天衣無縫,正如秦檜被俘金國回宋時,與狼主臨別時的一席話所言:"臣夫妻二人若得好日,情願將宋室江山送與狼主,不把宋室江山送與狼主,後患背疽而亡"。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檜既死,帝謂楊存中曰:‘朕今日始免靴中置刀矣!’其畏之如此。”不是出自《宋史》,而是出自《宋史紀事本末》,是明代陳邦瞻將老師馮琦、沈越二人之書加以增訂合編而成。

意思是說,秦檜死後,趙構對親信楊存中說:“從今以後,我再也不用靴中藏刀了!”原話關鍵在“其畏之如此”,說趙構畏懼秦檜到了這個地步。

為什麼《宋史》中沒有,原因簡單至極。

1144年,秦檜下令禁止野史,由兒子秦熺任秘書少監,負責撰修國史;並焚燬自罷相以來涉及秦檜的所有詔書和奏章,後又秦檜奏請高宗從台州謝伋家收回綦崈禮所受的聖旨(即秦檜第一次被罷相的聖旨),想消滅對自己不利的證據。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秦檜如此做怕什麼?還不是害怕自己做的傷天害理的醜事、惡事留傳後世?秦檜夫婦在金國重兵嚴格監視下能順利跑回南宋,並能馬上得到宋高宗的重用,是因為金國為其撐腰。趙構隨他父兄,怕金人怕到骨子裡了,一提到金國就嚇尿褲子,趙構不是畏懼秦檜,是畏懼他背後的金國,為確保自己的生命與皇位,趙構小心防備,靴子裡藏個匕首也是極有可能的。

下面我們看看秦檜在紹興和議後是所作所為。首先是任人唯親,培植黨羽。凡是秦檜推薦的人選,宋高宗不得不批准。正如朱熹所說:“高宗所惡之人,秦引而用之,高宗亦無如之何。高宗所欲用之人,秦皆擯去之。舉朝無非秦之人,高宗更動不得。”秦檜之子秦嬉,憑藉父親的權勢,官運亨通,很快出任樞密院事,最後官至少傅,提舉秘書省,位列宰執。在秦檜之前,僅有奸臣蔡京父子同朝為宰執,但蔡京遠未達到專橫二字。秦檜也擔心秦嬉的任命遭到外界議論,就私下詢問胡安國之了胡寧道:“兒子近除,外議如何?”胡寧答道:“外議以為公相必不襲蔡京之變。”秦檜聽後大怒,卻也無言以對。當時宮禁稱秦檜為“太平翁翁”,故而陸游寫詩道:“太平翁翁十九年,父子氣焰可熏天。”

秦檜的勢力還干擾到科場的公平。公元1142年殿試,秦嬉被定為第一,秦檜知道難以服眾,就向宋高宗請求降為第二。當年錄取的還有秦檜的侄子秦昌時、秦昌齡和親信何溥。秦檜的長孫秦壎在公元1154年的省試和殿試中均為第一。其實在當時殿試中,愛國詩人陸游本來名列第一,秦壎第二。秦檜知道後大怒,就將陸游貶黜掉。考官湯思退、董德元等人聽說秦壎赴試時,便說道:“吾曹可以富貴矣!”足以說明秦檜與考官暗中竄通,干擾科場公平。宋高宗聽說後非常生氣,但也不能把秦壎除名,只能稍稍壓制一下,把著名詞人張孝祥改為狀元。但是,當年仍然有很多秦檜的親信子弟都中了進士。秦壎之弟秦堪、秦坦和他們妻子也被封為高官,蔡京故吏高揀因此感嘆道:“看他秦太師,吾主人乃天下至繆漢也。”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秦檜兄弟四人,本人排行第三。其兄秦梓官至直學士院、翰林學士。其弟秦棣是一個有名的酷吏,後來死於知州任上。

秦檜的妻子王氏是北宋宰相王珪的孫女。王氏的叔叔王仲薿在金人渡江時,曾投降了金人,因此受到處分。紹興和議後,受到秦檜的庇護,竟然官復原職。王仲薿的子孫也都扶搖之上,成了令人羨慕的京官。王氏的幾個兄弟和從兄弟都在官場平步青雲,任藉著秦檜的權勢,“恣為不法”,“凌奪百姓田宅,甚於寇盜”。

秦嬉實際上是並不是秦檜親生,王氏因為自己不能生育,就把懷孕婢妾趕出家門。這個婢妾後來被迫改嫁給福建路興化軍仙遊縣林氏,生了個兒子叫林一飛,實際上他才是秦檜的親生兒子。後來,林一飛又有了兄弟林一鳴和林一鶚。在秦檜的提拔下,林一飛官至右司員外郞,林一鳴和林一鄂也“恃權挾勢,輒得進用”。秦檜凡要貶黜某人,都是通過林一飛向臺諫官傳達己意。

曹泳是北宋大將曹彬的五世孫,因為資助過秦檜,被秦檜一路提拔,官至戶部侍郎、兼臨安知府,是秦檜黨羽中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此人“招權市恩,擅作威福”,危害朝政。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諸多親友中,唯一未沾秦檜半點恩惠的,就是孤苦伶仃的女詞人李清照。她與秦檜之妻王氏是表姐妹。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其次是任人唯親,但頻繁換人。秦檜為了專權,只任用一些對自己唯命是從的官員,即使這些人,他也經常更換,以免久居其位,對免影響其專權。 他更換的辦法就是控制檯諫官,向這些臺諫官授意,由臺諫官出面彈劾,造成這些官員被罷免。秦檜就是靠著這種辦法,不斷更換執政官員。自紹興和議後,因此被秦檜更換的有二十三人。湯思退和董德元因為任職期間正好趕上秦檜病故,這才免於前任的覆轍。

隨著權力的不斷膨脹,秦檜漸漸生了不臣之心。宋朝皇帝的“起居動息之地”無非是“內朝”、“外朝”和“經筵”。秦檜讓其黨羽控制外朝,與御醫王繼先和宦官勾結,控制內朝,他又設法讓秦嬉任侍讀,控制經筵。在這樣一個周密安排下,宋高宗周圍全是秦黨,他的一舉一動完全在秦檜監視之下。百官皆由秦檜所出,皇帝任受秦檜所制,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秦檜竟然生了篡逆之心。他找術士張九萬,就地畫了一個“一”字,張九萬說道:“土上一畫,非王而何,當享真王之貴。”靜江府(治今廣西桂林)有個秦城驛,知府呂願中召集下屬作了一首《秦城王氣詩》,因而升官。林機說秦檜父親的祠堂上長了芝草。張扶建議秦檜乘天子所乘。王循友提議給秦檜加皇帝才能使用的九錫。還有人將舜和禹比擬秦檜,此類都是古代權臣篡位的前奏,這足以表明秦檜確實生了不臣之心。宋高宗聽說秦檜的不法之事後,非常生氣,但也無可奈何。只能暗中採取辦法提防。他任命與秦檜表面交厚的楊存中掌管殿前司軍,以防止秦檜政變。

宋高宗趙構為什麼會如此忌憚秦檜,甚至每天靴子裡都藏著匕首呢?

秦檜病重時,最惦記的是希望由他的兒子秦嬉接任相位。宋高宗探病時,他提前交待秦嬉要乘機詢問何人繼任為相。宋高宗早就厭惡了秦檜一家,斷然不會使秦檜子弟任職,於是不冷不熱地對說道:“此事卿不當與。”秦檜仍不甘心,宋高宗走後,他立即聯絡親信上書保奏秦嬉為相。宋高宗抓住時機,不敢懈怠,連夜起草秦檜祖孫三代致仕的詔書。秦檜不僅未能讓秦嬉為相,反而使秦嬉父子丟了現有的權位,這是他沒有想到的。不久,秦檜就死掉了。

秦檜死後,宋高宗表面上表示出非常悲痛的樣子,稱讚秦檜道:“秦檜力贊和議,天下安寧。自中興以來,百度廢而復備,皆其輔相之力,誠有功於國。”暗地裡卻對楊存中喜不自勝道:“朕今日始免得這膝褲中帶匕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