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皇后:假如我沒有嫁給這個窩囊的男人

韋皇后是唐朝最接近武則天的女人,而且只差一步,她就能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女皇帝。如果她能順利當上女皇,說不定中國歷史會被她大大改寫。她的上位是命運對其半生苦難堅守的回報,而她的失敗則是對她壓抑靈魂的救贖,以及悲劇命運的輓歌。

韋皇后的出生年月和真實姓名不詳,想必這是後世史官的傑作。不過,在野史上她還有個小名,叫「韋香兒」。韋皇后是玄宗的敵人,是「淫蒸於朝,弒帝亂政」的「妖女」,中宗生前對她的所有寵幸,都伴隨著新皇上臺被名正言順地抹殺。據史料記載,韋香兒父親只是一個七品官,在長安也只能算得上一個普通的殷實之家。

韋皇后:假如我沒有嫁給這個窩囊的男人

韋香兒「碧玉之年」時,雖然也出落得玲瓏剔透,精緻入微,卻是聲名不顯,尚待字閨中,除了父母之外,再無他人憐惜。這裡要提一句,古人所說的碧玉之年,就是女子十六歲。十六歲還無人問津,在現代還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這一套在古代可是行不通的,特別是在風氣開放到甚至有些放蕩的唐朝,十六歲還未出閣,堪稱「剩女」無誤。

其實按韋香兒的姿色,想找個人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可是苦於自己家室平凡,一直到十六歲還落得個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韋香兒本人心裡是非常著急的,但是心比天高的她怎麼也看不上與自己門當戶對的小戶人家。在她心裡,自己要麼就嫁給一個貌若潘安的大帥哥,要麼就嫁給一個名門望族的公子哥,反正她不想嫁給一個像父親這樣規規矩矩、不高不低的平凡人。因此韋香兒總是做著自己的美夢,等待自己的王子駕著七彩祥雲來娶她。

韋香兒除了心比天高之外,還有一個異於常人的地方。相傳她從小身懷體香,而且香氣怡人,十分招人喜愛。關於她的體香,民間還有個很有意思的傳說。聽聞韋香兒生下來之後,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而且相貌平平。因此成長過程中她常常對著銅鏡自怨自艾。某天,一個雲遊道士見著了她,彷佛如見故舊,道士在跟韋香兒暢談一番之後,送了一烈藥方給她,並如此說道:「姑娘日後必將大富大貴,現在雖然還是落魄,卻不必為此而傷神,亦不須妄自菲薄。我這個藥方,比之靈丹妙藥,更有奇效,姑娘只要照方服用,當會收穫奇效,進而夢想成真。」

韋香兒按照道士所給的秘方配藥服用,不到半年,身上就發生了驚人變化,不僅相貌變得美麗無比,更為奇異的是她身上竟散發出一股淡淡異香,飄得老遠,甚至「十步可聞」。就連父親韋玄貞外出歸來,看到自己女兒的變化,都差一點沒認出來。當然,這個橋段只是戲說,但是韋香兒十六歲未嫁這件事,倒似乎確有其事。然而,最好的生活,只會留給那些對人生不輕易屈服、不委屈將就的人。韋香兒的自矜和等待,最終得到了回報。

韋皇后:假如我沒有嫁給這個窩囊的男人

這一年春夏之間,韋香兒正在自家院落與丫鬟們玩耍嬉鬧,享受著屬於花季少女的快樂時光。正當她和丫鬟玩得興起,突然一名衣飾華麗的青年帶著侍從闖進後院。青年一身精緻戎裝,身後的侍從一臉冷漠,彷佛擅闖私宅並不算什麼大事。然而這位青年,舉止神色不似常人,只是臉上掛著一副痴迷的神態,一進後院就四處聞著什麼,雖然也是大膽無禮,但又似乎不是歹人。韋香兒心中微惱,但臉上卻漾出紅暈,這是誰家無禮的莽官人,竟對自己的體香如此著迷?

青年不一會兒就看見了閃躲在一旁,剛剛嬉鬧過後的韋香兒,此時便不慌不忙地施禮致歉,隨後自報起家門。原來,這位青年竟然是當朝大唐太子李顯。李顯剛剛從郊外狩獵歸來,騎馬路過韋府時,忽然聞到一股異香。因他自幼就喜歡收集各種香料,而從韋府傳來的這股異香,是他從來都未接觸過的,這讓李顯十分著迷。於是他立刻下馬尋香,沒想到在這小小的韋家後院,竟然遇到了體香怡人的韋香兒。

站在李顯眼前的韋香兒,兩頰酡然,香汗微蒸,嬌羞動人。而她身上的奇香更讓這位太子魂不守舍、不能自拔。韋香兒聽到李顯的誇讚,漲紅著臉,一溜煙掩面跑回自己的閨房。只留下淡淡清香,空空的院落,以及那位悵然若失的太子。手足無措的韋香兒這時還沒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已悄然發生變化。自己一個普通官宦人家的女兒,往後竟差一點毀滅掉這個當時最強大的家族。年輕的韋香兒,沉浸在對愛情的期待裡,而年輕氣盛、還不太諳於世事的太子,此時也正野心勃勃地暗自許諾,要給這個女人一世的榮華和幸福。

隨後,韋香兒果然被召進皇宮。心懷忐忑的太子,將這一份固執的愛情帶到母親武則天面前,而在這位聖母皇后心中,此名女子是一份非凡的祥瑞。因為韋香兒身上的奇香,讓這位英明神武的皇后也深感奇異。這樣非凡體香,對於兒子李顯來說,或許就是福氣的象徵。而另外一種說法是,武則天好奇韋香兒的體香之謎,韋香兒將自己滋養皮膚的秘方送給了武則天,年過半百的武皇后使用後,竟如返老還童一般。武則天由此喜歡上了韋香兒。

初入大明宮的韋香兒著實過了一段好時光,李顯的寵愛、武則天的喜歡,再加上宮裡皇子公主都是同齡人,一起在大明宮裡享受這唐王朝最好的時代和尊榮。一個普通文官的女兒一躍成為太子妃,對於韋香兒來說,彷佛夢境。在這幾年裡她學會了貴族的生活、沾染了皇室的氣韻,而更加重要的是,她開始受到權力的誘惑。

弘道元年(西元六八三年),韋香兒為唐中宗生下一個兒子,即李重潤,另外,她還為唐中宗生了四個女兒,即後來的永泰、永壽、長寧、安樂四位公主。嗣聖元年(西元六八四年),李顯登上皇位,韋香兒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皇后,她長久以來期盼的夢想終於成真,一時間竟然有種不真實的感覺。然而,就在她還沒有摸透權力到底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她就被權力重重地打擊了一回。

韋皇后:假如我沒有嫁給這個窩囊的男人

就在同一年,李顯被武則天罷黜,是為廬陵王,而作為李顯妃子的韋香兒,也就跟著他一路到了房州。在這之前韋香兒還曾經幻想過,毫無憂患地過一世榮華的安穩日子。而此番遭遇讓韋香兒心中明白了,在權力面前,太子、皇后、丈夫這些東西統統是靠不住的!

當然剛到房州的時候,韋香兒還來不及理會這些思緒。在權力面前,曾經的皇帝皇后,就如喪家之犬般惶惶不可終日。李顯與韋香兒在房陵,名為廬陵王,實則被武則天幽禁了起來,而且來自朝中各種勢力的任何一次危險行動,都能夠結束這位被罷黜皇帝的性命。

她本來就只是一個寒門出身的女子,她本來就沒有什麼資格去直面權力。並且因為政治鬥爭,韋香兒家族全遭牽連,她的父親韋玄貞被刺配流放欽州而死,母親崔氏也為人所殺。手足中除了兩個妹妹因為逃得及時,幾乎全都被害死。對於這樣的結局,韋香兒心中無奈且憤恨。當她看著在自己懷中瑟瑟發抖的丈夫時,一定會想起當初那個闖進自家後院的英姿少年,那段時光是多麼美好。柔弱的丈夫本來就不適合掌控權力,更何況流放的打擊更是讓這位李唐皇室的傳人,完全喪失驕傲和勇氣。

在她內心裡,有時或許會覺得,就這樣平平常常過一生,也沒有什麼不好,她有愛自己的丈夫,有一群兒女。於是韋香兒用自己的懷抱撫平了丈夫的驚恐,甚至還勸住了丈夫想自殺的念頭。本應該是生命裡最美的十多年,就這樣在漫長的煎熬和隱忍中一天天度過。她肯定也曾後悔,如果當初沒有嫁給這位柔弱的丈夫,自己一定不會經受如此多煎熬,可是那個讓韋香兒一想起來就不寒而慄的權力,卻又讓她的心裡生出一絲別樣的慾念,甚至滿溢出來。當然在房州這樣的地方,在權力的角逐中,多活一天就是勝利。好在局勢稍微穩定下來之後,還有一些站在暗處的力量向他們夫婦伸出援手。

當丈夫對權力和母親的恐懼已經深入骨髓,顯然已經不可能站在前面為自己擋風遮雨,而丈夫皇室的身分卻是她韋氏最大的依仗。正是出於這種自保之心,在房州的十多年裡,韋氏兢兢業業與李顯相依為命,韋氏也從一個懵懂少女成了一個關注朝局、心有城府的女人。在平淡的生活裡,她被磨練出非凡的心智,而在巨大的絕望之中,竟生出了一絲茁壯的希望。

去房州的途中,韋氏又產下一個女兒,這個女兒就是後來的安樂公主,因為這次實在有種逃難的感覺,人走茶涼,所以他們無法再像以往一般錦衣玉食,就連女兒出生,也只是用衣服裹了起來,所以他們為安樂公主起了個小字,叫做「裹兒」。當然,也正因為安樂公主幼時遭遇極為艱苦,而且正是處於李顯落魄的時期,他感覺自己對女兒虧欠,後來也就對安樂公主特別寵溺,對韋氏也是如此。後來李顯登基之後任韋氏和安樂公主恣意妄為,也正是出於對這段落難時光的彌補。

韋皇后:假如我沒有嫁給這個窩囊的男人

政治的舞臺總是風雲突變。人總會老,而權力卻始終只服從強者。聖曆元年(西元六九八年),武則天將李顯召還東都,曾經不可一世、睥睨一切的女皇帝也開始為自己的百年之後做準備,回到長安的李顯再次被立為太子。然而皇位一天不到手裡,權力的刀刃就會一直懸在頭頂而不是握在手心。李顯和韋氏都明白這個道理,一到長安他們處處低調事事謹慎。大唐皇帝寶座周圍的殺機太重,武三思、相王、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對女皇手中的權力垂涎欲滴,就連太平公主也態度不明。

三年後,災禍又一次降臨於再次登上太子之位的李顯身上,大足元年(西元七○一年),韋氏的獨子邵王李重潤因跟女兒李仙蕙、女婿武延基一起議論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就是武則天的那兩個男寵),為人所告發,隨後李重潤、武延基就被處死,而女兒李仙蕙也在其後,僅一天時間就逝世。

皇權再一次用冷冽的寒氣,將熱血的天真抹殺。太子和韋氏這一次感受到的並不是女皇難測的聖意,而是來自於寶座背後陰影裡那些虎視眈眈的惡意。李顯和韋氏只有沉默,他們還沒有積攢出足夠的力量來還擊這些影子裡的惡意。李顯的沉默之中多是隱忍和擔憂,而韋氏的沉默裡則多了許多悲憤和怨念。

十數年的流放,早就將韋氏的稚嫩和鋒芒打磨得圓滑厚重,她知道要隱忍,懂進退,知時勢。可是兒子和女兒被殺自己卻什麼都做不了,這份誅心的恥辱和決絕的悲痛,讓一個善良的妻子,一個慈悲的母親,將心中所有對世界的柔軟全都瞬間石化。

其實得知要回長安的第一刻,韋氏內心就明白這長安城已經不是十多年前的長安城了。然而她怎麼也沒想到,這一次黑手竟然伸向了自己的兒女。白髮人送黑髮人,世間之悲莫過於此,這一次經歷的慘痛,尤勝當日她與李顯被貶房州之後全家的悲慘境遇。此時此刻,她不再是當初那個只想著嫁入豪門的傻丫頭了。

接下來幾年,韋氏加緊了自己的政治謀畫,為李顯,也為自己積極結黨籌謀,而上天好像也想要還李顯和韋氏一個天下一般。垂暮的女皇心中對李顯的繼位已經不再有疑慮,只不過那顆年邁的野心還不捨得放下手中至寶而已。神龍元年(西元七○五年),支持李顯的張柬之等人發動宮廷政變,逼迫年邁的武則天禪讓帝位,李顯順理成章重登大寶,史稱神龍政變,韋氏的努力終於得以實現,也名正言順地當了皇后。

韋皇后:假如我沒有嫁給這個窩囊的男人

可是她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初出茅廬的韋妃了,重新成為皇后以後,她從過往無奈的房州經歷,明白一定要把大權握在手裡,這樣才能不使自己處於被動。而韋皇后也有這樣的基礎,那就是皇帝李顯的縱容。她覺得武則天能當皇帝,自己就算不當皇帝,也一定不能任人擺佈,所以她開始干預朝政。然而歷史的宿命彷佛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李顯再登大寶最大的支撐是武皇的心意歸屬,而非韋氏與一干人經營籌謀努力的結果。韋氏與朝臣們只不過做了一些順理成章的事情。然而韋氏自己卻不這樣認為,她覺得李顯能再次登基,全是她一人之功,她在心裡甚至有個聲音:如果沒有她,李顯也沒辦法再度登基。

上位之後,韋氏開始膨脹起來。有了武則天這個女皇帝的前車之鑑,為防再出一個女皇,大臣們當然會防微杜漸。這其中出名的上疏納諫之人,就有桓彥範,他引《周易》、《尚書》等書中名句,就李顯對韋皇后的縱容一事說道:「如果母雞司晨打鳴,這個家庭就要敗落了。」除此之外,他還有許多相關言論,但中心只有一個,就是想要皇帝專心政事,並對韋皇后干預朝政一事進行指責,其話語之間,可謂尖銳。只是他這偏東風,當然還是吹不過韋皇后在皇帝耳邊的枕頭風,被韋皇后報復,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如果沒有武則天的出現,天下女子是不可能有如此的開放和自由。如果武則天沒有當過女皇,天下人也不可能知道女人也能做到男人做不到的事。武則天不僅給了天下女人以極大的自由,也給一些卓越的女人更加廣闊的施展空間。特別是對於韋氏這種經歷過權力之殤、對權力痛恨而痴迷的人來說,她深知只有自己掌握權力,才能不被傷害。或許當上皇后那一刻,韋氏並沒有想過要再僭越一步,再去行什麼非分之想,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人有能力再去威脅到她和她家人的安全了。

可是韋氏自己不想,她身邊的人不一定沒有其他念頭。時任昭容的上官婉兒,就趁著韋皇后勢高權重的機會,屢次對其進行勸說,希望她能仿效武則天,當然,不是說讓她當女皇,而是改易制度,用來收取人心民望,與此同時提高婦女的地位。對於上官婉兒這樣的女官來說,比起再回到男權道統,她們更願意再推出一個女皇來服侍。對於效忠韋氏賣官鬻爵的宵小弄臣來說,他們更願意這位主子更上一步,成為天下主人,他們好獲得永世榮華。而對於之前效忠武則天的武氏集團而言,抱緊韋氏大腿來對抗李氏皇族的報復,這是事關他們生死存亡的大事。

於是在唐中宗李顯的後宮裡,讒言漫天,奢靡不止。幾年後韋皇后釋放出壓抑了半生的慾望,她開始賣官鬻爵、驕縱無忌,她甚至還給李顯戴了綠帽子,和李顯的表哥武三思通姦。對於這一切李顯都在無私寬容她,韋氏畢竟是與她同甘共苦十多年的結髮夫妻,而且在李顯內心裡甚至真的認為,如果沒有韋氏就沒他今天的成就,他對韋氏原本就充滿著感恩之心。就李顯自己來說,重登皇位的他,自己逍遙快活還來不及,怎麼會去管韋氏呢?

這之後,韋皇后的作法就愈來愈肆無忌憚、無拘無束了,韋氏對權力的痴迷也愈來愈嚴重。韋后與武三思每日在皇帝李顯的面前誣陷張柬之、敬暉、桓彥範等幫助李氏皇族的重臣,同時又重新起用那些在倒武鬥爭中被打倒的舊臣來培植自己的黨羽和勢力。在中宗的縱容和武三思、上官婉兒等人的慫恿下,朝政大權基本上都落入韋皇后之手。

把持了朝政之後,韋皇后開始向皇權進一步下手。景龍元年(西元七○七年),韋后因為李重俊不是自己親生兒子,所以對他極度厭惡,並想要構陷他,就連她的女兒安樂公主和駙馬左衛將軍武崇訓等人,也仗著她的勢力強盛,經常侮辱太子。他們甚至盤算著廢掉太子,竟然想要仿效武則天做個女皇帝,安樂公主建議立她自己為皇太女。

韋皇后:假如我沒有嫁給這個窩囊的男人

太子心中激憤,終於在同年七月,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發動重俊之變,武三思、武崇訓父子與其門第在這次事變之中被殺,但因為此事變於玄武門受阻,李重俊為手下所殺。這時,在韋氏與皇權之間已經無其他阻礙,只有皇帝李顯了。

景龍四年(西元七一○年)六月,唐中宗李顯去世。由於中宗生前並未重新冊立太子,於是韋皇后便掌控宮禁秘不發喪,她想要立李重茂為皇太子,讓相王李旦輔政,韋后自己做皇太后攝政,為自己當女皇鋪墊道路。可是韋皇后畢竟才把持朝政不到五年,而且並沒有武則天那樣真正治理天下、掌控朝局的大才。她所籠絡的黨羽故舊,無非是一些酒肉宵小,而最重要的支持者武三思又在之前的政變中被殺。在她秘不發喪的這個時候,實際上是內無親信,外無強助。而且整個大堂朝局,以及天下士族階層並不希望再出現一位女皇帝。

韋皇后的詔命還沒來得及發向全國,臨淄王李隆基就和太平公主搶得先機在七月二十一日,發動了著名的「唐隆之變」,並昭告天下是韋皇后毒死皇帝,號召全天下人群起而攻之。韋皇后感到大勢已去,倉皇逃離,卻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士兵斬下首級。不久韋皇后被追貶為庶人,不過好在李隆基念在她曾是皇后的面子之上,以一品之禮葬了她。

關於韋皇后是不是毒死了皇帝,這倒是不得而知,說不準呢,就是那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為了取得民心,而誣衊她的一種說法。其實人都會有慾念,只是這欲,在我們沒有太多辦法將它實現的時候被深藏在了血骨之中,韋氏便是明證,她如果一直只是那普通人家的姑娘,最後也不會窮極奢侈,禍害蒼生,這麼說來,權力,倒也真有讓人迷失的魔力。

假如命運再給她一次機會,韋皇后或許希望自己能嫁給一個平凡的人。不要這潑天的榮華,不要這蓋世的尊崇,只要過得安穩幸福。不用擔驚受怕,不用勾心鬥角,不用變成權力的奴隸、慾望的魔鬼。然而誰來憐惜她十五年的放逐,誰來安撫她兒女被殺卻無能為力的陣痛,又有誰能體會她嫁給一個窩囊丈夫的苦惱和無奈?身處於政治鬥爭的漩渦裡,又有什麼東西能替代最高的權力,讓她獲得真正的安全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