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3月30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突发森林火灾,火光冲天,大量浓烟顺风飘进西昌城区。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火灾发生后,凉山州西昌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展开扑救,全国各地专业救火队伍迅速赶往西昌集结。30日夜间,大疆无人机救援队也连夜出发赶赴了西昌。

经过68个小时的鏖战,截至4月2日12时01分,西昌市经久乡森林火灾明火被扑灭,转入清烟点、守余火、严防死灰复燃等工作。

4月3日,《追问新闻》专访大疆行业无人机川渝地区负责人路桥以及大疆无人机川渝地区省级服务商立巢集团的副总裁程文涛,探讨无人机在消防及其他领域的应用前景。

路桥:无人机是消防队员的一双“天眼”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大疆行业无人机川渝地区负责人:路桥 图片来源:重庆之声

森林扑火有三个不利因素:视线、夜色、风向。

在森林大火中,火势多受树木冠层遮挡,仅凭肉眼无法看清树林着燃情况,摸清地表火的变化动态。

到了晚上,由于野外没有照明,无法看清现场情况,也不利于消防作业。

山林地势一般都比较起伏,因此风向多变,一会儿是吹上山风,一会儿又吹下山风。加上火场空气温度不均匀,冷热气团相遇后也会扰动风向。而当风向变化时,就会将林木燃烧时形成的浓烟吹向消防人员,烟尘会迅速笼罩一大片区域,这对消防人员来说非常凶险。

因此,当森林火情发生后,如果能够及时获得火灾形势变化的信息,了解山火全局动向,就能帮助消防人员更精准高效地进行作业部署。而无人机可以通过高空视角掌握火场态势,帮助消防队员透过烟雾,快速发现着火点。

在此次西昌森林大火中,大疆无人机配备了高灵敏度与高分辨率的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可以将肉眼无法感知的温度进行数据化的清晰呈现,为消防指战员制定扑救方案提供精确参考。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西昌森林火灾大疆无人机传回的红外成像图 图片来源:重庆之声

去年12月,大疆无人机也曾协助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参与佛山森林大火。在那次救援中,通过对复杂光谱的有效过滤,无人机得以清晰辨别地面着火点火焰走势,准确辨别地表火与树冠火,实时向地面消防人员回传清晰稳定的火场画面,为他们及时扑灭大火、保障自身安全提供了支持。

程文涛:无人机是疫情防控中一双铁臂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大疆无人机川渝地区省级服务商立巢集团副总裁:程文涛 图片来源:重庆之声

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武汉火神山医院最多的时候要收治1000多名新冠肺炎的确诊患者,医院每天要产生4吨的医疗废弃物。为了降低传染风险,医院单独在东南角修建了两座高5米的焚烧炉,来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

要如何在尽量避免污染区接触的前提下,对焚烧炉进行监测呢?他们借助的也是无人机。通过大疆无人机上的热成像传感器,焚烧炉的运转情况得以通过观测区域温差直观呈现。工作人员无需近距离接触,便可通过空中视角对焚烧炉开展无死角监测,极大的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医院还每天安排无人机飞行两个架次开展院区环境巡视,所采集的高清影像在医院指挥中心实时呈现,医院管理人员足不出户,便得以全面了解整体环境状况,进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

在重庆,江北区寸滩卫生服务中心、重庆江北区精神服务中心采用无人机喷洒消毒的方式,为一线服务中心及警备区的同志们保驾护航。

在重庆巴南,民兵无人机分队上岗助力防疫,一方面他们通过无人机喊话,劝阻打麻将以及公共场所不佩戴口罩的群众遵守防控规定;另一方面,用配备消毒药剂的无人机,对重点防疫区域展开空中防疫喷洒消毒作业。

路桥:无人机正在各行各业重塑生产力

如今,无人机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以应用。在野外搜救过程中,无人机携带红外热成像设备,可以帮助在黑夜中快速发现走失人员。

在能源领域,无人机解决方案可以为电网、光伏、石油管线等各类基础设施开展精细化巡检。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在测绘领域,无人机同样能够代替传统人力,在国土测量、建筑规划、环境保护等领域带来生产力的效率革新。

现在由于疫情蔓延,很多国家都实行了粮食禁运。其实在农业领域,无人机也有优秀的表现。

大疆2015年设立大疆农业品牌,去年11月推出最新款农业植保无人机T20。无人机和农业的结合大大提高了该产业的生产效率。以大疆T20为例,其作业效率可达1000亩/天,并且凭借庞大的保有量与植保服务队的支撑,可为未来农业的集约化服务。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举例来说,大疆无人机搭载播撒系统后,可以支持水稻直播、 油菜籽播撒、草原补播等。

再比如说喷洒农药,靠人工喷洒农药效率非常低,一天顶多喷洒7、8亩地,基本无法支持集约化农业的发展,但无人机来操作效率可以提高数十倍,T20的最大载药量可达20升,理想作业效率可以达到每小时302亩。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行业应用无人机是一个面向未来的领域,我们融合AI、机器人、传感器、云计算等技术,重塑生产力。这是未来社会的需求,也是大疆创新的重要战略之一。我们相信以长远和持久的投入,可以引领创新技术。

程文涛:无人机催生新的就业机会

随着无人机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人成为无人机飞手。去年4月,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市场监管总局、统计局向社会发布了13个新职业信息,无人机驾驶员就是其中之一。与无人机相关的职业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兴职业。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事实上,操作无人机并不难,如果要想成为一个优秀合格的飞手、熟练掌握拍摄技巧,我们建议通过无人机培训来实现。

大疆官方开设了慧飞UTC培训中心,可以进行无人机应用技能培训,满足大家进行无人机航拍的需要。另外针对从事农业、勘测、巡检等行业的人,

还可以提供AOPA驾驶培训。

在重庆,现在符合规定的一些培训学校也在逐渐兴起。加上重庆现在正在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无人机驾驶员列入国家职业大典后,参加培训还可以享受一些培训费用的补贴。

如果普通人想要从事无人机相关的工作,无人机相关的职业很多,诸如农业植保操作员,无人机航拍、行业应用中巡检、勘测的操作员等,还有培训学校的教员,以及无人机销售、研发、市场推广,和新型的无人机表演、灯光秀等等。

由于无人机属于新兴行业,市场前景广阔,行业人才需求量巨大,所以现在无人机专业的收入还是比较不错的。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编后记: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600亿元,年均增速40%以上;到2025年,民用无人机产值达到1800亿元,年均增速25%以上。


中国有发展无人机所需的一系列有利因素:除了政策的支持,还有供应链的优势——无人机所需的碳纤维材料、特种塑料、锂电池、磁性材料等关键配件及材料,国内能够实现全部自给;更重要的是,无人机行业的头部企业,眼下在中国。


公开资料显示,2015-2017年,大疆分别实现营收59.8亿元、97.8亿元、175.7亿元,实现净盈利14.2亿元、19.3亿元、43亿元;在北美无人机市场,大疆占据50%份额,无论从哪方面看,大疆都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霸主。


而随着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本正在进入这一赛道,他们也将带动行业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追问新闻专访大疆无人机地区负责人:无人机重塑生产力

《追问新闻》是有着70年历史的新闻播出机构重庆广播主频率——重庆之声(Fm968)倾力打造的一档新闻深度类节目。

节目聘请资深专业财经记者、国际形势观察员、时事新闻评论员等与主持人形成“1+N”的形式对新闻进行探讨。节目追求新闻深度,探寻新闻真相。欢迎关注、欢迎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