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唐朝滅亡的奧祕,來自淮西軍人的致命打擊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力最為鼎盛的朝代,自從756年後的安史之亂卻是滿目瘡痍。以往的研究者多認為唐朝亡於宦官專權、黃巢起義,最後朱溫一舉改朝換代成功。但追溯歷史的隱秘線索,我們不難發現唐朝滅亡的背後有一條隱秘的線索,那就是淮西職業軍人。


試論唐朝滅亡的奧秘,來自淮西軍人的致命打擊


試論唐朝滅亡的奧秘,來自淮西軍人的致命打擊


何地是淮西?

淮西在哪裡呢?唐初,唐王朝根據山川河流將天下分為十道,其中有淮南道。淮西節度使原稱淮南西道節度使(758年設置),一般唐代文獻裡所說的淮西包括了義陽(申州,治今河南省信陽市)、弋陽(光州,治今河南省演川縣)、穎川(許州,治今河南省許昌市)、榮陽(鄭州,治今河南省鄭州市)、汝南(蔡州,治今河南省汝南縣)五郡。(這個時間點是唐肅宗至德元年)

後來淮西節度使的轄區屢次變更,到了貞元三年(787年)時,淮西節度使的實際控制地已由寶應元年(762年)的十三州劇減為申、光、蔡三州,此後淮西鎮領州基本固定下來,直到元和平蔡都未有實質性變化。


淮西職業軍人就是以申州、光州、蔡州這三州為核心的軍事集團,他們憑藉這裡險要的地勢、交通咽喉似的戰略地位,對中晚唐的歷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具體來說就是對朝廷的多次叛亂,割據一方乃至侵略、騷擾鄰近的州縣。

淮西是個大麻煩

熟悉唐朝歷史的朋友對藩鎮割據必定不會陌生,在藩鎮裡最為跋扈的是安祿山、史思明舊部盤踞的河北地區,這裡有盧龍、成德、魏博三鎮,一向不把朝廷放在眼裡,侯孝賢導演的《刺客聶隱娘》就反映了田季安的跋扈。在淮西割據史上, 有過三次公然與唐廷的武力對抗, 分別是:783—786年的李希烈之亂、798—800年的吳少誠之亂、814—817年的吳元濟之亂。這三次叛亂的時間合計不足九年, 不到整個割據時間的四分之一。

但即便和魏博相比,淮西也是一個難纏的藩鎮。公元783年把持淮西軍政大權的李希烈和其他藩鎮一同反叛,出兵侵擾汴州、江淮多地,一度讓漕運中斷,威脅唐帝國在關中的存續。不但反叛唐朝,李希烈還順勢稱王,顯示出很強的獨立性。

公元784年攻入汴州,不久他自稱楚帝,似乎就要邁上人生巔峰,但很快就被部下毒死。後李希烈時代的淮西地區依舊不得安寧,繼任的陳仙奇、吳少誠、吳少陽、吳元濟都懷有不臣之心,擁兵自重。

在四十多年間淮西地區成為一塊禁區,朝廷難以插手這裡的人事安排,周邊地區也遭到荼毒,損失慘重。到了唐憲宗時期勵精圖治,平蔡成為了重要的方略,蔡就指的是割據蔡州的吳元濟。這個吳元濟在當時是出了名的惡霸,所謂“時賊陰計已成,群眾四出,狂悍而不可遏,屠舞陽,焚葉縣,攻掠魯山、襄城。汝州、許州及陽翟人多逃伏山谷荊棘間,為其殺傷驅票者千里,關東大恐。”

吳元濟擁有大量的馬匹、騾子用來配備騎兵,所以在中原、山南、江淮各地騷擾滋事,如入無人之境。最終唐憲宗任命裴度、李愬為主將,集中多道數十萬人馬雪野襲蔡州,才一舉打破當地防禦,剪除了割據在中原、江淮、山南各道之間的這顆毒瘤。

淮西軍人帶來的麻煩並沒有結束,平蔡勝利後,裴度並沒有拆散舊有的當地駐軍,相反還任用這些部隊,所以這些職業軍人不過是蟄伏待機。從史書上來看,這些祖先來自雜胡、河碩地帶的淮西軍人的粗魯行為,甚至轉變了當地原有的樸實民風。


試論唐朝滅亡的奧秘,來自淮西軍人的致命打擊


唐末首開藩鎮大混戰


如果說中唐時期的淮西軍人還只是給唐朝中央政府製造局部麻煩的話,那晚唐時期的淮西軍人就更是勢不可擋,走遍全國,五代十國裡很多政權的興衰都有他們的身影。

我們知道晚唐的黃巢起義極大摧毀了唐朝和部分藩鎮的權力基礎,但這也恰好給了一些野心家崛起稱雄的機會,這些人的為首者就是臭名昭著的秦宗權。秦宗權在黃巢起兵之後,迅速派遣帳下的孫儒、劉建峰、馬殷等將領攻城略地,西到洛陽、函谷關、新安,東到海州、泗州、徐州、密州,南到夔州、三峽、襄陽、夏口,都是秦宗權的勢力範圍。一時間秦宗權為代表的淮西軍人控制了幾乎整個中原、大半個江淮和部分江漢平原,風頭無二,成為藩鎮割據裡最強大的一股勢力。這時的朱溫、李克用的地盤、勢力,相對於秦宗權就是小兒科了。

史書記載中和四年(884年)六月,黃巢身死泰山狼牙谷(今山東萊蕪西南)。依靠李克用的沙陀騎兵和中原藩鎮兵力的聯合圍剿,唐廷終倖免於覆滅,但也是奄奄一息、苟延殘喘而己。農民戰爭平息後,藩鎮勢力急速膨脹,出現了無地不藩、無時不戰的局面。

《舊唐書》卷19下《嘻宗紀》概括地勾勒出了農民戰爭結束後的天下大勢:

時李昌符據鳳翔,王重榮據蒲、陝,諸葛爽據河陽、洛陽,孟方立據邢、洛,李克用據太原、上黨,朱全忠據汙、滑,秦宗權據許、蔡,時溥據徐、灑,朱宣據邪、齊曹、璞,王敬武據淄、青,高驕據淮南八州,秦彥據宣、款,劉漢宏據浙東,皆自擅兵賦,迭相吞噬,朝廷不能制。江淮轉運路絕,兩河、江淮賦不上供,但歲時獻奉而已。國命所能制者,河西、山南、劍南、嶺南四道數十州。大約郡將自擅,常賦殆絕,藩侯廢置,不自朝廷,王業於是蕩然。

秦宗權為了擊敗朱溫,多次派遣重兵包圍汴州,也就是今天的河南開封,朱溫面臨著嚴峻的挑戰。朱溫當時手下的軍隊不過一兩萬人,戰鬥力不如秦宗權的淮蔡軍隊,而整個中原也就剩下了兩個堡壘。一個是朱溫所在的汴州,宣武節度使轄地。一個是許州,忠武節度使轄地,許州的守將是趙懤。朱溫聯絡了趙懤,終於擊退了秦宗權的梟將多次進攻,保住了汴州並開始反攻。朱溫聯絡了徐州的時溥、山東的朱瑄、朱瑾兄弟,一同抵抗秦宗權狂暴的攻擊,終於守得雲開見日出。

光啟三年(887年),秦宗權孤注一擲,聚集全軍猛攻汁梁。朱溫得朱煊、朱模兄弟援助,大敗秦宗權,斬首二萬餘級。秦宗權元氣大傷,遂棄陝、洛、懷、許、汝諸州,向南撤退,縮回蔡州。文德元年(888年),唐廷任命朱溫為蔡州四面行營都統,節制諸鎮,進討秦宗權。秦宗權連遭敗績,眾叛親離,被部將捆送注梁。次年,朱溫將秦宗權押送朝廷,唐廷斬秦宗權於長安。秦宗權的爭霸活動就此宣告徹底失敗。朱溫成為了中原霸主笑到了最後,但淮西軍人集團並沒有退場,他們的餘部在南方繼續活躍,併發揮了更驚人的政治、軍事能量,令晚唐五代歷史為之側目!


南方的淮西軍人


南方的淮西軍人不甘心失敗,他們組成武裝集團爭奪南方的統治權,在前蜀、吳越、吳國、楚國、閩國都留下了自己濃墨重彩的一筆。淮蔡軍人南下發展,其目的地大致有以下一些:一是四川地區,這是最早離開淮西地區外出發展的王建部隊的活動地區;其二荊南,這是趙德湮、成吶、以及許存、常厚等人活動的地區;第三個地區是淮南以及長江下游地區,這主要是指孫儒的活動範圍,而在孫儒失敗以後,其屬下淮蔡軍人活動範圍更大,涉及到南唐、吳越、馬楚三國;還有一個目的地是王潮、王審知兄弟落腳的福建地區。這些地區都是歷史上所謂的南方九國的活動中心,而北方來的淮西軍人也將在這裡繼續創造自己的歷史。

首先我們來看前蜀,這一小國地處四川盆地,建立者王建本來是秦宗權的部下小兵,也是淮西人。王建最信任的手下一大半也來自淮西,人才濟濟。

其次是荊南地區,荊南地區的兩位節度使趙德湮、成吶都是淮西人,擅於打仗,最後雖然未能建立政權但也是地方的藩鎮,他們的部下也有不少來自淮西。至於和吳國楊行密爭奪江東的孫儒,是一員猛將,他多次打敗了楊行密的大軍,後來戰死。餘部在馬殷等人的帶領下推到了湖南地區,建立了楚國,可以說馬楚就是淮西軍人集體建立的第二個政權,第一個是上文我提到的前蜀。

至於閩國開創者王潮、王審知兄弟,大家都知道他們來自河南固始縣,唐代叫光州,那也是淮西的外緣地區。王氏兄弟正是在唐末黃巢、秦宗權之亂爆發時,帶領自己的親戚、民眾一路南下,來到福建創業成功,開發了福建的經濟,為後人銘記。


結語:


從萌芽初期到最後的消亡,在歷時近兩百年的長時段裡,淮蔡軍人集團對歷史進程所施加的影響是不同尋常的,是唐後期以至五代中古社會動盪不息的重要動因之一。他們是唐王朝滅亡、五代十國局面奠基者,也是舊時代的掃墓人,但他們的文化程度決定了他們無法開啟一個新時代。所以他們從一個地方輾轉到另一個地方,為楊行密、錢鏐、王建、馬殷等國主當僱傭兵,成為紫雲都、牙兵。

秦宗權發動的爭霸戰爭加速了唐王朝滅亡的步伐。秦宗權引發的爭霸戰爭,使唐王朝還沒有從黃巢農民軍的打擊中緩過氣來又立即陷入各方藩鎮混戰的困境中,一直到最後的滅亡,唐王朝都無法得到一個調整、喘息的機會。其次,作為秦宗權爭霸活動的最大獲利者,朱溫在聯合各種勢力大敗秦宗權的過程中,逐漸取代秦宗權而坐大,之後又對當初盟友各個擊破,一統中原,抗衡於北方的李克用,卒篡唐建梁;再次,秦宗權在鼎峰時的勢力雖然也曾觸及到南方一些地區,但其主要活動地區還是限於中原,這就使得南方的各弱小割據者得到了一個發展的時機。

更重要的是,在秦宗權爭霸活動失敗前後,淮蔡軍人掀起南下浪潮,加入到南方個割據勢力中去,提升了南方割據勢力的實力,為後來南方各國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秦宗權的爭霸活動雖然最終以他本人身死長安而宣告徹底的失敗,但他的爭霸活動本身對唐末的割據混戰形勢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首先,秦宗權的爭霸戰爭加速了唐王朝滅亡的步伐。秦宗權引發的爭霸戰爭,使唐王朝還沒有從黃巢農民軍的打擊中緩過氣來又立即陷入各方藩鎮混戰的困境中,一直到最後的滅亡,唐王朝都無法得到一個調整、喘息的機會。

再次,秦宗權在鼎峰時的勢力雖然也曾觸及到南方一些地區,但其主要活動地區還是限於中原,這就使得南方的各弱小割據者得到了一個發展的時機。更重要的是,在秦宗權爭霸活動失敗前後,淮蔡軍人掀起南下浪潮,加入到南方個割據勢力中去,提升了南方割據勢力的實力,為後來南方各國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淮西軍人集團加劇了唐朝的滅亡,成為了時代的掘墓人。在他們之後大宋正在地平線上等待時機,這大概就是歷史的神奇之處吧。淮西軍人沒有完成的重建國家統一、結束戰亂的任務部分由沙陀軍人集團、河北武人集團實現了。


試論唐朝滅亡的奧秘,來自淮西軍人的致命打擊


試論唐朝滅亡的奧秘,來自淮西軍人的致命打擊


試論唐朝滅亡的奧秘,來自淮西軍人的致命打擊


試論唐朝滅亡的奧秘,來自淮西軍人的致命打擊


1、歐陽修:《新唐書》,中華書局

2、《舊唐書》,中華書局

3、《唐末軍事史》分析

4、柏楊:《中國人史綱》,電子版

5、曾現江:《唐後期淮蔡軍人集團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