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在這個超長長長長的假期裡,那個一直盤旋在我心裡的疑問,終於到達了巔峰——


孩子的專注力,真的是被保護出來的嗎?


專家說:孩子天生就有專注力,大人要做的就是別去破壞、好好保護


比如,不要在他專心玩時和他說話,不要在他寫作業時給他端水果,不要在他看書時不停地喊他吃飯……


所以,頂著家裡老人的重重壓力,盡了最大的努力,想要呵護孩子的專注原生力。


確實,在小川身上我也看到了那股力量。


在他看書、動畫片、電影,玩手機、iPad時, 他都是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叫吃飯聽不見,讓睡覺沒反應,一派歲月靜好。


但是、可是,在他上網課、彈鋼琴、做作業時,那股力量突然就消失了?!


寫10分鐘作業,上一遍廁所、喝三遍水,說N句閒話,不是搖頭晃腦,就是走神發呆。


你家娃是不是也是這樣?


你是不是和我有一樣的疑問: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1、狡猾的專注力


想要知道專注力為啥時而勤奮、時而罷工,不妨透過現象看本質,直接從大腦運轉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腦科學把大腦進行了分區。


我們平時的很多能力,比如面部識別,都是通過大腦中的特定某個區域的“運轉”而實現的。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但,專注力卻不一樣。當我們專注於某一件事時,需要大腦中數百個組成部分,共同協作,相互交流和互動。


只要有一個部分出了差錯,我們就會出現“開小差”的現象。


更有趣的是,我們的大腦,很喜歡注意力被分散。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比如,當我們工作時,很容易被跳出來的網頁、微信閃動的消息、推送的各類通知所吸引。


這些細碎的消息,打斷了我們的專注,卻同時給大腦帶來了刺激。


而這種過度刺激,正是大腦喜歡的。


有研究發現,當我們的大腦運轉時,存在一種叫“新奇性偏差”的機制。


它會促使我們第一時間去尋找新鮮的刺激,作為獎勵,大腦也會主動分泌讓人產生愉悅感的多巴胺。


也就是說,受到的刺激越多,專注力越分散,大腦就越興奮,我們也會因為得到了更多的多巴胺而感覺更快樂。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這就合理解釋了孩的不專注(包括我們大人),比如寫作業時,總是左顧右盼,碰碰這、摸摸那,因為,這是

大腦在鼓勵他去分散注意力,去尋找更多的刺激。


這麼看來,不專注也是天生的,而破壞專注力的“罪魁禍首”,竟然是大腦自己,是不是忽然覺得平時錯怪了孩子。


2、動機,決定專注力的高低


雖然專注力背後的腦部運轉,像一個部件繁多的機器,牽一髮而動全身,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辦法影響它、提升它。


早在15年前,心理學家芭芭拉·羅格夫和瑪麗塞拉·查韋斯就曾做過一個關於兒童專注力的試驗。


試驗邀請了80位5-11歲的孩子,他們分別來自美國加利福尼亞

危地馬拉的瑪雅村。


試驗開始後,這些孩子被兩兩分為一組。


他們被研究人員帶進一間屋子,分別坐在兩張桌子前,研究人員會先教一個孩子如何組裝玩具;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同時,告訴另一個孩子,他需要在座位上等待幾分鐘,然後就可以玩一個摺紙遊戲(和第一個孩子完全不同的遊戲)。


研究人員想要看看,等待的孩子會做什麼?


結果發現,同樣的等待過程,美國孩子和瑪雅孩子的表現卻“天差地別”。


美國孩子全部是一副百無聊賴的樣子:


不是盯著地板發呆,就是一直環顧房間裡的海報;


還有一個小男孩,直接把桌子上的玩具當炸彈,發出“嘣嘣嘣”的爆炸聲,最後還不忘雙手舉高,大喊:“爆炸啦!!”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瑪雅孩子則表現得非常專注,他們大多靜靜地坐在座位上,眼睛緊緊地盯著研究人員。


更可貴的是,

他們的專注力很持久,從實驗開始到結束,瑪雅孩子70%左右的時間,注意力都很集中。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剛開始,研究人員認為,引入差異主要是因為:


瑪雅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鼓勵去關注父母、兄弟在做什麼,因為他們要學著做家務、跟他人合作。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更大的“真相”浮出水面。


心理學家來到了一個瑪雅村莊,對瑪雅家庭進行了跟蹤觀察實驗。


結果發現,與美國孩子相比,瑪雅孩子擁有一項非常寶貴的財富——

自由。


他們可以自己決定一天的日程,可以去上學,可以去市場購物,可以做家務。不管他們去哪裡、做什麼、和誰一起,都可以自己做主。


即便是隻有4歲的小女孩,只要她願意,也可以自己跑去菜場買菜。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因為這是瑪雅孩子自己的選擇,是心裡真正想要的,所以,他們不管做什麼,都更積極、更有動力和幹勁;也更傾向於去管理、去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美國孩子的選擇,更多受制於父母、學校,沒有充分的自由,心裡的衝勁和積極性也自然降了一大截。


更糟糕的是,他們在做事情時,大人總是像“監工”一樣,時時提醒他們要“集中注意力”。


要知道,柺棍拄得太久,人就不會走路了。專注力也一樣,如果總是依賴大人提醒和監管,孩子對專注力的管理也就慢慢喪失了。


這麼看來,孩子是否可以全神貫注於一件事,專注的時間長短、精力高低,都是由動機決定的。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動機越強大,專注力越好。


認知神經科學家邁克·埃斯特曼和喬·德古蒂斯的試驗,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


他們邀請了很多大學生來測試,當電腦屏幕上出現城市圖片時,學生們需要按下確認按鍵。


並且,研究人員還特意強調:如果做得更好、正確率更高,就可以更快地結束測試。


結果發現,當學生們的大腦受到額外動機刺激時,專注力水平提高了50%。


另外,正向的動機刺激,還會改變大腦的工作機制。當學生帶著更高的積極性投入測試時,大腦明顯處於更活躍的狀態。


所以,相比於監督、催促,給孩子更強大的動機、讓他變得更積極,才是提高專注力的關鍵所在。


那麼,怎樣做才能更好地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授權,把選擇的自由還給孩子。


正如心理學家蘇珊娜·加斯金斯所說:每個孩子都最清楚自己要什麼。只有當孩子心裡真的渴望時,他才會更積極。


所以,父母與其做一個討人嫌的監工,不如早早“退位”,把自由還給孩子,放手讓他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就像我在小川身上看到的,當他看書、拼樂高、玩iPad時,因為喜歡,他會忘我地投入,以致忘了時間。


我們要做的除了放手,還有閉嘴、不干擾,讓他們沉浸在全神貫注的境界中,體會心流(flow)帶來的興奮和愉悅,這是一種高段位快樂的身心體驗。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3、放手有條件,該“管”還得管


但是,孩子要做的事情不可能全是他喜歡的事情,總有不喜歡或者暫時不喜歡的。


就像我開頭提到的“天問”,孩子沒那麼愛的事情,比如上課、練琴、寫作業,他不專注、老分心時,我們又該怎麼引導?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其實也不復雜,“管”他


但管的方式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成不變,要因地制宜。此時,我又要拿出我的老本行了。


管理學的領導領域裡有一個情景領導理論,特別適合拿來參考“管”孩子。


領導情境理論認為,領導者要根據下屬的工作成熟度來選擇合適的領導風格。而工作成熟度由兩個方面決定:工作能力和工作意願。


於是,下屬的情況可能出現這4類:


  • 低能力,低意願(不成熟)
  • 低能力,高意願(初步成熟)
  • 高能力,低意願(比較成熟)
  • 高能力,高意願(成熟)


針對4種不同的狀態,領導者應採取不同的領導方案。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有點難理解是吧?我們換到孩子的情境來說。


影響孩子做一件事情能否專注,之前說的“喜歡”,再深入點分析,可也以細分到兩個方面:能力和意願,即孩子有能力做和孩子願意做


我們真正能給予孩子自由、放手讓他全身心投入的事情,其實只是既他有能力承擔(可能有一些挑戰,但在孩子的能力範圍之內)且願意做的事情。


▶孩子“高能力,高意願”,家長開展“授權式領導”


孩子既有能力,又有積極性,這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放手,把一切交給孩子自己來管理。


這樣一來,他們不僅學會了對結果負責,更學會了如何管理自己的注意力,讓自己更加專注,一舉兩得。


專注力是天生的,我信,但它為啥還“挑活”呢?


而其他情境下,孩子能力不足或者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他都很難投入進去。如果我們還是一味地放手,孩子要麼因受挫而放棄,要麼自動選擇不做,或者即使做也是馬馬虎虎、磨磨唧唧。


這時,我們必須要出手“管”!當然,不同情況,管的方式也是不同。


▶孩子“高能力,低意願”,家長開展“支持式領導”


這種情況下,孩子有充分的能力(即使面對一些挑戰)做好一件事情,但對這件事情的積極性不高、熱情不夠。


此時,我們要做的是放下教練的身段,變成為孩子搖旗吶喊的支持者,認可孩子能力的同時,鼓勵他嘗試,創設環境讓孩子產生興趣。


拿小川學奧數為例,他能力足夠但沒有極大的熱情(跟其他事情相比),所以專注度不高,學起來磨磨唧唧、東張西望。


這時,我“管”他的方式主要是想方設法讓“學習”變得有趣一些。


  • 暫時放棄正襟危坐的學習方式,改在黑板牆上寫寫畫畫,讓學習變得更像一場遊戲;
  • 開展定時賽、雙人競賽,在競爭中激發他的好勝心、成就感。


▶孩子“低能力,高意願”,家長開展“教練式領導”


“低能力、高意願”意味著孩子內心擁有很強的動機、很想把事情做好,但能力卻做不到。這時的孩子,是一個

熱情的初學者。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要做的是,像教練一樣,保護他熱情的同時,明確任務,拆解步驟,必要時直接進行手把手地指導。


比如,一個3歲的孩子,很想拼樂高,但有些困難的部分總搭不好。本來很專注投入的他,因為幾次失敗,自信心被打擊而失去了興趣,甚至氣急敗壞,放棄拼樂高去玩別的玩具了。


這時候,我們可以試著這樣“管”:


  • 肯定娃的幹勁,給予孩子情感上的鼓勵和支持(比如肯定他的創意,鼓勵他勇敢嘗試);
  • 引導他拆解複雜的拼搭步驟,指導他完成拼搭;
  • 在他無法完成的地方,在他請求幫助時,配合他完成。

如此保護孩子的興趣,幫助他克服能力障礙,進而專注而投入。


▶孩子“低能力,低意願”,家長開展“指導式領導”


面對一項任務,孩子不僅心理上牴觸,能力上也不能勝任,是一個迷茫的學習者。


這是最難的情境,但往往又是很多孩子的真實情境。此時,我們要一“管”到底,強勢主導。但指導在孩子的情境下,更合適的說法其實應該是深度涉入式


拿小川練鋼琴為例,在經過開始階段的新鮮感和入門難度之後,學習難度不斷提高,練習時間不斷加長。他有些失去興趣,也出現畏難情緒了。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能力和意願兩手一起抓,兩手都要硬。


一手提高能力:

  • 小川學了才知道,看似行雲流水、瀟灑寫意的鋼琴,背後是嚴格的指法、精確的節奏、千百次的枯燥練習。為了給予他合適的指導,我跟著小川一起學、一起練;
  • 堅持每天監督他練琴打卡,及時發現問題,跟老師溝通及時解決問題。


一手激發興趣:

  • 給他看一些優秀大哥哥、大姐姐(鋼琴演奏家離的太遠,同齡人有可能引發他的自卑)的表演視頻,讓他看到美好未來的可能;
  • 將枯燥的練琴,極盡可能地渲染成一場場家庭演奏會,我們扮演極其投入的觀眾,歡迎他、鼓勵他。


我們常說,孩子的專注力是保護出來的,這點我認同。


不需要我們額外的努力,他們天生就有專注的能力。我們要還孩子自由、不打擾,讓他們去做自己心裡真正想要做的事。


但還有一些事情,他暫時還不擅長,暫時還沒有發現其中的樂趣或者必要性,沒有意願主動去做,天生的專注力覆蓋不到的地方,我們就不能放手、放任,必須認真“管”起來!


只不過,我們的“管”要適度、要適合,要懂得因勢利導,及時變換身份,不能一刀切的緊迫逼人。


別忘了,我們終極的目標還是,激發孩子內心的原動力,讓他們始終擁有衝勁和幹勁;型塑他們自己的能力,讓他們有自信去挑戰困難甚至不可能。


有一天,不用我們管,孩子就自覺專注~


在此之前,不要老責怪他不夠專注,是他不能或者不願意。別叨叨,動手“管”起來!


1.https://v.qq.com/x/page/q30644wwbbf.html

2.https://online.stu.edu/articles/education/what-is-situational-leadership.aspx

3.https://www.kqed.org/mindshift/51509/how-to-get-kids-to-pay-attention

川媽說說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一直在回憶,我是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很專注的?好像到了大學,才真正切實意識、體會到極度專注的心流狀態。我才開始熟練掌握控制心境,push自己專注的能力(之前分享大學心得的文章—>當我去了好學校,更加知道讀書無用都是騙人的)。


在此之前,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那種天生的專注其實是無意識的。在此之前的學習中,或多或少都有爸媽、老師催促、監督“管”的影子。從別人要我學、我為了別人學,到純粹自己想學、又有能力學,跨越了很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逐步走過“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較成熟—>成熟”的成長階段,然後爸媽慢慢從我的身邊隱退。


我們自己如此,自然也要有同樣的耐心等待孩子成長、成熟。


拓展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