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作家任怀江荣获《医药卫生报》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焦作县级融媒体#

日前,温县年已七旬作家任怀江的作品《我与祖国的灿烂瞬间相遇》,荣获河南省《医药卫生报》2019年度“我和我的祖国”面向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温县作家任怀江荣获《医药卫生报》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温县作家任怀江荣获《医药卫生报》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任怀江,是温县著名作家,退休干部,文学功底深厚,传统文化造诣颇深,几十年笔耕不止,所创作小说散文在全国省、市、县媒体发表200多篇,其3篇文学作品荣获省级大奖,他也因此由一名乡办厂临时工被录用为国家干部。

温县作家任怀江荣获《医药卫生报》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2019年4月,河南省《医药卫生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华诞,启动“我和我的祖国”大型主题征文活动,面向全国征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讴歌祖国欣欣向荣稿件。

温县作家任怀江荣获《医药卫生报》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任怀江怀着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热爱,迫切要为改革开放欢呼叫好的激情,结合自己在祖国日新月异的奋进大潮的推动下喜到成功彼岸的典型故事,写出了《我与祖国的灿烂瞬间相遇》散文。

他从个人视角,以优美的文字、诙谐的细节,向读者描述了改革开放之际,他如何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通过不懈奋斗创新创创作,完成人生的关键时图腾,讴歌了祖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新辉煌。作品在汗牛充栋的全国来稿中脱颖而出得以发表,后经专家评选,喜获一等奖。


温县作家任怀江荣获《医药卫生报》全国征文大赛一等奖

原文欣赏获奖文章

我与祖国灿烂的瞬间相遇

任怀江

我属于“老三届”(指1966、1967、1968年三届的初中和高中毕业生)。当时,由于国家政策发生了变化,我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20多岁进入当地的工厂当一名临时工。不甘于命运的摆布,我想活出自己的精彩。于是,我利用零碎时间,拿起笔从事文学创作。从1978年开始,在繁重的车间劳动之余,7年的日日夜夜,我不看一场电影、一场戏;7年的春节假期,我不回家,都留在工厂值班,只为了争分夺秒地苦读文学作品,寻找写作灵感。然而,用稿纸写了几大摞,往报社、杂志社积极投稿几百篇,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收到一封封退稿信。或许是我的执着劲儿起了作用,一位编辑老师来信赐教:细节是小说的血肉、人物的灵魂,而你的稿子内容大都缺乏鲜活的、富有时代气息的细节,故难以发表。

一灯照亮千年暗。编辑老师的赐教使我醍醐灌顶。是啊!读文学经典作品,时间久了,故事情节就会忘记,然而,文中人物的那种生动、形象的一言一行、一蹙一颦,犹如在眼前出现,令人久久难以忘怀。原来,这就是细节的魅力啊!细节虽然细小、零碎,但是决定着典型人物的塑造和文学作品的成败。后来,我决定深入生活,观察生活,积极搜索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并及时将其珍藏、沉淀,适时融入文学作品中。于是,我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铅笔头,格外留心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并随时进行记录。

35年前的一天傍晚,我哥哥下班回到家,进门便嚷嚷:“快做饭,我饿极啦!”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在乡政府工作,当时县、乡的干部要下乡工作,轮流到群众家里吃饭,也称为百家饭。那天,哥哥下乡,中午轮到一个农户家里,他去那里吃饭。午饭是一位老大娘炒的鸡蛋、手擀面条。那时,农村已经实行包田到户政策,即社员们分到了责任田;亦可养猪、养鸡等。这位老大娘和其他农民一样,尝到了劳动的“甜头”,就喜上眉梢,一边擀面条,一边向乡干部炫耀起来:“今年俺包了六亩田!”“咚!”“今年俺喂了十只鸡!”“咚咚!”“今年俺养了两头猪!”“咚咚咚!”老大娘越说越有劲儿,越讲越兴奋,突然,情不自禁地双手掩面,吐了一口唾沫,用手搓了搓,又继续“咚咚咚”地擀起面条来。结果,因时间晚了,哥哥快速吃了点儿饭,就投入工作中。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听了哥哥的讲述,突然,我有了写作灵感——这不是一个活灵活现的好细节吗!若能将其恰当地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定会有惊喜!半年后,我想写一篇短篇小说——《农家新人》。内容讲述的是一户农家,新媳妇在结婚第三天,按照当地风俗,婆婆要给儿媳妇做喜面吃;婆婆擀面条的场景,我把哥哥讲述的细节派上了用场。接下来,新婚夫妇夜晚入洞房,新娘子调侃新郎道:“俺见过汽车加油,拖拉机加油,还没见过你娘擀面条也加油呢!”恰巧,婆婆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新房的窗户下听房,听到新娘子调侃新郎的话很气愤。第二天早上,婆婆看见新娘子抱着她的被褥去小河边洗涮,便恼羞成怒,对新郎说:“我把她当成一朵花儿,她却把尾巴翘到屋檐上;瞧瞧!天上阴云密布要下雨,新娘子却要给我洗被褥,难道夜里让我睡狗窝吗?”新郎怒冲冲地来到小河边,说新娘子做得不对,新娘子却抿嘴一笑说:“俺晓得天阴有雨,可是,早上俺给娘整理被褥时,突然发现几个虱子;你放心,俺回家把陪嫁的那床新被褥给娘用。”由此,通过激烈的家庭矛盾,小说塑造了改革开放初期出现的一户农家新人,反映了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物质文明得到保障的同时,非常注重精神文明建设。

果然,这篇小说作为我寒窗苦读、7年笔耕的处女作,发表于1985年4月的《河南日报》农村版副刊。记得当时捧着印有小说的报样时,一股苦、辣、酸、甜涌上心头,我禁不住掩面大哭起来。让我想不到的事情是,这篇小说第二年竟然被评为河南省报刊优秀作品。感谢“大包干”激荡出来的鲜活的浪花,打通了我艰难的业余创作之路,使我的作品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一篇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得以如期发表。几年来,我发表100多篇作品,其中有3篇作品荣获省级报刊优秀作品奖。

让我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是,在我的处女作发表后的第二年春天,上级管理部门通知我持获奖证书,以社会科学成果奖向县、市、省人事部门逐级申报,批准、录用我为国家正式干部!

最近,电影《我和我的祖国》总导演陈凯歌谈及创作时感言:普通的中国人,一旦和灿烂的历史瞬间相遇,所绽放出来的能量足以改变他们的命运。感恩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她裹挟着我,助我到达成功的彼岸,改变了我的命运。如今,我已经退休,年近七旬,正感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却恰逢新时代。家国情怀,激荡人心,百年美梦,匹夫有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凯歌激励我精神焕发,新时代的滚滚大潮让我与时俱进。老牛亦解韶光贵,不待扬鞭自奋蹄。我须老当益壮,我亦豪情万丈!重拾笔,唱响新时代最强音,为新时代立言,为中国梦高唱,为奉献者鼓舞,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添砖加瓦。

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崔新娟 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