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你們是相愛嗎?肢體語言告訴你

當我還是一個小女生的時候,常常眼巴巴地看著娛樂新聞,盯著雜誌上戀人或牽手或依偎或相視而笑的圖片,默默地在大腦裡打圈圈:“相愛到底是什麼樣的呢?”那時候還信奉一句廣為流傳的雞湯:“你欠別人的,總有一天會有某個人從你這裡拿走;別人欠你的,總有一天會有某人還給你 ”,配圖就是周迅深情看著李亞鵬的樣子VS高聖遠深情看著周迅的樣子。第一次看到這張配圖的時候,眼前一亮,彷彿找到了戀愛的樣子,然而又說不出到底有什麼不同。時過多年,當我們都有了一點點成長,才發現:愛或不愛,肢體語言會告訴你。


一,初相見

男女用眼神來傳情達意的方式是豐富多彩的。對異性只看一眼,就故意將視線移開的人,恰恰表明其渴望與異性交往,這是心理的反向作用。凡是目不轉睛注視對方,而不將視線移開的女性,流露出她內心隱藏著某種秘密。男女雙方不時地對視,是將對方引導到自己心上,會情達意的交流。

在使用眼神上,女性常優於男性,她只要流波轉盼,就可以傳達“我們可以一起走了”。其含情脈脈,盡在不言之中,真可謂“此時無聲勝有聲”。男子的長時間的目光注視,仔細地觀察女子的體形和外表,那是尋找著心理上接近的融點。女子用近似調情的眼神,捕捉著男方眼睛裡隱藏著的喜訊,有時還會用眼部化妝,來增強它的效果。雙方深深地注視,瞳孔會迅速擴大,各自為對方的魅力所吸引而激動不已。

​浪漫的約會,往往是在較暗的地方,以便雙方瞳孔盡力擴張,使兩顆愛心得以滲透、交織、融合。最經典的莫過於胡蘭成去看張愛玲,張愛玲透過門上的貓眼睜大眼睛偷偷地看門外的那個人,內心卻彷彿低落到塵埃裡啦。


想知道你們是相愛嗎?肢體語言告訴你


二,再相逢

想知道你們是相愛嗎?肢體語言告訴你


揚起眉毛

看到喜歡的人,人們都會不自覺地揚眉或低眉。當然,如果對方對你也有好感,他也會有相同的表現。這一肢體語言隨時都會在不同年齡層的異性之間出現,當然,你要觀察到這個動作,並不那麼容易,因為它從出現到結束,只有短短的五分之一秒,因此這種下意識的“眉目傳情”往往被人忽略。但是,如果你真的注意到了這一細微的表情,那麼說明對方人給予了你100%的關注。


嘴唇微啟

如果一個人喜歡你,他或她在面對你時,唇部會有瞬間的機械性的開啟。這個動作同樣非常細微,不容易看到,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很細心的人,觀察到這個變化也並不是沒有可能。


立正站立

如果一位男士面對你筆直地站著,並且衣著得體,肩膀自然下垂,這說明他想向你展示他挺拔的姿態,希望引起你的注意。如果他身體稍稍前傾,靠近你傾聽你的談話,這更能表明他對你有好感。


整理頭髮

女生為在心儀男士面前保持形象,會不時把滑落的頭髮理順,或是用手把它理向臉的一邊。她會通過咂嘴向男士傳遞好感信息。另外,男生在和心儀女生談話時也有整理頭髮的習慣。而且他們的這一動作會得到女生100%的注意。


摸臉

如果某人對你感興趣,他會不時地摸一下下巴、耳朵和他的面頰。這是自體性行為和緊張相結合的產物,這一行為表明他在試圖掩飾內心的慌亂。當我們喜歡一個人時,唇部和臉的下半部就會變得對刺激物特別敏感。如果你在吸菸,此時

吸菸的速度就會加快,如果是在喝東西,你就會不由自主地更大口地往嘴裡灌。


用手扶你

男生將手放在你的肘或肩部,這是一種保護你的姿勢。首先,這樣可以更順利地領著你通過擁擠的人群。其次,這讓他時刻感到你不會從他身邊走失。第三,這也是對其他男生的一個警告:靠邊站,她已經有我保護了。還有,這能讓他偶爾接觸到你的身體……總之,這是一種不錯的肢體語言。


三,人際距離


想知道你們是相愛嗎?肢體語言告訴你


當你們有了一定時間的相處之後,人際距離就會告訴你你們接下來關係的發展傾向。人際距離指的是個體之間在進行交往時通常保持的距離。這種距離受到個體之間由於相容關係不同而產生的情感距離的影響。人類學家霍爾認為“人際距離”可區分為4種:


想知道你們是相愛嗎?肢體語言告訴你


一、親密距離:

(0-18英寸,相當於0~0.5米),通常用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情人或戀人之間,在此距離上雙方均可感受到對方的氣味、呼吸、體溫等私密性刺激。

1.密切距離─接近型(0.15米)

這是為了愛撫、格鬥、安慰、保護而保持的距離,是雙方關係最接近時所具有的距離。這時語言的作用很小。

2.密切距離─較近型(0.15~0.45米)

這是伸手能夠觸及到對方的距離。是關係比較密切的同伴之間的距離;也是在擁擠的電車中人與人之間不即不離的距離。


二、個人距離:

(1.5~4英尺,相當於0.45~1.2米),一般是用於朋友之間,此時,人們說話溫柔,可以感知大量的體語信息。


三、社會距離:

(4-12英尺,相當於1.2~3.5米),用於具有公開關係而不是私人關係的個體之間,如上下級關係、顧客與售貨員之間、醫生與病人之間等。


四、公眾距離:

(12-25英尺,相當於3.5~7.5米),用於進行正式交往的個體之間或陌生人之間,這些都有社會的標準或習俗。這時的溝通往往是單向的。


1、公眾距離─接近型(3.6~7.5米)

如果保持4米左右的距離,說明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有許多問題或思想待解決與交流。

2、公眾距離─遠離型(7.5米以上)

這是講演時採用的一種距離,彼此互不相擾。


想知道你們是相愛嗎?肢體語言告訴你


如能將以上8種距離銘記在心,就能準確、順利地判斷出你與對方所處的關係與密切程度。在國內文化背景下,霍爾的人際距離理論通常會縮短一半。同時,每個人在使用的時候應當找出自己的原始參照距離。當然啦,霍爾的親密距離理論是基於自然狀態下來衡量的,這也能從側面反映出即便是不得已的擁擠場合我們也是拒絕陌生人的過分靠近的。畢竟,人際距離反映出的是個體對另一方的接受程度,也從側面反映了個體的情感傾向性和行為傾向性。


想知道你們是相愛嗎?肢體語言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