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灵读古文之《望阙台》戚继光的爱国诗作

望阙台

明代: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这是是著名抗倭名将戚继光所写,望阙台是一个地名,是戚继光自己所命名。意为遥望京师的台子。爱国诗人的诗一般都抒发的是爱国,对XXX的不满这类的,这首诗也不例外。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十年在海上到处奔波,现在看到海色都让人觉得寒冷了,我在这遥望京都。第一句写十年到处奔波抗倭,海水能让人觉得冷,一是颜色冷,二是心冷,麻木孤立无援,等等我们不知道,也可能是时间太久了累了,总之第一句给人以一种悲伤的感觉,第二句孤臣,也就是一个人在这望向京都,游子在外都会向家的方向望去,这句说明戚继光想家了,多么想念家的温暖,更显一个人孤立无援的凄凉。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这点点白霜都像是心头血一样,把山峰秋叶染成一片红色。白霜像血,又是冷意十足,说明一个人已经麻木了,环境恶劣,又艰苦。最终白霜却把千峰秋叶染红,突出一个红字,如血一般,就是自己再累也会以赤诚之心,报效祖国。

全诗写的悲怆,一个将士十年在外拼搏,还是海上,每天都在面对生死,没有一点京师来的消息,也没有调他回京之意,似是在怪国家的冷漠,后两句又言志把热血洒向千峰秋月,表明自己对国家的忠诚,没有计较国家的一点。这是多么伟大的一种无私的爱国情怀。

通篇似是冷意,却在最后以丹字结尾,担心热血。同时阙台有暗含陵墓之意,表明自己与敌人抗争不死不休的含义,无处不在透露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国家永远是母亲。这是一篇爱国诗的佳作。

凤灵读古文之《望阙台》戚继光的爱国诗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