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相信不少媽媽,與孩子長期、每天24小時共處一室的日子,除了這次疫情之外,就是坐月子那段時間了。

坐月子時,雖然寶寶會哭鬧,但當父母的還是能耐著性子、哼著搖籃曲、學著“飛機抱”來安撫寶寶。雖顛倒日夜,每天睡眠時間不足幾小時,卻也是甘之如飴。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而在疫情下,與孩子再一次“親密相處”時,卻只有恐慌、焦慮、煩躁……甚至,相看兩生厭。

是什麼原因,令我們未能好好享受這段突如其來的親子時光?

突發衛生公共事件,帶來的“應激心理”


這次疫情屬於突發衛生公共事件,會給人造成相當的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

心理學家提出,這些“應激心理”主要有以下特點:

  • 疑病心理

這次事件發生後,我們內心充斥懷疑和不安,特別是明確“人傳人”後,會對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狀況,或身體某一部分功能過分關注。

比如,過分關注體溫,總是擔心自己會患上、染上疾病,但實際上並沒有。

醫生對疾病的解釋和客觀檢查也不足以消除內心的擔憂。

固執地懷疑自己得病了,被焦慮和恐懼充斥,甚至會表現出一些軀體化的“病症”,如咽喉疼痛、氣短咳嗽、身體乏力等。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 恐慌心理

恐慌可以理解為害怕,是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境,而又無能為力時的情感體驗,是對特定刺激時間採取的自御反應。

在病毒流行期間,人們會覺得異常不安,對疾病感到恐慌。

比如,害怕因與人交流感染病毒,害怕病毒蔓延到自己家中,害怕染病死亡等。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 焦慮心理

焦慮與恐懼情緒相伴相隨。

恐懼是面對危險時產生的害怕擔憂,焦慮則更多地指向未來。

預感到似乎將要發生某種不利又難以應對的情況,為還未發生的事情擔憂,呈現出高度警覺。

比如,害怕疫情難以控制、遲遲不能復工復學或者在復工復學期間被感染等。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 抑鬱心理

抑鬱心理常在突發事件後出現,突發事件通過應激機制增加抑鬱產生的危險。

疫情發生時常見的抑鬱表現為悲觀、失望、灰心喪氣,無意與外界溝通,情緒長時間地低落,在工作生活中無法集中注意力。

比如,對人類的生物性防禦系統感到失落,為人生之多艱而悲傷。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 強迫心理

在病毒流行期間,官方媒體提示要勤於洗手。

有些人就頻繁洗手、測量體溫每日達三四十次,總擔心從外界或與別人接觸後會感染上病毒。

這種強迫動作是在難以抑制的意向影響下發生的,明知不合理、不必要、但自己無法控制。

表現為反覆計數,反覆回憶,反覆某些動作,反覆消毒,不停地擦拭物品。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 伴隨症狀

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上面提到的情緒問題常伴一些其他症狀和體徵,類似神經衰弱的相關表現。

比如,緊張性頭痛或肌肉痛,睡眠障礙,入睡困難,易驚醒,醒後仍不解困乏甚至更難受。

這些表現在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當中更為明顯。

當現實壓力過大時,他們就會表現為逃避、抗拒、攻擊等反常反應,以致適應能力較差,人際關係緊張。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在有限的空間裡,不良情緒難以排解

這些異常心理,在突發事件中普遍存在,在正常的情況下,給予適當的疏導可以緩解。

然而,這次我們面臨的除了“突發”外,還有“過年期間”、“居家隔離”、“全球化”等。

幾個因素疊加在一起,加重了我們的心理壓力,蝸居在家的情況下,人們也只能通過有限的方式排解。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還記得武漢封城時,大家通過在陽臺唱歌、喊話來舒緩。


這是人的其中一種社交天性——“共情社交”所致。亞里士多德曾說過:人是一種社會動物,必須要和別人交流才行。

最近,心理學專家喬志宏建議:老師們在網課之餘可適當增加班會等互動活動。想必也是考慮到孩子的“共情社交”需求

一個人的心智尚未成熟獨立時、生活不如意時,越需要從朋友那裡獲得情感上的聯結和支持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喬志宏專家還建議,疫情期間孩子無法返校長期在家,孩子和父母都應做出調整:家長們不要對孩子抱過高期待,要換位思考,保證情緒穩定。

這裡面,我覺得情緒穩定最重要

不良情緒就像一根根“刺”,要想避免“互相傷害”,就要有合適的距離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曾講過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天氣太冷,兩隻刺蝟靠在一起取暖。

靠的太近,會被對方身上的刺扎到,於是離遠一些。離的太遠,又感覺到冷,於是靠近一些。

這樣反反覆覆地靠近又離遠,兩隻刺蝟終於找到一個既不會凍著也不會扎著的最佳距離。

這就是“刺蝟效應”


但若在有限的空間裡,這個合適的距離確實不好找!

過於的親密,導致我們過分關注細節,孩子稍有不當,就被放大:同時,父母容易將對孩子未來的焦慮,不自覺地壓在孩子身上。

這麼看來,上面專家提出的兩個建議,是考慮周全的,老師們、同學們與孩子之間,有著“合適”的距離,可以互相提供情感支持。

而父母與孩子,這段時間太過親密了,只能儘量把“刺”磨平,穩定情緒,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三個情緒療法,無需刻意壓抑,也能把“刺”磨平


  • 運動,能讓大腦產生多巴胺、腎上腺素等物質,對情緒有積極作用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說:“生命在於運動。”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可以選擇不會產生很大噪音的居家運動。


比如,瑜伽球,挺適合媽媽們,強度不會太大,但通過瑜伽球拉伸身體後,感覺全身輕鬆了很多,心情自然好起來。

剛開始做,會覺得瑜伽球不好控制,慢慢來、多試幾次,這個控制的過程,也是在幫助我們調節情緒。

瑜伽球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跟孩子一起玩,其實它也是孩子感統訓練的教具,可以訓練平衡力。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 音樂,能讓心靈迴歸平靜,療愈痛苦。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個短片,3歲的小朋友因為重病,在ICU的病房裡接受治療,但家長不能陪床。

因此,大部分小朋友在病痛的折磨下,表現出煩躁、焦慮、易怒的情緒,甚至出現一些阻抗的行為,如不與人交流、拍床、生氣、大叫等。

但在音樂治療師介入後,他們會捕捉小朋友的情緒變化,調整音樂節奏。

小朋友聽到音樂後,能很快安定下來,情緒也得到了安撫,開始與治療師互動,微笑。

當我們煩躁不安時,閉上眼睛,聆聽一段簡單的純音樂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 藝術,創作能宣洩自我,滋養精神世界。

弗裡達的斷脊、梵高的右耳、蒙克的吶喊,都是對傷痛的最直觀的呈現,而藝術也從來都是藝術家的療愈方式

藝術能夠療愈,原理其實很樸實——當語言難以傳達的時候,就用藝術創作這種安全而隱秘的方式,進行宣洩、傾訴與自我梳理,獲得生理、心理與情緒上的療愈。

特別是用流動的畫材進行創作,更容易產生“心流”,滋養我們


比如,與孩子一同畫溼水彩,不需要刻意“畫得像”,選擇喜歡的顏色,在紙上輕描淡寫,讓溼水彩隨意流淌,我們的焦慮情緒也會隨之流出。

父母的“應激心理”是傷害孩子的“刺”,三個情緒療法,居家能做


在突發事件下,大人小孩都難以避免“應激心理”的產生,而處理好這種情緒,就是我們做父母的首要任務了,好情緒就是孩子的定海神針,父母們,穩住,共勉。

主要參考文獻:

[1]王一牛,羅躍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下心境障礙的特點與應對[J].心理科學進展,2003(04):387-392.

[2]關靜,劉民,梁萬年.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對公眾的知識、心理和行為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05(10):775-777.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