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美國海軍“第二艦隊”是什麼鬼?

【每點新防務(1060期)·4月3日】:2020年3月17日,美國海軍公佈位於諾福克海軍基地的第二艦隊一名工作人員,已經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目前該人員正在弗吉尼亞州海灘的家中進行自我隔離。據悉,這名被感染的工作人員是3月10日從德國出差歸來後被確診的,但該人返回美國後就直接回家隔離了,並沒有進入第二艦隊位於諾福克海軍基地的辦公室上班,也沒有與其他任何基地人員接觸。目前,美國海軍第二艦隊還有162名結束海外部署返回的水兵正在集中隔離,但這些人只是被限制在軍營或海軍所屬酒店中,還能出門購物和遛彎,並沒有進行更加嚴格的隔離措施——美國海軍心真大,難怪連航母都染病了!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那麼問題來了:在我們經常聽說的美國海軍編制中,並沒有這個“第二艦隊”的存在,那麼現在怎麼突然在新冠疫情正洶湧澎湃爆發的美國本土上,竟然冒出這麼一個“第二艦隊”呢?其實,第二艦隊在美國海軍中的歷史算得上十分悠久了。不僅早在1945年二戰末期就已經開始籌建,最終在1947年1月由美國海軍第八艦隊改名為“第二特遣艦隊”後,主要負責美國本土東海岸的安全。但隨著1949年“北約”成立,西方國家正式拉開與蘇聯及其盟國的全面“冷戰”,美國海軍與1950年2月將原本戍衛本土的第二特遣艦隊正式改名為“第二艦隊”,防區直接擴大到涵蓋整個大西洋和北極地區,直接將軍艦“懟”到了蘇聯家門口。此外,第二艦隊還擔負起了支援部署在地中海前沿第六艦隊的重任!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可以說美國海軍第二艦隊自從建立後,就一直在東西方“冷戰”的大潮中披荊斬棘,立下了汗馬功勞。比如1962年美國和古巴爆發的“導彈危機”,在當年10月肯尼迪宣佈對古巴實施海上封鎖後,第二艦隊就立即集結包括航母在內的90多艘戰艦,從佛羅里達到波多黎各之間的海上佈設出一道弧形封鎖線,對蘇聯的商船和軍艦進行攔截,並派出偵察機對蘇聯艦船進行低空拍照查證,同時做好了開戰準備。而在1983年10月美軍入侵格林納達推翻親蘇政府的行動中,被裡根授權擔任“暴怒行動”戰場指揮官的就是時任第二艦隊司令的約瑟夫·麥特卡海軍中將。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在這次入侵格林納達行動中,第二艦隊派出了包括“獨立”號航母編隊、“關島”號兩棲攻擊艦編隊等15艘戰艦,從海上對格林納達進行了半徑為50海里的海空全面封鎖,為接下來的8天陸地進攻中營造了安全的作戰環境,最終美軍全面控制格林納達,將蘇聯於古巴的擴展行動扼殺。之後第二艦隊還參與了美國入侵巴拿馬行動、1990年派出“肯尼迪”號航母與“弗吉尼亞”號巡洋艦等10多艘軍艦,對哥倫比亞進行海上封鎖配合掃毒行動、1994年出兵海地為美國支持的流亡總統再次掌權進行武力威懾,之後在1990年的“海灣戰爭”中,參與作戰的大部分美軍戰艦都是經過第二艦隊訓練和認證後才奔赴的戰場。

“時過境遷”到“再續舊夢”

但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國力衰退,曾經昔日的頂尖對手如今已經轟然倒地。在解體後的10多年中,新生的俄羅斯海軍除了少數核潛艇得到了較好的維護外,大多數海面艦艇都已經被迫退役或者因極端缺乏維護而失去了作戰能力。面對這樣孱弱的對手,曾經以強大的蘇聯海軍為作戰目標的第二海軍,一下子變得碌碌無為。在邁入21世紀的2005年,曾經防區涵蓋整個大西洋的第二艦隊,從該年2月起將不再擔任北約打擊艦隊的任務,轉執行為單純的訓練和演習等。並且積極投身於多場因颶風和地震引起的重大災難救援之中。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但隨著2008年7月美國海軍開始重組第四艦隊,因其轄區位於中南美洲附近海域,與第二艦隊防區有所重疊。加之2010年美軍軍費開支大幅削減,從2010財年的6910億美元降到2015財年的5600億美元。導致為精簡機構和節約軍費,美國海軍於2011年正式解散第二艦隊,其所屬的126艘艦船、近9萬名人員以及4500架飛機移交艦隊司令部,原有的轄區也由第四艦隊和第六艦隊接管。至此,曾經輝煌無比、擔任圍堵蘇聯紅海軍重任的美國海軍第二艦隊徹底煙消雲散了!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可隨著美國海軍將第二艦隊解散、防區肢解後,原本美國海軍改為主要依賴第六艦隊來維持在大西洋和地中海地區的海上影響力。但同時第六艦隊又受到敘利亞局勢以及伊核問題等“熱點”牽制,導致第六艦隊的重要艦艇,例如“杜魯門”號航母編隊都被派到地中海執行任務,在面對俄羅斯海軍在北大西洋日益活躍的行動而鞭長莫及。而俄羅斯國力也隨著國際能源價格的飆升得以賺取大量利潤,各軍種自然也得到了更多投入,特別是俄羅斯最仰仗的海軍,在裝備更新、維護與新武器研發方面,獲得了極大重視。這也使其有能力與美國為首的北約開展更多的對抗,而自從收復克里米亞與參與敘利亞戰爭後,俄羅斯海軍力量已經讓北約無法再坐視不理了。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目前,美國海軍還有以下幾支艦隊:負責太平洋艦隊艦艇兵力部署前訓練的第三艦隊;負責在加勒比和拉丁美洲地區行動的第四艦隊;負責在中東地區行動的第五艦隊;負責在大西洋和地中海行動的第六艦隊;負責在亞太地區行動的第七艦隊;負責美海軍網絡信息建設的第十艦隊。其中,第十艦隊是唯一沒有艦艇部隊的艦隊。從中可以看出,美國海軍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可以抽調加強與俄羅斯海軍的對抗了,原本艦艇最最多、作戰能力最強的第七艦隊,也因為中國海軍的崛起而被栓得死死的。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所以美國海軍藉著“大統領”上臺後大幅增加軍費的契機,在2018年5月4日由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海軍上將約翰·理查德森在諾福克海軍基地舉行的美國艦隊司令部換屆儀式上正式宣佈重建第二艦隊。重建後的美國海軍第二艦隊司令為安德魯·劉易斯海軍上將,艦隊總部設在諾福克海軍基地,負責指揮美國東海岸和北大西洋的海軍艦船、飛機和陸戰部隊。至此,解散不過7年的美國海軍第二艦隊又回來了——美國人自己打臉的速度還真快啊!

第二艦隊的“對手”與作戰實力

根據美國海軍以及北約的規劃,重新組建的第二艦隊的主要活動區域與作戰對手,依舊是“老朋友”——俄羅斯海軍的北方艦隊。可以說,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主要就是針對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近年來在波羅的海、大西洋和北冰洋海域的頻繁活動。這些地區對美俄以及北約均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美蘇冷戰時期,第二艦隊的主要任務就是追蹤該地區活動的蘇聯潛艇,雙方在此展開了激烈的爭奪與“暗戰”。而作為第二艦隊“假想敵”的俄羅斯海軍北方艦隊,曾公佈其在2019年全年就進行了約4200次戰鬥訓練,不僅訓練強度有所增強,訓練的範圍也涵蓋了北極地區、地中海和大西洋,這無疑是對美國重新組建的第二艦隊最強有力的回應!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雖然蘇聯時期最強大的北方艦隊,戰鬥力在解體後直接跌入谷底,退役了大量水面艦艇和常規潛艇。但這些年隨著俄羅斯加大投入,北方艦隊的水面艦艇雖然依舊沒啥增長,但是水下潛艇部隊的狀態卻恢復到了巔峰時期,其中就有自從冷戰時期就令北約和美國海軍潛艇部隊頭疼的奧斯卡級核潛艇、阿爾法級核潛艇、德爾塔級核潛艇、阿庫拉級核潛艇,以及負責反潛的“大洋黑洞”基洛級常規潛艇等。可以說俄羅斯海軍目前過半數的潛艇作戰力量都被部署到了北方艦隊。而未來根據俄羅斯的規劃,還有建造“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哈士奇”級攻擊核潛艇的新規劃。並且水面艦艇部隊也將得到20385型防空護衛艦和22350型護衛艦的補充,可以說北方艦隊的戰鬥力在未來幾年中將持續增加。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而與俄羅斯北方艦隊咄咄逼人的氣勢相比,美國重建的第二艦隊就顯得十分“弱雞”——組建之初的第二艦隊司令部沒有另建新司令部,而是借用美國海軍諾福克基地的設施辦公。並且整個第二艦隊司令部在2018年也只有11名軍官和4名士兵,之後會逐漸擴大到85名軍官和164名士兵與7名文職人員——還沒有任何一艘軍艦能夠指揮。這樣的境遇,與第二艦隊在巔峰時期可以指揮126艘各類艦艇、4500架軍用飛機和高達9萬名美國大兵相比,連“寒酸”都算不上。但即便美國軍力這些年有所下滑,但為了實現再次圍堵俄羅斯的戰略目標,為第二艦隊調撥足夠其履行職責的軍事力量還是能夠做到的。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根據2019年3月,美國海軍向國會提交的2020財年《美國海軍30年造艦計劃》顯示:在未來5個財年中,美國海軍將總計採購55艘艦艇,包括兩艘航母、13艘驅逐艦、9艘導彈護衛艦、13艘核潛艇等。而將該計劃延伸到2034年,美國海軍將累計採購169艘新艦艇,基本實現了“大統領”期望的355艘軍艦總數。而近期第二艦隊的兵力來源,估計還是會從其他艦隊臨時抽調組成,畢竟美國海軍的艦艇編制很靈活,通常是軍艦到了哪個艦隊的防區,就歸屬這個艦隊管轄,連航母打擊群也不例外。所以,只要第二艦隊的指揮機構構建成熟、並劃定固定防區,在執行任務時完全可以先抽調其他艦隊艦艇執行,或者“徵用”北約各國海軍艦艇指揮。

美國海軍重建“第二艦隊”:正面硬扛俄軍北方艦隊,圍堵核潛艇

這樣靈活的艦隊編制就賦予了第二艦隊快速形成戰鬥力的必要條件。當然了,這樣全靠“臨時工”拼湊的第二艦隊,將不可能再被賦予原來“第二艦隊”那樣對俄羅斯北方艦隊發起打擊的重任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新組建的第二艦隊的最主要職責,將是聯合北約各國在大西洋構建起更加堅固的反潛防禦網,確保北大西洋的航道安全,併兼顧為第六艦隊進行部署前訓練。而之後幾十年隨著美國逐步實現海軍艦艇規模膨脹到355艘的“新巔峰”,不排除第二艦隊被重新賦予“打擊”重任的可能性。而且新建隊的加入,也會極大緩解美國部署在亞太對我國“盯防”的第七艦隊的壓力,達到“一箭雙鵰”的戰略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