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幼儿园爆出丑闻,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可爱的孩子?

近日,网上曝出上海市青浦区实验幼儿园一邹姓男幼师性侵女童事件,一时间在网上引起哗然大波。去年“红黄蓝外交猥亵女童案件”还让人心有余悸,又一记重锤向我们实实砸来。近年来,性侵儿童犯罪频发,社会各界对这类事件的关注度也持续攀升。

又一幼儿园爆出丑闻,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可爱的孩子?

2019年1月至11月,全国法院共一审审结猥亵儿童罪的案件4159件。对于极严重的性侵儿童罪犯,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将坚决依法判处死刑。

虽然青浦区教育局官方已经及时对此事件发出情况通报,声明将依法开展调查并对男幼师采取行政拘留,可广大家长内心的震怒却不易平息。事件终会过去,但孩子的心理的创伤却难以抚平。

在声讨惩罚“禽兽之行”时,我们也要不断探讨,怎样才能教会我们可爱的孩子识别坏人,拒绝“兽行”,保护自己。

又一幼儿园爆出丑闻,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可爱的孩子?

了解性侵犯的表现形式

对于学龄前儿童,性侵犯主要通过“身体性接触”和“非身体性接触”两种。顾名思义,“身体性接触”的侵犯行为是严重的性侵犯行为,会给孩子造成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是需要法律严惩的违法犯罪行为。

“非身体性接触”的侵犯行为,通常表现为在儿童面前暴露自己的隐私部位,观看儿童的隐私部位,或迫使儿童观看他人的隐私部位等其他非直接接触的伤害方式。这种行为给儿童带来的主要是心理上的伤害,也属于违法犯罪行为。


家长要怎样做


又一幼儿园爆出丑闻,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可爱的孩子?

参考美国How To Tell Your Child机构制作的儿童防性侵视频,可以很好地为我们指引。

1、先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

婴儿在3个月大时,就通过手和口感知事物,开始逐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我们可以在孩子1周岁左右,利用图册或绘本,引导孩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隐私部位在哪里。

对于男孩子,隐私部位是小PP部分的身体前后两个部位;对于女孩子,隐私部位除了小PP部分的身体前后两个部位之外,还有自己的胸脯。之所以叫隐私部位,就是不可以给父母之外的任何人看到,哪怕是在游泳池游泳,都不可以暴露出来,孩子们要保护好它。

又一幼儿园爆出丑闻,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可爱的孩子?

2、教孩子识别坏人,识别危险。

跟动画片和影视剧不同,现实生活中,坏人与好人并不易从长相上区别,也并不一定是陌生生,他可能是幼儿园老师,也可能是邻居,甚至是父母的某一位朋友。所以,家长要通过立规矩的方式规定好6个危险的行为,如果有人要求孩子这么做,孩子要马上拒绝,并告诉父母。

  • 不可以给别人观看自己的隐私部位
  • 不可以让别人讨论自己的隐私部位
  • 不可以让别人抱抱、触碰自己的隐私部位,隔着衣服也不行
  • 不可以答应观看、触碰别人的隐私部位
  • 不可以与陌生人独处
  • 不可以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又一幼儿园爆出丑闻,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可爱的孩子?

3、与孩子沟通

幼儿园的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对自己受到的这些行为不能完全理解,也无法清楚地向家长表达。这需要家长多与孩子沟通,比如问孩子“今天跟XX单独出去玩了吗?”“XX有没有和你做奇怪的游戏?”

如果孩子对某一类环境或某一件事物表现的很紧张害怕,比如孩子怕黑、怕棍子或其他事物,家长一定要多加留意。有些孩子并不是对这些事物本生害怕,而是施暴人在特定环境下的伤害行为让孩子产生了恐惧心理。不要错过任何一次拯救孩子的机会!

又一幼儿园爆出丑闻,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可爱的孩子?

4、哪些情况是安全的

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有些情况下,抱抱之类的行为是允许发生的。比如在父母的陪伴下,别人抱抱是可以接受的;孩子生病,是要让医生给pp打针的。

这就需要家长列出一份安全清单,这里包括可以信任的人(如爷爷奶奶),和不属于6个危险行为范畴的事件。家长可以通过互动问答或做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分辨哪些情况是安全的。

比如语气轻快地问“如果宝宝身体不舒服了,爸爸妈妈带你去医院,医生要检查宝宝的小pp,这样做安全吗?”;“别人想抱抱宝宝,爸爸妈妈同意了,这样做安全吗?”。

可以手工制作一个红色的大圆圈,把爷爷、奶奶、陌生人、邻居等人的称谓名称制作成小卡片,让孩子把安全清单里的卡片放入红色圆圈里面。红圈以内的人是值得信任、安全的,红圈以外的人,是孩子应该直接拒绝的。

又一幼儿园爆出丑闻,我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可爱的孩子?

为人父母,我们对这样的事情感到极度愤怒,施暴之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对于受到伤害的孩子,我们要用更多的爱和宽容对待,他们没有任何过错,今后,依然可以开心、自信的生活,他们是最可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