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清明節”為什麼用清明倆字?和清朝明朝有關嗎?

飄過歲月河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4天。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與清朝和明朝是沒有關係的。

從歷史的實際來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國古人改火習俗的遺蹟。原始社會,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掃墳墓。中國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託。

清明節在公曆04-06日,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至後10天,有些地方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在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將清明節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大汶口文化研學


清明節吧,為啥叫清明,我沒看到過出處,不過絕對和清朝或者明朝沒任何關係。它流傳了至少兩三千年,詩經裡的《子衿》,據某些考證說是迎接春神的活動,也就是說是春祭的活動,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篇提過古禮,有暮春三月,春服既成,然後人們在河邊沐浴(可能屬於潑水?),跳舞什麼的。再後來有踏春的習俗,田地裡摘菜採青,也有三月上已節,人們結伴而出春遊的習慣,唐詩裡三月三,麗人行。當然還有寒食節的習俗,你要問具體,這些都分不開了。


玉痕清商


清明節在每年的新曆4月4日左右,時值仲春與暮春之交,天清氣朗,明淨美麗,所以取“清明”兩字。清明節既有掃墓祭祖的風俗,也是人們遊玩踏青遊玩的好時節。

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所以,與清朝、明朝是沒有關係的。


琪琳寶貝


清明的由來肯定和明清兩朝無關。跟介子推的傳說"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而來。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從自己腿上割下的時候,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點好行裝,同老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揹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片衣襟,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雖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但盛行並設掃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後。據資料記載,唐代,由於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唐玄宗頒佈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唐會要》卷八十二),按大曆十二年(777年)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這樣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見,當時寒食節已經成為唐朝一個很隆重的節日。

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記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群往來不絕,規模極盛。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


享受人生金山


當太陽到達黃經15°時為清明節氣,交節時間在4月4日或5日。《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解釋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西漢時的《曆書》也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這就是清明節氣的由來。






聚得意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跟清朝和明朝沒有關係。

【清明節是中國民間民族節日,是關鍵的“八節”(上元、清明節、小暑、端午節、中元、中秋節、冬至節氣、除夕夜)之一。在我國傳統式的清明時節大概起源於周朝,現有二千五百很多年的歷史時間。清明節最初是一個很重要的節令,清明節一到,氣候變暖,更是耕作春播的大好時候,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綠護綠,莫過清明節”的農諺。之後,因為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貼近,而寒食是民俗嚴禁吸菸祭掃的日子,逐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變成清明節的又稱,也變為為清明節的一個風俗習慣,清明節之日沒動煙花,只吃涼的食品類。】




帶您品味中原


清明節起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與明,清兩朝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小時候,農夫一直以為"寒食節"就是清明節,只是叫法不同,其不知兩者根夲是兩碼事。

清明最早只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是一個農耕節氣,是"春分“後十五天即為清明。而古時的"寒食"節是一個民俗節日,它起源於春秋時期,晉朝時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由於兩節只相差一天,到了明,清時期,索性把兩節改為一天。至於把每年的陽曆四月四日或五日定為清明節,那則是民國時期的事了。


秦一農夫


《淮南子·天文訓》:“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

《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殘陽暮裡酹江月


清明最早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後來和寒食節及介子推等傳說結合,就成為了“清明節”。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在日常的生產生活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之後又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

二十四節氣其實分為兩類,包括12節和12氣;分佈到十二個月,平均就是每個月都有一節一氣,每個節氣約15天,而每個節氣又分為三候,即五天一候。其中“氣”是定月份的,就是說這個節氣所在的月份是固定的,如雨水所在的月份是正月、夏至所在的月份是五月、冬至所在的月份就是冬十一月。

所謂“侯”,就是指“物候”,意思就是萬物及自然現象。其實這個“候”才是二十四節氣的根本,所謂“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中就是七十二候。如二月的驚蟄節氣“初候,桃始華; 二候,倉庚鳴; 三候,鷹化為鳩”。由物候現象到節氣制定,再到四季分界和年歲確定,這就是時歲的劃分根本依據。

大概“清明”二字的來歷就有了眉目,正是與“天氣物候”有關。西漢《淮南子》一書關於天文的介紹載“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歲時百問》關於清明的記載為“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雖然這兩個典籍中的文字說明有些許差異,但其實是說一個道理,就是“萬物呈現清潔明淨的現象和感覺”。


崔夏萍cuicui


清明,二十節氣之一。古人是農耕社會,這個節氣是在耕作之前,要進行春祭,祭祀祖先,祈禱風調雨順,祖宗保佑。還有郊遊踏青,估計是年輕人喜歡的活動,相親交友,吟詩作賦,不亦快哉。可見古人之嚴肅活潑,很早就有了和諧社會氛圍。這個節日時間挺長,就以清明節氣為節日名稱。至於明朝清朝,那是朝代的更替,和節日無關。它們的取名和五行學說有緣由,就不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