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清明节”为什么用清明俩字?和清朝明朝有关吗?

飘过岁月河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与清朝和明朝是没有关系的。

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

清明节在公历04-06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因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汶口文化研学


清明节吧,为啥叫清明,我没看到过出处,不过绝对和清朝或者明朝没任何关系。它流传了至少两三千年,诗经里的《子衿》,据某些考证说是迎接春神的活动,也就是说是春祭的活动,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篇提过古礼,有暮春三月,春服既成,然后人们在河边沐浴(可能属于泼水?),跳舞什么的。再后来有踏春的习俗,田地里摘菜采青,也有三月上已节,人们结伴而出春游的习惯,唐诗里三月三,丽人行。当然还有寒食节的习俗,你要问具体,这些都分不开了。


玉痕清商


清明节在每年的新历4月4日左右,时值仲春与暮春之交,天清气朗,明净美丽,所以取“清明”两字。清明节既有扫墓祭祖的风俗,也是人们游玩踏青游玩的好时节。

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所以,与清朝、明朝是没有关系的。


琪琳宝贝


清明的由来肯定和明清两朝无关。跟介子推的传说"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而来。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的时候,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点好行装,同老母亲悄悄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片衣襟,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虽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但盛行并设扫墓假期是在唐宋之后。据资料记载,唐代,由于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唐玄宗颁布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节日。

宋代的寒食、清明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墓,以尽思时之敬。”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享受人生金山


当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4月4日或5日。《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解释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西汉时的《历书》也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这就是清明节气的由来。






聚得意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跟清朝和明朝没有关系。

【清明节是中国民间民族节日,是关键的“八节”(上元、清明节、小暑、端午节、中元、中秋节、冬至节气、除夕夜)之一。在我国传统式的清明时节大概起源于周朝,现有二千五百很多年的历史时间。清明节最初是一个很重要的节令,清明节一到,气候变暖,更是耕作春播的大好时候,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绿护绿,莫过清明节”的农谚。之后,因为清明节与寒食的日子贴近,而寒食是民俗严禁吸烟祭扫的日子,逐渐的,寒食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变成清明节的又称,也变为为清明节的一个风俗习惯,清明节之日没动烟花,只吃凉的食品类。】




带您品味中原


清明节起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与明,清兩朝没有一絲一毫的关系。

小时候,农夫一直以为"寒食节"就是清明节,只是叫法不同,其不知两者根夲是两码事。

清明最早只是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是一个农耕节气,是"春分“后十五天即为清明。而古时的"寒食"节是一个民俗节日,它起源于春秋时期,晋朝时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由于两节只相差一天,到了明,清时期,索性把两节改为一天。至于把每年的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定为清明节,那則是民国时期的事了。


秦一农夫


《淮南子·天文训》:“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岁时百问》:“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殘陽暮里酹江月


清明最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和寒食节及介子推等传说结合,就成为了“清明节”。

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之后又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

二十四节气其实分为两类,包括12节和12气;分布到十二个月,平均就是每个月都有一节一气,每个节气约15天,而每个节气又分为三候,即五天一候。其中“气”是定月份的,就是说这个节气所在的月份是固定的,如雨水所在的月份是正月、夏至所在的月份是五月、冬至所在的月份就是冬十一月。

所谓“侯”,就是指“物候”,意思就是万物及自然现象。其实这个“候”才是二十四节气的根本,所谓“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中就是七十二候。如二月的惊蛰节气“初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鸣; 三候,鹰化为鸠”。由物候现象到节气制定,再到四季分界和年岁确定,这就是时岁的划分根本依据。

大概“清明”二字的来历就有了眉目,正是与“天气物候”有关。西汉《淮南子》一书关于天文的介绍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关于清明的记载为“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这两个典籍中的文字说明有些许差异,但其实是说一个道理,就是“万物呈现清洁明净的现象和感觉”。


崔夏萍cuicui


清明,二十节气之一。古人是农耕社会,这个节气是在耕作之前,要进行春祭,祭祀祖先,祈祷风调雨顺,祖宗保佑。还有郊游踏青,估计是年轻人喜欢的活动,相亲交友,吟诗作赋,不亦快哉。可见古人之严肃活泼,很早就有了和谐社会氛围。这个节日时间挺长,就以清明节气为节日名称。至于明朝清朝,那是朝代的更替,和节日无关。它们的取名和五行学说有缘由,就不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