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苗出土死尖怎么办?

美好幸福平平安安一家


稻苗出土死尖儿,大部分原因是药害所致。

一是取土带药。就是对水稻有害的药物,比如豆地土。大豆地大的药都对水稻有药害,所以大豆地的土不能用于水稻苗床。

有的是壕边土,由于年年打药飘落上边,日积月累沉积药物,对水稻苗床也有药害。所以取土时一定注意。

2.苗床封闭药药害。有些农民朋友不按说明书施药,随意加大药量,导致认为造成药害。

3.苗床积水。苗床坑洼不平,浇水时洼处积水,产生药害。苗床一定要整平。

4.也有可能是肥害,有的农户苗床下底肥,不均匀,苗根扎在肥料上,造成烧根,引起肥害。

揭膜过晚。播完种后覆膜保水,揭膜过晚,棚内温度高,导致烧苗。




龙兵过


  1.肥害

   症状:田间出现成片无苗,根死亡、或只有芽尖后逐渐死亡,我们在5月下旬调查118块田,出现这种现象的田占71块占调查总数的60.2%。这种现象主要由于群众过量使用复合肥加碳铵或尿素做底肥造成,另外原因是使用没有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2.病害:主要有真菌性立枯病和生理性立枯病

   真菌性立枯病:稻苗出土前就发病,芽根变褐,鞘叶腐烂,根有粉红色霉状物,在苗床上呈点块分布,这种类型占15.3%。这种类型又分为基腐和茎腐。基腐:在立针至二叶期,心叶枯黄;茎腐:茎基部褐色,,根系变褐,茎基部成灰色腐烂,手提苗时茎与根脱离,易拔断,在苗床上呈不规则发生。

   生理性立枯病:发生在三叶以后,,发病中期早晨叶尖无水珠,中午打卷,心叶卷筒状,早晚恢复正常,发病后期稻苗枯萎而死,苗可连根拔出,成片或成床发病,这种类型占调查的5.1%。

   3.药害

   育苗床土中残留除草剂: 土壤中残留氟磺胺草醚、莠去津、2、4-D丁酯等,造成水稻幼苗不生根、畸形、黄化、烂根、枯萎死亡。 苗床不正当使用封闭除草剂:施药后低洼积水的地方或喷施封闭药后浇水,药液浓度过大、重喷等产生的药害,在秧苗2叶期前使用二氯喹啉酸,秧苗出现筒状叶或葱状叶。

   4.水害

   秧田中流入工业废水导致秧苗死亡是近年来反映越来越多的现象。另外,施用除草剂过后,立即灌水且水过多、漫没秧苗。

   二、补救措施

   1.肥害

   使用秧田肥,由于秧田肥中的氮是氯化铵或硫胺提供的,不会烧死幼根,另外使用有机肥要充分腐熟晒干,要在落谷前7~10天耙于土壤中。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秧苗正常生长,对于已产生肥害的田块,要使用腐殖酸进行土壤处理可以缓解肥害。

   2.病害

   2.1真菌性立枯病的防治:一要进行严格种子和床土消毒。种子消毒可用50%咪鲜胺20克浸泡30公斤水稻种子,浸泡时间10小时后晾干播种。床土消毒可采用用25 %“敌克松”50g 对水30kg ,浇20平方米床面。二要在苗期进行药剂防治。于水稻1.5 叶期还应进行药剂防治,用3 %恶霉灵30g ,对水30kg喷20平方米苗床,这样对水稻真菌性立枯病有较好预防和治疗作用。

   2.2生理性立枯病的防治: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一要严格控制育苗期温度,白天温度应控制在25~28 ℃,夜间为10~15 ℃。二要苗床适当使用腐植酸 ,这样可调节我县偏碱性土质。

   3.药害

   把好育苗取土关,要从前茬没有施过氟磺胺草醚、莠去津、2、4-D丁酯等田中取土。选择正确的苗床除草剂,水稻苗床严禁施用乙草胺或含有该成分的除草剂进行封闭除草。要选择使用丁恶或丙草胺作为封闭除草,水稻2叶期前严禁施用2甲4氯、二氯喹啉酸或2.4-D丁酯进行茎叶喷雾;施药器械要清洗干净,雾化效果要好,避免跑冒漏滴现象;要严格掌握药剂用量及施药浓度,避免重喷和漏喷。出现药害初期,可以使用腐殖酸等叶面肥进行叶面喷雾,过3天后再喷一次 ,可有效解除药害。

   4.水害

   首先秧田用水要选干净无污染水。第二在施用除草剂后要过2日再复水,水不宜过多,以花皮水为好;出现水害初期,立即将席面上的水排干,喷施腐植酸或氨基酸解除水害。






闽乡小志


稻田里的水灌得太多太久了,不要长期淹住稻芯。或水酸性太大。加遇连阴天气就会出现你说的现象。老农们说的“淹死了”。

速排干稻田里的水,让稻苗多接触空气,缓一缓。


光影岁月


应该是空气不流通,热到了,四川宜宾农村叫“烧苗了”。及时揭开薄膜


乡村老路


稻田里的水灌得太多太久了,不要长期淹住稻芯,加遇连天的雨天跟晴天,就会出现你说的现象,正像人家说得所谓‘淹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