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前几年

法官辞职当律师,一度引发关注

当下,他们却有了不一样的选择

不做律师了,考到法院了

不要问为什么

对于他们来说

这就是选择,更是追求


#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这期我们采访了

四位法院人

从执业律师到法院干警

这样的转身

让他们更懂律师也更懂法官


见习人员:万里

#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万里当律师时的工作照

我,一个大龄文艺男青年,当过9年律师,去年刚考入平阳法院,还是“萌新”一枚。从事律师职业时,我负责破产管理人业务。我发现,以往接受债权申报工作就像法院的立案,债权审查就像法院的审判,处置破产财产和进行债权分配就像法院的执行。

#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在立案窗口整理材料的他

进院后,我在平阳法院鳌江法庭从事立案工作。当律师时,想方设法让法院把案子立起来,来法院后,发现立案也需要多方面考虑:比如这个案件是否有调解的可能性,调解是否更有利于矛盾化解,立案的案由是否和律师提出的一致,真实的法律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都需要我们来进行判断。

对我来说,律师的经历,让我能够更好地处理现在以及将来的法院工作。


书记员:倪雅婷

#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曾经的倪律师带着材料去立案

来到平阳法院,是意外之喜。“意外”在于,在踏入法院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能有成为法官的机会;“喜”在于,法官比我想象中更有意义也更具挑战性。

影视作品中的律师总是豪情万丈、挥斥方遒,毕业后我也迈入了律师行业,有激动、有失落、有欢声、有泪雨。3年的执业生涯让我对律师有了更加实在的感悟,卸下那些绚丽的外表,律师是负重前行的捍卫者。

#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在法院执行局工作的她

进入法院后,我品尝到了法律的另外一种滋味。曾经以为的高高在上者,可能比任何人都更“接地气”,因为真相存在于下乡调查的每一寸土地;曾经以为的安逸者,可能比任何人都要辛苦,因为源源不断的案件都是责任和压力;曾经以为的不近人情者,可能比任何人都有同理心,因为除了真相他们更希望事了。

《阿甘正传》里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会尝到哪种滋味”。于我而言,法院更像一盒黑巧克力,初入口时苦却回味甘甜,我期待法院给予我的成长,也期待我能给予法院的贡献。


书记员:叶泽威

#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当律师时,当事人赠送锦旗

“请不要随意走动和进入审判区,现在宣布法庭纪律……”一位年轻人身着西装,戴着法徽,系着蓝色领带,笔直地站立在书记员席,庄重地宣读法庭纪律。对,这个年轻人就是我,一位人民法院的书记员。

曾经的我是一名律师,基于和当事人签订的法律服务合同为其服务,更多时候要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尽可能地为当事人争取更多的利益。

#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庭审时的照片

作为书记员,与先前当律师时的价值观及追求有很大不同,无论是文书送达、庭审记录、调查取证、撰写文书,都要保持中立态度,用公正、公平去诠释法律权威。

律师从业经历对当前工作有不小帮助。因为做过律师,我对审判流程更加熟悉,也更加清晰地知道律师的代理意见及目的,在与律师及当事人沟通中也更得心应手。


法官助理:叶成洁

#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坐在辩护席的他

2016年11月28日,是父亲的生日,也是他从瑞安法院退休之日,更是我结束律师生涯,向平阳法院报到之日。那一日,年少时的梦绽放了。

在三年的律师时光里,我代理过不少民事、执行以及非诉案件,也做过刑事辩护,为如今的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对一些审判辅助工作,如庭审准备、文书起草,能更快上手。从事律师工作时,需与当事人打交道,这让我深知当事人的心理,进入法院后,面对机动车纠纷、离婚纠纷等民事案件均能做好调解工作,把握好当事人心理,积极化解矛盾。

#人物#从律师到法官的职业流动,并非“逆行”

为村民讲解法律知识

我还担任过公司、电影院、村(社区)、学校的法律顾问,定期为顾问单位开展法律讲座。这也为日后代表法院讲法进礼堂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烛,薪终将燃尽。火,却已传承,永不停息!”继承父志,为了公平正义,我甘做法治“麦田的守望者”。


后记

法学家说:“法律是一个带有许多大厅、房间、凹角、拐角的大厦,在同一时间里想用一盏探照灯照亮每一间房间、凹角和拐角是极为困难的。”在法治大厦的复杂系统中,法官和律师扮演着彼此不同的角色,但在点亮法治灯塔的大方向上,一直是同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