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小說中的武功名稱

梁羽生,其作品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35部武俠小說,共160冊,1000萬字。

梁羽生小說中的武功名稱

這35部武俠小說由七個系列組成,每個系列小說中的故事背景、人物情節都有聯繫,各相同門派和人物基本都使用的是相同的武功。究其原因,中國傳統武功雖然技藝可觀,被武俠小說家描繪得神乎其神,但絕大多數屬“杜撰”。

梁羽生小說中的武功名稱

梁羽生小說中的武功名稱可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以門派名或創始人名命名的武功,如天山派的“天山劍(掌)法”,“天山擒拿手法”,無極派的“無極劍法”、“無極拳”,梅花門的“梅花劍(刀)法”。又如金世遺所創“金家劍法”,石驚濤所創“驚濤劍(掌)法”等。

二是用神魔來命名的名稱,如崑崙派的“神魔抓法”,少林派的“瘋魔杖法”、“伏魔杖(劍)法”,歐陽家的“雷神指(掌)”等。

梁羽生小說中的武功名稱

三是借用動物名來命名的,如峻恫派的“龜藏豹隱身法”。還有借用神話中才會出現的動物,如“龍”和“大鵬”來命名的武功,如歐陽家的“鵬搏九霄”,凌雲鳳的“龍形八掌”。

四是借自然現象名來命名的,如“踢雲步”、“風雷掌力”、“潑風劍法”等。另外還借用了現實中還流傳的武功來作為小說中的武功名稱,如太極拳(劍)”、“太祖長拳”。

梁羽生小說中的武功名稱


梁羽生小說中的武功名稱

總的來說,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武功名稱大多是取其字面意思,以表明武功出處或形容武功特點。就上文提到的武功命名方式而言,除第一種是以門派名或創始人名命名以表明其出處的,其它無論是梁羽生自己創造的還是借用他人的,都是利用了誇張或比喻等手法來形容其武功特點。如前面所提到的以神魔來命名的名稱,就是利用了人們一直以來對神魔力量的敬畏感,來形容其武功的厲害。又如把武功形容成一些自然現象,像風、雨、雷、電之類,其目的也無非藉此表明它的特點和威力。

梁羽生小說中的武功名稱

小說《雲海玉弓緣》中所描寫的“冰川劍法”,看似簡單的武功名稱,卻包含了多層意義,它既此武功的出處也表明了此武功的特點。這從小說原文中就可看出:“江南被他迫出一招‘冰川劍法’,‘冰川劍法’乃桂華生夫婦當年在冰川之旁,觀冰川流動之勢妙悟而來。冰川上面冰層凝結,幾乎看不出它在移動,實則冰層之下,仍是暗流洶湧,冰川的奇妙,就在極靜之中含有極動”。(《雲海玉弓緣》第3回)冰川劍法得冰川之神髓,劍勢變幻無方,輕靈凝重兼而有之。劍法取名為“冰川”可謂再合適不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