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頂刊PNAS論文證實:愛發朋友圈的人,更容易長壽,really?

近年來,智能手機和網絡的普及率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朋友圈”應運而生。


在這個朋友圈裡,有人十分活躍,而也有些人是“國家級潛水運動員”,那麼,在朋友圈的活躍與否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


2016年10月31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美國科學院院刊 PNAS 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影響因素後,朋友圈的活躍度與死亡率呈現負相關,也就是說,在社交網絡上越活躍的人,死亡的風險越低!


國際頂刊PNAS論文證實:愛發朋友圈的人,更容易長壽,really?

該論文題為:Online social integ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mortality risk,中文譯名為:在線社交整合與死亡風險降低有關,主要作者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國際頂刊PNAS論文證實:愛發朋友圈的人,更容易長壽,really?


發朋友圈與長壽有關?


有現象表明,與更多的朋友交流、擁有更多的社會關係的人往往會活得更長。


研究人員解釋道:更多的社會支持和社交網絡整合可以為人類帶來更好的身體健康結果。例如,社交融合是一種健康行為,通過它可以實現提高免疫力、減少炎症的目的。但是,以前所有這些工作都是在現實世界中面對面的社交互動中進行的。


然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在線社交媒體來維護友誼,據統計,截至2016年6月,每天約有11億人使用Facebook(臉書)。


那麼,這種網絡上的“朋友圈”是否可以用於衡量現實世界的社交活動呢?再進一步說,在線社交互動是否與更好的健康狀況和更長的人類壽命相關聯呢?

國際頂刊PNAS論文證實:愛發朋友圈的人,更容易長壽,really?


有學者認為,網絡社交可以促進現實世界中的社交活動。這一發現表明,在線社交媒體可能會增加社交整合的整體數量。但是,也有學者提出,在社交媒體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可能會減少現實社交的時間。


研究對象


為了判斷使用在線社交媒體與健康之間存在積極關係還是消極關係,因為是在美國進行的研究,所以研究人員選擇了Facebook(臉書)作為研究對象,他們測試了在線社交關係與人類死亡率之間的關聯。


此外,研究人員還使用了幾種不同的指標對Facebook網站上1200萬人的6個月在線社交媒體活動進行了評估,以瞭解這些指標是否與兩年隨訪中的死亡率降低現象相關。


研究人員分別分析了死亡率與(i)主動發起的友誼(即:用戶要求另一個用戶成為朋友,並且該朋友接受邀請),以及(ii)接受的友誼請求(用戶同意與提出要求的另一個用戶成為朋友)這兩者之間的關聯。

研究結果


結果發現,對於Facebook用戶和非用戶而言,藥物過量和自殺造成的死亡率沒有顯著差異。然而,Facebook用戶的感染死亡、糖尿病、精神疾病或痴呆、缺血性心臟疾病、中風和兇殺概率均顯著低於非用戶。

研究發現,如下圖所示:


國際頂刊PNAS論文證實:愛發朋友圈的人,更容易長壽,really?


(i)接受的友誼請求與較低的死亡率有關,具體而言,友誼被接受程度(ii)最高用戶的死亡率約為友誼被接受程度最低用戶的死亡率的66%。但是,發送的友誼請求與死亡率之間卻沒有這種線性關聯。


這個結果重現了死亡率降低和社交數量之間的經典關係,即重要的不是尋找朋友的傾向,而是他人尋求並建立這種友誼的強烈意願。


另外,下圖還表明,上傳照片的次數增加與除了自殺之外的所有主要原因的死亡率降低有關。相比之下,朋友圈的更新頻率與癌症之間存在微小的正向關係,這可能反映出Facebook用戶在被診斷出患有癌症後,積極尋求社會支持的現象。

國際頂刊PNAS論文證實:愛發朋友圈的人,更容易長壽,really?


除此之外,結果還表明,使用在線社交媒體的人的死亡率要低於不使用在線社交媒體的人。


這一發現可能可以部分地由社會經濟地位差異來解釋,因為能夠使用社交媒體的人與不使用社交媒體的人之間或許存在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但,其他結果仍然表明,在較高地位的社會群體中,死亡率的這種差異現象仍然存在。


另外,在某種程度上,像Facebook這樣的在線社交媒體平臺提供了維持社交關係的機會,它們還可以間接地幫助人們獲得社交支持,並鼓勵對疾病預防有關的社交動機行為。


看完了?趕緊發朋友圈養生吧haha

論文鏈接: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6/10/25/1605554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