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爸爸”戴胜伟倒在队员凯旋前夕

3月31日下午15时,内蒙古自治区第五批援鄂医疗队148名队员在驰援江城42天后,完成使命,踏上北归的CA090次航班。然而,凯旋之际,队员们再也等不到那位

“武汉爸爸”前来送别的身影。


“武汉爸爸”戴胜伟倒在队员凯旋前夕

在医疗队位于汉口江汉北路的驻点,51岁的武汉市第十七中学副校长戴胜伟为大家持续做好后勤保障服务40多天后,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噩耗传来,队员们连夜折下2000只千纸鹤,回忆他的点点滴滴,寄托无限哀思,“我们即将告别武汉,返回呼伦贝尔草原。我们曾和您相约,夏天陪您一起看草原,明年樱花再开,我们武汉再相见……

2月14日,得知区防疫指挥部将组建支援湖北医疗队志愿服务团队,戴胜伟在学校教工微信群里第一个报名,主动请缨支援抗疫一线。考虑到戴胜伟年龄偏大且患有高血压,长期吃药,身体状况不太好,组织上曾提醒他慎重考虑。“我是党员干部,又一直分管学校后勤服务工作,这个工作还是我合适些。”

最终,学校同意了他的申请,一再提醒他加强个人防护,还安排了一位年轻的教师志愿者一同进驻。

2月18日,支援武汉肺科医院的内蒙古援鄂医疗队抵达江城,有60名队员入住江汉北路酒店驻点。从当天开始,戴胜伟就和同事以及四名司机志愿者在这里为全体队员提供衣食住行后勤保障支持,他们吃住在酒店,手机24小时待机,随叫随到。

“由于队员们支援的是该院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救治,为了避免大家交叉感染,队员们分散住在酒店的一楼至七楼。因此,后勤保障工作量更大。”戴胜伟生前同事、武汉市第十七中学副校长徐俊介绍。

7楼是9份早餐9份稀饭,6楼是10份早餐10份稀饭……徐俊回忆,戴胜伟对每一层楼的需要记得一清二楚。每天清晨6点20分,早餐车一到,戴胜伟就忙活着将早餐在取餐台上摆好,送至各个楼层,“同志们,早餐到啦,可以吃早饭啦。”


“武汉爸爸”戴胜伟倒在队员凯旋前夕


在驻点,前台接待、保洁员、交通调度员、搬运工……戴胜伟身兼数职,每天从清晨6点忙到晚上12点。



“武汉爸爸”戴胜伟倒在队员凯旋前夕


有同事问他,干嘛这么拼。他总说,“人家不远千里拼了命来帮助武汉,有不少还是孩子,我们要做好后方保障,让他们安心”。


医疗队里有很多队员是90后,听说戴胜伟的女儿也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的90后,时间长了,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戴阿爸”“武汉爸爸”。


医疗队中,呼伦贝尔市蒙医医院护理队在离开前,专门为戴胜伟和志愿者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亲人般的呵护、家一般的温暖”。

“但现在,我们再也等不到戴阿爸的早餐了!”回忆起曾经那么熟悉的一幕幕,队员萨仁托娅忍不住哽咽。

30日14时20分左右,戴胜伟回到学校,与徐俊等人在操场上商议第二天的活动流程,落实音响设备、车辆安排等细节。为了应对不同的天气,他还准备了两套方案。

15时10分左右,正在商讨活动细节的戴胜伟突然说,

“背疼得有点难受,想去坐一下”。徐俊扶着他坐在一旁的花坛台阶上,没想到,戴胜伟一头栽了下去。

那天上午,戴胜伟还专门陪着即将返程的医疗队队员们去了黄鹤楼,给他们介绍了樱花、武汉的人文历史,还和队员们约好,要按照内蒙古的习俗,晚些时候一起包饺子、烧烤,送别大家。

下午4时,队员们正在揉面、擀饺子皮,到处找戴胜伟,却不见他的身影。饺子熟了,传来了戴胜伟抢救无效的消息。

综合整理自中青报客户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