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作者 / 灵樨


“家暴”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然而这个敏感字眼在普通人的生活和谈吐中却鲜少提及,因为在这个问题背后掩藏的是露骨残忍的人性和岌岌可危的家庭关系,人们会本能地选择避之不谈。然而,3月27日登陆腾讯视频播出的都市女性剧《不完美的她》却勇于直面问题核心,“家暴”、“原生家庭”、“女性就业”、“亲子关系”等一系列社会话题瞬间涌入观众视野。

虽然自开播至今,该剧口碑两极分化,但也不失一些时尚圈、儿童教育圈等公众大号自发对其从各自的领域发起评论,这些“自来水”侧面反映出该剧的话题影响力及其持续破圈之势。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媒体、网友、观众、大V们对《不完美的她》褒贬不一的争议引起了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记者的好奇,在一口气刷完了12集之后,记者采访了企鹅影视天然工作室总经理、《不完美的她》总制片人张娜。在对话的过程中,张娜非常客观地面对各界的质疑,从创作理念、制作细节等层面分享创作路径,以及创作过程中的遗憾与反思。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小众题材如何寻找大众共鸣?

在电影领域,“女性主义”是一个热门的电影题材,许鞍华、拉斯·冯·提尔、黄蜀芹等电影人都曾在电影中用或柔软或尖锐的笔触为女性发声。然而放眼国产电视剧,女性题材甚为小众,冷色调的文艺画风也极不符合大部分电视剧受众的审美需求,但张娜却坚持做了这个勇敢的决定。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决定做这个片子的时候我们想做的是创新品类,走的是创新赛道。应该说很多年,电视剧也好网剧也好都很少有这类题材,但是母爱、亲情却是一个大众话题,这部剧里的情感都是蛮真实的。”对于张娜来说,题材的小众化并不能从根本上决定剧集品类的优劣,情感的真实性和故事的共鸣性才有权利决定剧集是否成功,而追求创新也是腾讯视频所一贯支持的。

以小众题材博取受众共鸣点是《不完美的她》在创作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虐童”、“暴力”虽然不会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但新闻、社交媒体也并没有回避这些沉痛的话题,谈及创作初衷,张娜坦言:“作为媒体人,我们要有一点社会责任感,要为弱势群体发声。”当初创作女性题材作品的时候,主创团队与周迅是一拍即合的,相比娱乐性质浓烈的偶像剧,他们更想做一部具有社会意义的剧集。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面对市场反馈,张娜表示还是看到了一些让自己暖心的评论。一位母亲曾在观看了该剧后评论道:“看完之后我觉得我要有点耐心对待我的孩子,我应该花点时间多陪陪他。”《不完美的她》或许无法让观众们以轻松娱乐的心情观看,但一定会在观看后引起反思和共鸣。

“这是一部你需要放下手机来看的剧,我们之前看剧都习惯一边刷手机一边看剧,但是这部剧需要你静下心来看。”张娜表示,也许《不完美的她》不仅在内容题材上带给了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甚至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观众的观剧方式。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身为制片人,张娜一直谨记媒体人的责任,保持着媒体人对社会焦点的敏锐嗅觉。放弃易于“吸睛”和“吸金”的娱乐性题材,勇于揭露社会痛点、尝试女性话题,天然工作室的这次创新性尝试无疑颠覆了电视剧的固有模式,能够不断鼓起勇气突破创新,也得益于她足够“相信观众”。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文艺电影风如何吸引电视受众?

张娜自做剧以来一直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一定要尊重观众,相信观众的智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切先锋艺术都会渐渐征服受众审美,这也说明艺术的发展进步与受众的审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如若因担心受众的接受能力有限而杜绝做出创新性的作品,则必然会导致行业的停滞。

在电影人纷纷投入网络剧创作之际,该剧不仅聚焦了周迅、赵雅芝、惠英红、黄觉等电影级演员加盟,而且连幕后团队、画面质感也都按照电影化的标准要求。全剧充斥着带有电影质感的文艺风,不少网友吐槽其过于文艺、节奏缓慢,不适合网络剧的播出渠道,甚至有人因不适应其剧情节奏而选择弃剧。张娜对此回应称:“我们不要做一个撒狗血的剧,它就是一个带有文艺风格、文艺气质的剧,所以它不是强情节的。所以你不要用强情节剧的标准来要求它的节奏,不过它的节奏一点也不拖,如果你倍速观看或者落下某一句台词的话,后面可能就看不懂了。”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原定《不完美的她》是24集,但真正播放出来的只有22集,张娜坦言最后精剪是张娜带领团队一起操刀的,把一些不必要的情节和过场戏都剪掉了。追求细节控的张娜利用疫情在家的时间与团队制片人薄冰“云沟通”完成了最后的剪辑工作,“我真的是用生命在剪片,第一集我几乎剪辑了三十遍,每天我的制片人用剪辑软件剪完影片发给我,然后我第二天跟她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对,然后片中的音乐、细节都是我们很努力地想要完成到最好。”

周迅、赵雅芝、惠英红都是影后级别的演员,她们对情感的把控、台词的节奏、表情动作的细节都演绎得近乎完美,这也为剧集最后呈现的质感增色不少。不仅如此,剧中小女孩的饰演者陈思诺也以其灵动的演技征服了观众,作为整个事件的“灵魂人物”,小女孩的表演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除了演员的助攻以外,导演刘飚也为剧集的审美方向奠定了基调。出身于摄影师的导演对画面质感有严格的高要求,具有自己成熟的审美体系,因此剧集的镜头、构图、色调都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使电视剧作品也能拥有电影般的艺术特性。

此外,剧集的角色海报也颇具艺术性,这也是天然工作室与海报设计师一帧一画修改之后的结果,在否定了无数个海报创意之后,张娜最后选定了这版与剧集审美调性一脉相承的海报风格。“我对剧集的整体审美还是蛮有要求的,前期制作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只要是我能把控的,我都会尽力做到最好。”哪怕只是起到辅助作用的物料,张娜也会精益求精,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个性,才能最终呈现出品质剧集。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正所谓“众口难调”,即便付出了120%的努力,最终仍然无法获得所有观众的认可。面对质疑声,张娜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客观地对整个制作过程进行了反思。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争议与遗憾

当问及“制作过程中的遗憾”时,张娜给予了非常客观的回应。由于时间周期等客观原因,《不完美的她》全体工作人员即便已经尽力地完善所有细节,但仍然存在一些纰漏的地方。

从剧本层面上来讲,编剧苦心埋伏了多条线索,其中包括林绪之和田放追查长川生物诈骗真相、林绪之收养小欧学习成为一个母亲、林绪之追查生母、袁玲和林绪之别扭的母亲感情线、田放和林绪之的爱情线、林小欧原生家庭的虐待等,剧本渴望聚焦虐童、医疗诈骗、家暴、亲子分离、收养等诸多社会现象,但由于篇幅的限制无法将所有的线索都交代完整,这些“留白”实际上可以做到更加完整,却没有给予观众满意的答卷。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在后期剪辑的过程中,尽全力对素材重新整理和艺术化处理,希望观众

可以注意到,剧集中加入了多处主人公独白的画外音,通过这些精炼的台词更能表达主人公心境以及弥补剧本中未能交代清楚的情节。不得不承认,这些画外音的介入并不会使剧集的风格显得突兀,反而起到了情节润滑剂的作用,相比生硬的转场,这个处理方式高级了不少。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另一个遗憾之处在于配音,在官方曝光的幕后花絮中,惠英红和赵雅芝努力在用国语表达台词,但即便二位是香港演员中普通话相对较好的艺人,还是有许多台词的表达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主创表示,在接下来的作品中会更加用心得处理配音问题,并且在之后的创作中提前预想更好的解决方案弥补。


专访《不完美的她》总制片张娜丨以“小众题材”引爆“大众话题”


反思能够令影视制作者进步,这部充满了遗憾的作品仍然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从用户反馈来看,观众对于剧集的内容关注度要远大于形式,电视剧市场也不乏文艺气息浓重的作品,电影与电视剧的制作风格界限也愈发模糊,观众对于披露人性、关注社会话题的剧集题材接受度越来越高,这极有利于开发和促进电视剧创作者的创作深度和广度。

《不完美的她》对剧集题材的创新无疑是一次“抛砖引玉”之举,未来也期待看到更多既具有剖析社会现实的思想性,又不乏戏剧感召力的艺术性,同时又具有话题争议和共鸣性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