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大學食用菌研究團隊到榕江為食用菌產業“把脈”

人民網-貴州頻道

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团队到榕江为食用菌产业“把脉”
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团队到榕江为食用菌产业“把脉”
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团队到榕江为食用菌产业“把脉”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团队到榕江为食用菌产业“把脉”
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团队到榕江为食用菌产业“把脉”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团队到榕江为食用菌产业“把脉”
贵州大学食用菌研究团队到榕江为食用菌产业“把脉”

緊跟著3月31日貴州大學生態畜牧團隊產業服務榕江戰鬥隊的步伐,貴州大學食用菌產業服務團隊榕江戰鬥隊再次響應貴州省委省政府的號召。4月1日,貴州大學食用菌產業服務團隊南下榕江,開赴大戰90天打贏脫貧攻堅殲滅戰的主戰場,深入到榕江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第一線。

當天,貴州大學食用菌研究院文庭池教授率田風華、曾雪峰、陳相儒三位博士等一行5人來到榕江縣。行李尚未放下,在榕江縣副縣長黃劍教授、縣林業局局長蔡向東和副局長楊武等人的帶領下直奔栽培現場進行春季木耳種植的整地、擺袋和出菇設備的購置指導。隨後,繞過泥濘的盤山小路,到古州鎮寨頭村貴州盤正農業有限公司的紅託竹蓀育種場和1060畝的林下種植基地,現場扒開蓋土,調查地下菌絲的生長和扭結情況,並就林下種植蘑菇的排水、灌水設施的配備、林下發展食用菌多樣化品種的選擇和多品種輪作模式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和指導。

4月2日,服務團隊一行人員跋涉30餘公里,繞過多座高山,來到海拔1100米的寨蒿鎮高赧村2000畝紅託竹蓀林下種植基地進行調研考察和現場指導。在林下種植基地兩側擺滿菌包的山腳下,當地貧困戶頭戴草帽,踩著泥濘的小道,迎著冰冷的細雨,揹著足足有60餘斤裝滿菌包的編織袋,陸陸續續地往山上運送。來到現場,文教授和黃教授等人迅速召集菇農,手把手講解紅託竹蓀下地前的準備、撥袋和覆土操作以及後期管理等注意事項,並向參與勞動的近百個貧困戶宣傳了種植紅託竹蓀的意義,希望他們積極參與龍頭企業的產業帶動示範種植,認真務工,學好學會新技術,增加勤勞致富的新技術,為產業增收練就新本領,多一個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隨後,服務團隊一行人員回到縣城與榕江縣食用菌專班開展座談,繼續針對品種的選擇、種植季節、管理技術、包裝、銷售和深加工等環節進行了交流與指導,並安排了進一步的技術培訓內容;同時,為該地區林下種植紅託竹蓀過程中的病害防治問題,做了早期預案,“對症下藥”,充分利用所學,發揮所長,為產業進行服務。

貴州盤正農業有限公司和貴州榕江縣生態農產品興鑫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負責人和榕江縣林業局相關業務部門的負責同志也參加了座談。最後,團隊成員與專班以及企業技術人員互留聯繫方式,並承諾將對榕江縣食用菌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具體問題進行動態追蹤、並持續、及時解決榕江縣食用菌產業發展中的科技服務問題。

(貴州大學食用菌產業服務團隊供稿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