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碼出行真的安全嗎?聚焦無症狀感染者

綠碼出行被確診,河南出現單陽性病例:聚焦無症狀感染者


綠碼出行真的安全嗎?聚焦無症狀感染者

聚焦無症狀感染者

據河南省平頂山市衛健委通報,3 月 26 日,郟縣人民醫院在對醫護人員進行核酸篩查時,發現一名核酸檢測呈「單陽性」的劉某。兩名密切接觸者也檢出核酸陽性,3 人均為無症狀感染者。

值得注意的是,這名患者在春節前曾去過武漢,返回後自行隔離 14 天,隔離期滿才返崗復工,符合現有的防控隔離要求。

3 月 27 日,廣東省報告 1 例湖北輸入病例,為無症狀感染者,此前他的湖北健康碼一直為「綠碼」。無獨有偶,4 月 2 日,據深圳衛健委消息,新增 2 例無症狀感染者中,其中 1 例也為湖北輸入。

這些病例的出現再次引發了人們對無症狀感染者的擔憂:核酸「單陽性」意味著什麼?「綠碼」出行為何仍被確診?各地應該如何防控無症狀感染者?



「單陽性」是否存在超長潛伏期?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驗室檢測技術指南(第四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方法主要採用實時熒光 RT-PCR 方法,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中開放讀碼框 1ab和核殼蛋白進行檢測。

一般情況下,陽性患者的 ORF1ab 和 N 基因同時陽性,當出現 ORF1ab 或 N 基因某一個陽性時,即稱為「單陽性」

對前文提到的「單陽性」病例,仍然需要再次取樣進行實時熒光 RT-PCR 檢測來判斷是否為感染新冠病毒。


為何會出現核酸「單陽性」?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隨感染時間推移,患者體內病毒載量逐漸下降,導致檢出結果為單陽。

依據通報內容,如果該患者是在春節前旅居武漢時感染病毒,距今已有接近 60 天的時間。而患者體內仍存在病毒且具有傳播能力,這是否說明可能存在具有「超長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者?

對此,某病毒學專家表示,「超長潛伏期或者長期病毒攜帶者在其他一些病毒感染中也有發現,比如在脊髓灰質炎中,有些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後會長期排毒,甚至長達數年。

儘管還不清楚新型冠狀病毒是否也能在特殊人群中長期攜帶,但這種風險也需要考慮。

不過,具體到河南這個病例,患者年前去過湖北不代表他的感染一定來自湖北,需要更詳細地調查其暴露史,才能考慮是否存在超長潛伏期。」


有「綠碼」不代表沒有感染性

當前,多地採用「互認健康碼」的方式以便群眾返崗復工。

然而,廣東和深圳的兩例湖北「綠碼」輸入病例帶來了新的擔憂:有「綠碼」就能避免感染風險嗎?

綠碼出行真的安全嗎?聚焦無症狀感染者

CCTV新聞截圖

據相關報道,健康碼評判可能主要源於以下三個維度:

  • 空間,即疫情風險程度,通過大數據評估不同地區疫情嚴重情況;
  • 時間,即個人前往疫區次數及停留時間長短;
  • 人際關係,即個人與確診患者密切接觸情況。

不過,健康碼背後的算法邏輯暫未見官方公開,不同技術支持的健康碼評判依據可能也存在一些不同。

某病毒學專家指出,「健康碼出行的方式能夠有效控制疫情高發地區的人員流動,避免疫情擴散。

但是,有綠碼不代表沒有感染性。

只要病毒還在人群中傳播,持有綠碼卻是感染者這種現象就無法避免」。


某免疫學專家表示,「現有的檢測手段在判斷一個病例是否為無症狀感染者時可能偏於主觀,部分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只是暫時處於無症狀的階段,這些患者隨後可能因出現相關症狀而被計入確診病例,也有可能之前已出現過輕微症狀卻沒有察覺。

持有綠碼的人被確認為無症狀感染者,這說明我們需要對現有的健康碼政策進行反思和改進」。

該專家建議「我們應該明確綠碼的定義,持綠碼究竟代表核酸陰性?還是代表感染風險較低?

如果綠碼僅代表沒有接觸過感染者,那麼,在目前復工復產階段,在人口密集的地區和單位,無症狀感染者存在引起疫情再爆發的風險,也許需要對持湖北綠碼的返工人員再次篩查

但這不代表所有湖北人員都必須進行大範圍的核酸檢測和隔離,而是應該根據各地具體情況決定,盲目地拒絕和盲目地放行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傳染力無差別,無症狀感染者比例仍待確認

3 月 26 日,寧波市疾病防控中心陳奕等人發表《寧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感染流行病學特徵分析》,研究選取 2020 年 1 月 21 日至 3 月 6 日寧波市報告的全部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分析認為,在傳染力方面,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為 6.30%,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感染率為 4.11%,兩者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綠碼出行真的安全嗎?聚焦無症狀感染者

圖源:參考文獻 2

在病例組成方面,寧波全部 191 例病例中有 30 例無症狀感染者,佔比約 15.7%。

然而,2 月份時,中國疾控中心新冠應急響應小組曾發表一篇大樣本研究,選取截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中國內地傳染病報告信息系統中所有 72314 例病例,其中無症狀感染者 889 例,佔比 1.2%。

為什麼寧波研究數據(15.7%)與國家疾控研究數據(1.2%)存在數倍差異?

疫情以來,尤其是 2 月之前,從全國整體範圍來看,資源較為緊張,試劑盒生產力有限,為保證重症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密切接觸者和無症狀感染者很少有機會進行核酸檢測,因此,統計數字相較實際偏低;寧波不是重點疫情爆發地區,其防控壓力與武漢等地相比較輕,資源更加充足,在這種情況下,無症狀患者的檢出比例可能更接近真實水平。

目前,國內疫情防控壓力減輕,試劑盒產能增加,總體檢測能力逐步提高。國家衛健委宣佈自 4 月 1 日起,將在每日疫情通報中公佈無症狀感染者的報告、轉歸和管理情況

綠碼出行真的安全嗎?聚焦無症狀感染者

國家衛健委官網截圖

截至 2020 年 3 月 30 日 24 時,全國累計接受醫學觀察的無症狀感染者為 1541 例,其中境外輸入 205 例。

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無症狀感染者的數字都可能呈現增長狀態。不過,隨著檢測範圍的進一步擴大,無症狀感染者在人群中

所佔的比例也會越來越接近實際情況

致謝:感謝 北京大學醫學博士、知乎醫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方可 對本文作出的貢獻

參考文獻:

1.http://www.nhc.gov.cn/xcs/zhengcwj/202002/573340613ab243b3a7f61df260551dd4.shtml

2.陳奕, 王愛紅, 易波, 丁克琴, 王海波, 王建美, 史宏博, 王思嘉, 許國章. 寧波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密切接觸者感染流行病學特徵分析.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20, 41(0): 0-0

3.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003/718c79c96f3e46409dd49303d41a00ef.shtml

4.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應急響應機制流行病學組.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特徵分析. 中華流行病學雜誌, 2020, 41(2): 145-151

轉載此文目的:讓更多人看到,更多人受益,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