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巴南,來之不易的紅色高鐵

編前語

抓項目就是抓投資,抓項目就是抓發展。市委四屆五次全會以來的這幾年,是巴中實施重大項目數量最多、投資體量最大的幾年。一大批項目落地開花,一個個項目火熱推進,為重構巴中經濟地理版圖、推動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今年是市委確定的“重大項目推進年”,全市上下集中力量,掀起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熱潮。聚焦重大項目一線,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匯聚力量。巴中電視臺從3月31日起推出重磅策劃《鏖戰·重大項目推進年》。這是一條追溯英雄足跡的紅色之路,川陝之間再添飛越天塹彩虹,這是一條催發區域發展勢能經濟之路,高鐵時代即將改變的是通行速度,更是發展維度。《鏖戰·重大項目推進年》即將推出的首個篇章《建好漢巴南 融入高鐵網》5集系列報道,將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鐵路

是巴中幾代人的夢


漢巴南,來之不易的紅色高鐵


秦嶺橫亙、巴山阻隔,“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也因此流傳千年。


時代的發展終將驅動歷史前行,偏居一隅的巴中卻始終未能改變交通瓶頸的桎梏。


2011年12月,我市建成了長約51公里的樂壩至巴中鐵路,結束了巴中沒有鐵路的歷史。然而這條鐵路部分路段設計速度只有30公里,客運列車難以正常開行。


2012年3月23日起,巴中第一列鐵路客運在廣巴鐵路開始運行。但等級低、速度慢,到成都仍需朝發夕至,要9個多小時。而此前,四川多個市州已跨入高鐵時代,但這對巴中而言,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修建漢巴南鐵路,打通出川通道,真正改變巴中區位劣勢也已成為市委市政府的構想!然而,作為全國300多個地市州中一員,巴中既無區位優勢,也無資源稟賦,要想在國家層面獲得支持,難度可想而知。


市委市政府先期謀劃,人大代表寫議案、政協委員提建議,各界人士也通過不同渠道向上反映,大聲疾呼。巴中也先期開展線路方案研究、規劃方案評審以及可研編制工作,在國家發改委、鐵路總公司和省委省政府的傾力支持下,2016年7月,漢巴南鐵路被納入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川陝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至此,漢巴南鐵路從構想變為了藍圖。


但是,漢巴南鐵路的鉅額投資從哪裡來?工程項目何時正式開工建設?這一系列複雜嚴峻的問題,仍然是擺在市委市政府面前難以破解的難題。


沉寂在2017年被打破。2017年9月,市委市政府掀起了第三輪交通大會戰,構建空、鐵、高為骨幹,融入全國、綜合立體的對外大通道。漢巴南鐵路再次納入市委市政府重點攻堅項目。巴中也正式開始了為期3年的合力攻堅。


咬定青山不放鬆。3年間,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既掛帥,又出征,涉及兩省三市協調,他們親自去跑,涉及國家部委、省級部門,他們登門對接。市發改委、市鐵路辦工作人員長期駐守北京、成都,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促成漢巴南鐵路早日開工。


爭取歷經坎坷,投資政策的變化,漢巴南鐵路項目也是險象環生。


幾百億的投資,對巴中而言,無異於天文數字。而省委、省政府對老區修建鐵路的大力支持,無疑給漢巴南鐵路注入了一支強心針。


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在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漢巴南鐵路項目開工建設最終塵埃落定。


2017至2019年的3年裡,相關部門快速完成工程可研、預可研、工可、批覆,在全國高鐵項目、甚至交通建設項目中,堪稱罕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巴中速度”。


2018年5月,漢巴南鐵路公司在巴中註冊。


2018年6月,中國鐵路總公司完成漢巴南鐵路南充至巴中段項目可研報告審查,並出具可行性研究評審報告。


2019年1月3日,取得自然資源部《關於新建漢中至巴中至南充鐵路南充至巴中段建設用地預審意見》。


2019年4月3日,取得省發展改革委《關於新建漢中至巴中至南充鐵路南充至巴中段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


2019年4月17日,漢巴南鐵路開工動員儀式舉行。


十年艱辛,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超前謀劃、超常舉措;離不開國家發改委、鐵路總公司的大力支持;更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特別關心和傾情關懷。


第三輪交通大會戰以來,全市上下攻堅克難,漢巴南鐵路最終玉汝於成。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老區人民發揚“寧願苦幹,不願苦熬”的巴中精神,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把一個個不可能變成了可能,最終迎來開工建設這一歷史性時刻,一條老區人民的“振興路”“致富路”“利民路”即將在巴山蜀水間徐徐展開!


從萌生想法到項目落地,從紙上畫圖到全線開工,漢巴南鐵路堪稱鐵路建設史上的一個奇蹟,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對老區人民的特殊關懷,彰顯了市委市政府的時代擔當,詮釋了新時代的巴中速度、巴中力量、巴中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