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新”換“五心”!秀洲打造文明實踐“百姓之家”

以“五新”換“五心”!秀洲打造文明實踐“百姓之家”

圖片源自視覺中國

洗艾草、和麵、搓麵糰、裹餡……“要把麵糰的洞捏得深,糰子的造型得拔高些,不然蒸的時候會塌下來,和別的糰子粘在一起。”4月1日上午,在油車港鎮池灣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一場“青團送溫暖”志願服務活動正在舉行。

特殊時期,秀洲區“實踐中心——實踐所——實踐站——實踐點”四級聯動,以“五新”換“五心”,即通過“新模式、新團隊、新服務、新力量、新風尚”換百姓的“信心、開心、安心、同心、舒心”,一抹鮮豔的“志願紅”情暖秀洲大地。

眼下正是做青團的好時節。青團是傳統節令食物,滿載著春天的味道。連日來,120個文明實踐站開展了一系列聚人氣、暖民心的文明實踐活動,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文明實踐之路。

在新塍鎮虹橋社區文明實踐站,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和“虹之韻”志願者、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開展了“揉碎春意做青團·慈善敬老揚新風”暨傳承民俗文化為老服務活動。飲食店的退休阿姨當起了技術指導,忙碌了三個小時,200多個圓潤挺拔的青糰子整齊地排列在粽葉墊底的架子上。

經過半小時等待,散發著濃濃艾葉清香和淡淡的糯米香的青糰子出爐。社工和志願者們在社區網格員的帶領下,走進社區孤寡、獨居、特殊空巢老人等家中,送上熱乎乎的青團,和老人說鄰里、拉家常,讓老人充分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慈善敬老”活動是文明實踐站的常態化活動,營造了全社會尊老、愛老、敬老、助老的社會氛圍。“虹之韻”為老服務活動通過近距離接觸,深入瞭解老人們的服務需求,為拓展服務內容、不斷創新提供依據。

秀清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則邀請轄區的商鋪代表、市場監督管理所工作人員、志願者等共同製作青團,並將青團打包好,送給酒店集中醫學觀察人員、一直堅守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及物業人員。

今年,秀洲區以志願服務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載體,通過“線上+線下”的新模式,讓文明實踐在百姓心中更有信心;通過建立新團隊,讓百姓做得開心;通過新服務,構建文明實踐服務集群,讓百姓更安心;有了新力量,樹立新風尚,換取百姓的同心和舒心。

疫情期間,紅鳳凰志願服務隊、炊事班後勤保障隊、銀髮阿婆隊等一支支志願服務隊組建成立。“我們很樂意成為一名志願者,成立新的團隊,我們都做得很開心。”油車港鎮銀髮阿婆隊的隊員表示。

志願者們用愛心溫暖人心,用行動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添彩。他們身上的那一抹紅,是這座城市最溫暖的底色。自新時代文明實踐開展以來,秀洲區著眼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調動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做強實踐品牌,全面提升文明實踐水平,形成了共建共享、融合開放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體系,為推動秀洲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

(原標題《打造聚人聚心的“百姓之家”》,原作者陳曦、朱昱寧。編輯顧雨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