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一些地方具備一切機械化養蜂的條件,為何養蜂卻難以機械化?

姚雅君


還不能說國內具備養蜂機械化的一切條件吧!就算是村村通路,能實現機械化也非易事。



首先,資金投入一般蜂農是承受不起的。

如果是傳統養蜂,擱些蜂箱蜂桶就可以養,投入不大,家家都可以嘗試養蜂。但如果是機械化養蜂,投入就會很大很大了。

既然是機械化養蜂,那蜂群數量就得幾百以上。這幾百群蜂所需要的蜂箱蜂具等就得好幾萬,如果是買蜂就得數十萬。


然後就要有養蜂車,這是機械化的第一步。最便宜的養蜂車也得上十萬,幾十萬,近百萬的也不是稀奇。

還得取蜜罐裝流水線,這一套設備起碼得幾十萬以上。

這幾樣最基本的養蜂機械設備,有幾個蜂農能買得起?有幾個人敢買?

中國蜂業能否實現機械化,個人是很難辦到的啊!必須把養蜂當作開公司辦企業,有專門的人才和資金投入才可以。

可是目前,生產蜂蜜的人是難賺錢的,賣蜂蜜的才能發財(真蜂蜜假蜂蜜都可以)。誰敢投身現代化養蜂業?誰願意砸錢冒險呢?


追花精靈


眾所周知,國內飼養蜜蜂的數量目前全球第一,蜂產品產量也是全球第一,尤其是蜂王漿的產量,佔到了全球的90%以上,但是中國的養蜂形式又與西方國家有著顯著區別,那就是機械化程度低,人均養蜂數量少,養蜂人群多,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導致我國養蜂數量和規模都名列世界前模,但是銷售價格卻非常低。

關注蜂部落的朋友可能都看過蜂部落對新西蘭蜂場的採訪,從採訪中我們不難發現,要說技術,我國的精細化養蜂技術並不比西方國家差,要說機械化養蜂,我國目前完全具備這樣的條件,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機械化養蜂萬事俱備,為何就難以上道?

一、粗放養殖與精細化養殖

蜂部落認為,我們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明白兩個概念,那就是粗放養殖和精細化養殖。

粗放養殖:粗放養殖是目前西方國家正在使用的養殖方法,方法是大面積少量的飼養蜜蜂,以大型公司流水線形式飼養,養蜂人與上班人員沒有差別,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檢查蜂群頻率低,飼養規模巨大,一般以數千箱蜜蜂養殖為標準。

精細化養殖:精細化養殖是我國目前養蜂的主要形式,主要以家庭養殖為主,對於蜂群佈局沒有嚴格要求,一般一個家庭養蜂100箱左右,上規模的家庭養蜂以專職形式為主,沒有朝九晚五的上班制度,時間自由安排,檢查蜂群頻繁,沒有形成公司形式的飼養方式,養蜂人有別於一般上班人群。

二、技術對比

要說技術,其實精細化養殖技術相比粗放養殖技術,技術要求更高,也就是說,我國的養蜂技術並不比國外的粗放化養殖差。在用藥方面,國外要求更高,對蜂藥的管理更加規範,相對來說我國略有不足,但是這是可以解決的問題,無非就是提高蜜蜂用藥的規範和標準。

三、我國蜜蜂機械化養殖究竟缺了什麼?

第一:權威

雖然我國關於養蜂的相關組織和部門很多,但是沒有一個組織或者部門是能夠真正令消費者可以認可的。很顯然,雖然我國的蜂產品多種多樣,但是最終產量最大的還是蜂蜜與蜂王漿,由於蜂王漿造假困難,個人消費偏低,主要以出口為主,蜂王漿屬於蜜蜂的分泌物,質量上相當統一,無法改變質量,所以我國的蜂王漿銷售上一直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除了蜂王漿以外,蜂蜜的是我國另一蜂產品的主要來源,但是蜂蜜的質量上問題就多了,養蜂人的問題是一個,檢測標準又是一個問題,但是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目前西方國家的蜂蜜檢測標準以美國的FDA檢測標準為標準,我們直接以這個標準為標準就蜂蜜質量問題就解決了。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目前國內的哪個組織或者部門能夠證明蜂蜜的檢測標準是遵循美國FDA檢測標準的?

我國的蜂蜜並不缺少市場,大量的進口蜂蜜在我國大量銷售就是很好的例子,而來自西方國家的蜂蜜幾乎都是以美國FDA檢測標準為準的。蜂部落在採訪新西蘭蜂場的蜂友的時候得知,新西蘭蜂場的蜜蜂都是註冊在新西蘭一家大型蜂業公司旗下,而這家公司就是權威,消費者信服,但是在我國就缺少這樣一個機構或者組織。

第二:思想

國內蜜蜂的精細化養殖以家庭為單位,很多養蜂人不願意將技術分享,大型蜂業公司沒有將機械化養殖流水線形式運營,最多的就是將蜂產品的運營進行了細分,銷售蜂具的就銷售蜂具,銷售蜂蜜的就銷售蜂蜜,沒有形成產業鏈,各個蜂業公司各自為陣,飼養還是難以機械化。

第三:安全問題

國外機械化養殖以粗放式養殖為主,一般一個蜂場蜜蜂數量在十幾二十群左右,多的也就30來群,大面積投放,檢查頻率低的時候可以達到幾個月檢查一次,而我國的稱得上蜂農的養蜂規模都在100群以上,全天24小時監管,幾乎每天檢查。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是我們現在無法做到的,那就是

將數十箱蜜蜂放在野外幾個月不守候,目前國內難以做到。

第四:工作精細化問題

西方國家的養殖方式將工作精細化,講究專人做專事,他們將養蜂過程分為蜂群檢查部門、蜜蜂研究部門、育王部門、交尾部門、取蜜部門等等,而我國目前的是一家人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其實對於這點來說,如果公司化運作,在我國還是能夠做到的。

四、機械化養蜂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一:權威

還是上面的問題,根據新西蘭蜂場蜂友的介紹,西方國家擁有能夠讓消費者信服的蜂業機構組織,雖然我國雖然蜂業機構組織多,但是能夠真正讓消費者認可的沒有,就算打上了某機構認證或者檢測的蜂蜜,消費者對該機構瞭解不夠,並不清楚檢測的標準是什麼。

第二:安全

粗放養殖的核心是無人看守,而大量的蜜蜂散在野外,這個安全沒有保障。

第三:優惠

目前我國給農產品的運輸上有了很大的優惠,最為顯著的是高速免費,但是這種免費僅限於農產品的運輸,除了運輸農產品之外,其它時間的車輛高速不免費,如果實行粗放養殖,油耗對於蜂業公司來說是一筆巨大的消耗,高速過路費也是一筆巨大的消耗,所以是不是能夠放寬蜂業公司的其它車輛過路費免費是一個問題,比如粗放式養殖,大型蜂業公司多地區建立基地,必然涉及大量過路費,這個費用造成蜂業公司負擔過重。

五、後記

如今國內蜂蜜市場越來越混亂,很多朋友會說是不是蜂蜜行業已經走到了盡頭?其實恰恰相反,蜂蜜市場的混亂並沒有導致蜂蜜無法銷售,導致的是大量的國外蜂蜜在國內暢銷,這充分說明了我國的蜂蜜市場並沒有減少,反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調高,社會對蜂蜜的需求越來越大。這樣的結果只會導致專業的公司進行投入,加速蜜蜂養殖業的規範化管理。所以在蜂部落看來,蜂業市場的混亂,並不會加速蜂業產業的衰退,反而是一種蜂業新形態的開始,而這種新形態,會加速蜂業規範化的產生。


蜂部落


中國蜂業機械化的難度,延續著中國農業機械化的艱難,大致由三個方面決定的。

首先,養蜂業的政策影響最大。機械化存在的條件,是基於運輸交通規費,中國養蜂人還沒有真正享受到宋心仿老師爭取到的“養蜂車高速免費的”綠色通道政策(一些地方高速公路使用各種藉口違規收費),2018年中下旬就因為“非洲豬瘟”疫情,先是要“檢疫證”才免費,後擴大到很多省市直接取消運蜂的“綠色通道”,無形之中,過路費加重養蜂人沉重經濟負擔。

其次,蜂產品價格和聲譽受到鉗制發展。近年來,由於個別被高額新型保健品返利趨勢進行道德綁架的醫生、專家等社會名人,肆意攻擊抹黑蜂產品健康價值,直接導致蜂產品價格日趨艱難,消費者心裡杯弓蛇影,真的蜂蜜都不敢購買。蜂農收入下降,生存都出現問題,如何敢想養蜂機械化了。

最後,現有養蜂模式影響發展滯緩。跟西方成片、一個團隊管理成千上萬箱蜂相比,我們的現狀,基本上都是一個人管理一個蜂場,有的是夫妻兩人,零散的勞動分散和蜂場設置,導致機械化使用成本增加。沒有哪一家蜂場願意拖著一個吊車跟著到處轉場卸蜂箱,油費都不夠。

總而言之,我國雖然是世界第一養蜂大國,但不是養蜂強國,西方養蜂是種享受職業,叫“養蜂家”,我國養蜂人大多因為辛苦,不同程度患有肩頸腰疾病,叫“蜂農”。但是,雖然目前蜂業機械化還有一段較遠進程,但是終究會來的,因為社會進步只會向前,就看誰解決了這些問題,中國養蜂人的幸福日子就來了。


蜂盟吳先生


首先,養蜂大多為農民,投資太大!效益不高!人工相對低!下游產業待開發和延深(比如各種農作物的授粉等),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幸福蜜園V13754700868


所有產業都要面對一個(賣)字,要實現養蜂機械化,就要有個產銷一條龍的團隊才行,不是產出大量好蜜才賣一萬幾千元一噸,收購商見豐收量大還要砍價,再說受粉業務只能針對大農場,在農村一家一戶的誰給你受粉費,人太多也是不能機械化的原因。


業餘養蜂中


沒有蜜蜂,世界只能生存4年,這是必然規律,


鄉村唐老丁


現在養蜂人中年紀相對偏大,養蜂苦,勞動強度大,對工作責任心要求高,人們對養蜂業普遍不理解,養蜂人社會地位低,養蜂屬於農業,養蜂人屬於農民,這些成了年輕人對養蜂望而卻步,不願意接手的主因。現在的年輕人更願意去城裡打工。


楊玉梅394


說到底還是,中國現在的養蜂業,仍然還是一個弱勢行業。

養蜂者收入少,利潤低,且辛苦,青年人大多不願意進入,僅靠一批中老年人維持養蜂,所以要想實現機械化養蜂難度確實是大。


丁運忠養蜂場


養蜂工序簡單且條件趨於天然,這個行業完全不具備機械化發展的潛力。莫非要蜜蜂採種的花的蜜然後對蜜蜂進行一隻只的登記造冊。一個完全不會向機械化發展的行業。


光陰走馬


養蜂業岌岌可危,勢必來一場變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