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张仪、范睢、吕不韦等秦国名相为什么都没有好下场?

作者烛鸣


中国历史上的名相能够善终者少之又少,总结一句:要出成绩就难免要得罪人。


就如商鞅变法,侵害了保守贵族的利益,导致最后被车裂而亡,成为政治牺牲品。又如吕不韦,在被秦始皇流放途中自尽而亡。张仪和范睢算是四个人当中晚年较好的,张仪逃出秦出任魏国宰相,后正常死亡;范睢举荐蔡泽,后病死于封地。


政治上,如何功成身退是一门学问。秦国几位名相,唯有张仪和范睢过了这个坎儿。难道他们不是国家功臣吗?不值得拥有安详的晚年吗?他们确实是秦国壮大发展路上的大功臣,尤其是商鞅建立了秦的法治体制,使秦迅速的强大起来。


但是,政治掺杂了更多的权力斗争,已经不能够以单纯的贡献或个人喜爱来评估。中国有句古话,叫“顺者昌,逆者亡”,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高覃


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氛围造成的,总结起来2点:

一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除非你是当权的绝对一把手,不然很难逃脱“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二 中国历史传统是个集权的社会,权利是一切的中心。这些人动了别人的奶酪,尤其是权贵们的奶酪,当支持他的当权者倒台后,那些被动过奶酪的人会向疯狗一样的扑过来,吃掉他们。比如商鞅变法就是动了太多权贵的奶酪,导致自己惨死。



80后还在路上


首先秦早起没有相之职位,商鞅官拜大良造!后来秦制变革设立三公九卿制度,丞相位列三公,为最高行政长官,辅助秦王处理政务。

商鞅



商鞅被秦惠王行“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而死。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卫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为左庶长,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为主要内容的变法。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商鞅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

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

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结果: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继位。变法侵犯了贵族们的利益,因之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商鞅失去变法的强有力支持者,商鞅有口难辩,只得逃亡。最后,商鞅在秦军追捕中毙命,只落得个“车裂”的下场。但变法得以继续实行下去。

张仪



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因为张仪的纵横论使得秦国少打了很多仗,商鞅变法后秦国有以军功论升迁的条例,这样一来自然就触怒了军队的人,秦武王有是自军中起来的,自然不喜欢他,所以继位没几天就把他免了,赶去了魏国,任用自己的老师甘茂。而张仪到魏国以后又被授宰相位,但是没过两年,就病死了。应该是积郁成疾。

范睢



一代秦相范雎,他学富五车,睚眦必报,更受到秦昭王的无限的宠信。在秦国,范雎可以说是一个十分了不得的人物,他以魏国罪臣的身份投奔秦国,没有任何身份背景的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得到了秦昭王的器重,从无任何官职,到客卿,再到秦国丞相。不过,历史上对范雎的评价却褒贬不一,即使他有很多的功劳在身,有很好的谋略,但是他的人品和性格却不是很招人喜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到底是怎么把自己作死的! 首先,范雎是个有抱负有理想的三五青年,无背景、无钱财、无官职,这样的他只是魏国大夫须贾的众多门客中的一员。春秋战国时期,世家贵族之间兴起了一股在府中豢养门客的风潮,例如战国四公子春申君、孟尝君、信陵君、昌平君,他们都是以门客众多而出名的。那时候,但凡是家里有一些钱财或者权力的人,都喜欢养一些门客。须贾府中门客算一般多吧,范雎就是其中一个。

范雎看人的眼光不怎么样,除了选择主子这件事,还可以体现在他的朋友和恩人王稽。郑安平是范雎的好友,在魏国的时候,郑安平帮助范雎逃过魏王的杀害,还将范雎举荐给了王稽。在这一点上,郑安平做得很够义气,但是范雎和郑安平待的时间也有很多年了,他们交情深厚,他应该明白郑安平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能力到底如何。当初是他向秦昭王举荐郑安平为秦国的大将,可是郑安平却打不过赵军。打不过就算了,士可杀不可辱,宁可死在战场上也绝不向敌人妥协,这才是男儿本色,可是郑安平却投降于敌军,狠狠的打了秦昭王一个耳光。


再来说说王稽这个人,王稽也是范雎的恩人之一,当初也正是因为王稽的不嫌弃,将范雎带回了秦国,还为范雎提供秦昭王的信息,帮助范雎见到了秦昭王。范雎因为这些恩情,自然就会对王稽好一点,做点事情报答王稽也是可以理解的。从魏国来到秦国的几年时间,范雎和王稽经常在一起,他就住在王稽的家里,对王稽的为人应该也很清楚。他向秦昭王保举了王稽做河东守,结果呢,结果王稽通敌叛国了。

再说一说范雎自己吧,他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秦昭王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然要有所取舍,可是范雎什么方法不用,竟然提出了让秦国太子质于魏的想法。既然他提出了这个方法,那就应该料想到赵国必然会破坏秦国和魏国的结盟,而赵国破坏结盟的办法就是伤害秦国太子。他本该告诉秦王加派人手保护秦太子,可是他没有这样做,他自私的性格根本没有让他真心为秦昭王考虑。秦昭王痛失爱子,之后又因为范雎的收回王权之策,逼得自己母亲绝食而死,秦昭王连番遭受亲人离世的打击,全都是因为范雎。

范雎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善妒,这个人受不了被人忽视,受不了别人抢走他的风头,希望所有人都围着自己转。就是因为这一点,他不顾前方战事的具体情形,蛊惑秦昭王将白起召回,给了赵国反扑的机会,还诬陷白起,逼得白起自杀。 秦昭王因为范雎失去了儿子、母亲和白起,更因为范雎让前线无数的秦国将士们丧命。范雎推荐的两个人都背叛了秦国,秦昭王自然会怀疑范雎的居心。因为秦昭王不再相信自己,范雎辞去了丞相之位,回到封地,病死了。

吕不韦



第一,立异人为嫡嗣,稳定了秦王室。异人的爷爷秦昭王是一个执政50多年的老国王,父亲安国君是一个50多岁的老太子,安国君有20多个儿子,却迟迟没有确立嫡嗣,王室的此种状况潜伏着极大的不安因素,一旦儿子们为争夺王位发生争斗,将会导致秦国内乱,甚至使秦国形势发生逆转。吕不韦通过游说秦国,打通关节,说动了华阳夫人并由她说服了安国君,确立异人为嫡嗣。吕不韦此举虽然具有政治投机的目的,但立异人为嫡嗣稳定了秦王室,使秦王去世后王室没有发生内乱,加之吕不韦以丞相职位辅佐异人,把握朝政,使秦国在秦昭王、安国君死后没有停步,继续发展,维持了对东方六国的高压态势,加快了统一六国的步伐。从这个角度看,吕不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有贡献的。 第二,对外战争讲究计谋,避免硬仗、恶战。一部战国史,从始至终战争不绝,一场大战伤亡的人数往往在数十万以上。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国战俘竟有40万人被坑杀!此战是古往今来最惨烈的战争之一。当时吕不韦正在邯郸,亲历了战争给赵国造成的创伤。他在秦国执政后反对在战争中大规模屠杀。他提出了兴“义兵”的思想,所谓义兵,就是“兵入于敌之境,则民知所庇矣,黔首知不死矣。至于都国之郊,不虐五谷,不掘坟墓,不伐树木,不烧积聚,不焚室屋,不取六畜,得民虏而归之”。 应该说,吕不韦的战争观是进步的,他在执政中尽量避免硬碰硬的战争,以减少损失。前247年,东方五国联合抗秦,吕不韦设计将联军首领信陵君和魏王的关系搞坏,信陵君被撤职,联军遂告瓦解。 第三,组织门客编著《吕氏春秋》。这是吕不韦执政期间所做的一件大事。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吕氏春秋》被列为杂家,其实,这个“杂”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兼收并蓄,博采众家之长,用自己的主导思想将其贯穿。这部书以黄老思想为中心,“兼儒墨,合名法”,提倡在君主集权下实行无为而治,顺其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用这一思想治理国家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使百姓获得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发展非常有利。 吕不韦编著《吕氏春秋》既是他的治国纲领,又给即将亲政的嬴政提供了执政的借鉴。可惜,由于吕不韦个人的过失,使嬴政对这部书弃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吕氏春秋》的价值逐渐为后人领悟,成为了解战国诸子思想的重要资料。 说起吕不韦的过,莫过于他在处理和赵姬的关系上不干净利落,一刀两断,以致一错再错,酿成大祸。本来,当年他把赵姬送给了异人,异人称王,赵姬为王后,身为丞相的吕不韦就应彻底了结与赵姬的情缘,各得其所,相安无事。哪知他对赵姬还一往情深,赵姬对他亦恋恋不舍。尤其异人死后,赵姬守寡,两人更如干柴遇烈火,甚至光天化日,肆无忌惮!这让日渐懂事的嬴政怎么看?这让朝廷官员、民间百姓怎么看?精明的吕不韦后来也发现自己已经引火烧身,“恐觉祸及己”,主动停止了和太后的往来,但是他又推荐大阴人嫪毐,结果引狼入室,一错再错,终于落得灭顶之灾。 纵观吕不韦的一生,他没有在治国的大政方针上出现失误,是从政的高手;却在情感的小圈子里丧失理性,迷失方向,导致身败名裂,令人深思。


贪恋长安韵



继续做愤青


所谓名相,一定是有方法和政策使国家富强,攻城掠地。那么问题来了,好政策就是重新洗牌,会牺牲某些人的既得利益,打仗也会消耗国力。一旦受损方撑权就必定报服而重新洗牌。消灭始作俑者,树立威信,推行自己的新政策。所以,从历史上看,打破陈规的改革者即变法者,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








順勢而爲


自古以来权臣没有好下场,都是一个规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就是亘古不变的一个定律。因为任务完成了,不需要你了。你的功劳太大功高镇主,留着你不安全,所以你得死。

其实这条路他们也能够预判到,能作为秦国的丞相也是站在金字塔顶端了,对于们来说,这辈子已经值得了。

我们就看看商鞅是怎么死的?商鞅在秦国这些丞相当中,我感觉他是居首功的。没有商鞅的变法,就没有秦国的强大。正是商鞅的变法,让秦国迅速崛起,为日后秦国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孝公死后,他知道没有了依靠,他必须得死。

为什么他必须得死呢?

第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得罪了太多人,尤其是秦国的老士族,以甘龙为首的太痛恨他。因为要改革,肯定得触碰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孝公去世后他们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第二点就是功高震主,由于商鞅变法在秦国大获成功。秦国的国力日益强盛,老百姓都尊称商鞅为商君,威望很高。秦惠文王嬴驷上台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商鞅也必须得死。

张仪。张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多次深入敌国,为了秦国的利益,把其他国家骗得团团转。可以说,为了秦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他国家,尤其是楚国痛恨他,当秦惠文王去世后,张仪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荣光。

范雎。现在有一个词叫做瑕疵必报,说的就是范雎。我们不是说他是小人瑕疵必报,我们要看到他受的什么苦什么罪。当年在魏国的时候,被别人陷害,差点就死了,幸好被别人救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凭着他一生的才华,侥幸去了秦国,被封为丞相。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的战略,对秦国的扩张吞并起了很大的作用。当然他也有他的不足,由于他嫉妒白起,设计杀了白起。后面郑安平的叛变,也牵累了范雎。

吕不韦。关于吕不韦的传说就太多了,最大一个未解之谜就是说他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历史上的吕不韦,最早期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他发现当一个商人赚的钱有限,最大的一次投注就是押宝于秦国公子赢异人。他成功了,当然作过程中,他也付出了所有。可以说是倾其所有,善尽家财,把自己的爱姬赵姬送给异人,自己还差点丢了性命。所幸赢异人后面当了秦王,吕不韦也就当了丞相,从此之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由于嬴政的迅速长大,根本容不了其他人在秦国把持朝政,也就加速了吕不韦的灭亡。

其实历史上这些例子都是因为权力的斗争,在斗争的过程当中,为了夺得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不管前面是谁?有多大的贡献,一旦用不到你的时候,你就成为了绊脚石,那必须会除掉。所以他们四个人下场,也就不难理解,可能他们自己也预料到会有这样的下场。但人生短暂,能爬到如此高位的又寥寥无几,所以说也算是相互成就。既然是斗争,势必有所牺牲,这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孝公渠梁


商鞅因为得罪了权贵,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而当时的统治者还离不贵族勋贵,因商鞅只有死才能平息贵族们的怒火。张仪在各国眼里就是一根搅食棍,然而这根搅食棍在赢驷手里却成了利剑,一把可以把列国搞得四分五裂的利剑,然而利剑用完也只能把他收回,因为利剑还不够力不足于砍平东方六国。范睢却却实实真小人,为了自已的利益也要让君主背上剎功臣的恶名,结局能好吗?吕不韦是个商界精英,政治家,通常政治家都是赌徒,他赌中了不过赌注太大,是万里江山,没有一个皇帝能容忍后人会议论他的皇位来路不正,在说吕不韦劳高震主还不知进退,写本书都要著名是他家的,要知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做臣子要低调,不然离死也就不远了。


深圳汤三



简而言之,功劳太大了,不一定是震主,至少让新的主子不好发挥权威。商鞅把老贵族得罪光了,孝公一死,他必须死。范雎为了报达他的举荐人,郑安平和王稽,拜相后不断提携此二人,没想到,这俩家伙都投降别国了,这样,按秦律,范雎必须死,这个没话说。吕不韦如日中天,始皇上位之后,把他赶回家,居然登门拜访的各国宾客络绎不绝,这还了得!于是,始皇打算下狠手,不韦还是厉害,与其被你折磨死,不如自己死,于是自杀。

至于张仪,下场我觉得还是不错的。他一看秦武王不待见自己,主动辞职,到魏国去当宰相了,一直当到死,挺不错


衣赐履和金大妞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几个都是相国,都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在自己实施政策的时候,肯定会触怒某个团体的利益,这样会有很大的矛盾,当君王在的时候,还可以护着他们,一旦君王驾崩,这些团体便会立马发难,而新君王为了平息众怒,也自己为了立威,一般都是处决这些相国,所以在矛盾的发展中,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