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吐絮期遇到下雨该怎么办?

雾都山客


大家好,我是牧豆人,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

棉花吐絮期遇到下雨可不是什么好事,它严重影响棉花的吐絮,容易出现烂铃,棉花黄叶烂根的现象。下面我给大家讲解棉花吐絮期遇到下雨的拯救方法。


  1. 不管雨势大小,我们都要及时把积水派出田外。如果田里没有发现积水,而土壤湿度较大,我们也要挖沟通风,降低田里湿度。雨水过后要培土,防止出现棉花倒伏的现象。

  2. 我们也可以让棉花提前吐絮,例如乙烯利催熟。我们要注意一点,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就按照一定比例把乙烯利和水混合起来,随配随用,但是不能和碱性溶液一起使用。如果不需要使用,就妥善保管好乙烯利药剂,这样可以保持乙烯利的药效。

  3. 棉花吐絮期遇到下雨也会增加棉花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例如棉铃虫和棉花黄枯萎病。在下雨时候,要多加检查棉花是否出现病虫害,有就使用杀虫剂杀菌剂进行消灭,没有就喷洒适量药剂进行预防。

  4. 棉花吐絮期遇到下雨,会导致棉花的枝条叠在一起,然后出现部分区域不通风,光照条件差,容易造成棉铃腐烂,因此我们在下雨后要改善棉花通风与光照条件。已经出现的腐烂棉铃我们要及时摘除,已经枯萎的叶和枝条也要修剪。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牧豆人


您好,我是农艺师鲁召军,很高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

棉花在种植过程中,保花保蕾是其主要工作,此外,吐絮期对棉花来说是异常重要的时期,众所周知,棉花害怕雨水,棉花吐絮期最怕碰到下雨,那么,棉花雨天吐絮怎么办?下雨天棉花吐絮有哪些补救措施呢?

棉花吐絮期的特点

一、吐絮期的生育特点和丰产长相棉花进入吐絮期,营养生长逐渐停止,逐步进入完全生殖生长时期,叶色由下而上陆续衰老变黄,光合能力降低,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棉株下部棉铃陆续吐絮,中上部棉铃继续发育,是增加铃重、提高衣分和纤维品质的重要时期。此期如逢阴雨常引起烂铃,如遇干旱则降低铃重和纤维品质。

高产棉花吐絮期的长相应是:早熟不早衰,要求是棉株下部吐絮,上部继续开花,晚蕾很少,北方到8月下旬或9月初开始断花。生长健壮的棉花,顶部果枝平伸,果枝长20~30厘米,有大蕾3~4个,如果顶部果枝伸得过长,向上生长,赘芽丛生,断花过晚是旺长和贪青晚熟的表现。吐絮初期叶面积系数保持在2.5左右,并缓缓下降,如叶面积过大,易造成田间密闭,延迟吐絮;相反易引起早衰,降低铃重。吐絮期理想的长相标准是:密度合理,伏桃满腰,秋桃盖顶,铃大、烂铃少,吐絮畅、不早衰,每亩4万~5万个果枝,亩成铃5万~8万个。

二、吐絮期生产上的主要矛盾一是早衰,二是贪青晚熟,三是病虫危害。棉花进入吐絮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是:天气晴朗,阳光充足,空气湿度较低,气温在20℃以上,这样有利于棉花发育和吐絮。但也常因秋吊,干旱严重,由于土壤水分不足,根系吸收水分、叶片光合作用受阻,迫使中下部铃吐絮过早,上部幼龄停止生长,特别是当初霜来得过早时,种子和纤维不能正常成熟,造成减产;也有的年份遇到秋雨连绵,由于低温、高湿、寡照而引起烂铃;还有的因播种晚、品种生育期长、氮肥施用过量等原因造成贪青晚熟等。吐絮期棉花病虫往往成爆发性危害。

三、吐絮期的田间管理吐絮期的田间管理主攻方向是促早熟防早衰。要求做到保根、保叶、保桃,增铃重、增衣分、防烂铃,保早熟,加快吐絮,确保增产增收。

下雨天棉花吐絮补救措施

方法一、及时排涝防止棉花倒伏:

因为八九月正值棉花吐絮期,如有些地方法降雨较多,应对有积水的棉田,雨后要及时将棉田积水排除田外,防止涝害造成的棉株黄叶、烂根;

对于田间虽无积水,但土质黏重、出现渍涝的棉田,可在棉花大行内挖沟渗水,降低棉田表层的湿度,改善棉田生长环境。大雨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培土,可防止棉花倒伏。对铃期40天以上、铃壳已褪色、变黄或者开始长有黑斑的下部烂铃要及时摘拾,用1%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晾晒,可获得吐絮较好的籽棉。

方法三、对棉花进行根外追肥防早衰:

棉花生长后期根系活力减弱,吸肥能力降低,棉花后期易早衰,采取根外追肥效果更佳。每亩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2%氯化钾与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1%尿素混合液50~60公斤,喷雾均匀,间隔7天左右一次,连喷3次,对防早衰、增铃重、促多结秋桃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因水渍缺肥棉田,效果更为明显。喷施时间在下午4点后或阴天时进行。

方法四、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如连续阴雨,气温较低,极易导致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枯黄萎病、烂铃、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烟粉虱(亦称棉粉虱)等病虫害发生。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结合棉花防早衰,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及早预防。

对棉花枯黄萎病、棉花烂铃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乙蒜素水剂1000倍液与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复配,均匀喷雾防治。对于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等可采用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对于烟粉虱可用黄板诱杀或用10%吡虫啉10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防治。

方法五、喷乙烯利促棉花及时吐絮:

晚熟或秋桃比例大的棉田,霜前不能正常成熟和顺畅吐絮,适时适量喷施乙烯利,可使棉铃提早吐絮,提高产量和品质。

使用乙烯利催熟不宜过早,一般在10月上旬,选日最高气温在20℃以上的晴天,每亩用40%乙烯利水剂150~200毫升,对水50公斤,对棉株全株喷洒,重点喷在上部晚秋桃上,可促进早熟,减少烂铃。为了保证药效,应当随配随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喷用。





鲁召军


棉农辛苦忙了一季,好不容易到了棉花吐絮期,最怕的就是在这个时间段遇上下雨。因为棉花吐絮期下雨是非常不利于棉花的正常吐絮,下面小编整理了五个针对棉花吐絮期下雨的管理方法,以下详细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

1、及时排涝防止棉花倒伏

因为八九月正值棉花吐絮期,如有些地方法降雨较多,应对有积水的棉田,雨后要及时将棉田积水排除田外,防止涝害造成的棉株黄叶、烂根;

对于田间虽无积水,但土质黏重、出现渍涝的棉田,可在棉花大行内挖沟渗水,降低棉田表层的湿度,改善棉田生长环境。大雨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培土,可防止棉花倒伏。

2、喷乙烯利促棉花及时吐絮

晚熟或秋桃比例大的棉田,霜前不能正常成熟和顺畅吐絮,适时适量喷施乙烯利,可使棉铃提早吐絮,提高产量和品质。

使用乙烯利催熟不宜过早,一般在10月上旬,选日最高气温在20℃以上的晴天,每亩用40%乙烯利水剂150~200毫升,对水50公斤,对棉株全株喷洒,重点喷在上部晚秋桃上,可促进早熟,减少烂铃。为了保证药效,应当随配随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喷用。

 3、对棉花进行根外追肥防早衰

棉花生长后期根系活力减弱,吸肥能力降低,棉花后期易早衰,采取根外追肥效果更佳。每亩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2%氯化钾与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1%尿素混合液50~60公斤,喷雾均匀,间隔7天左右一次,连喷3次,对防早衰、增铃重、促多结秋桃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因水渍缺肥棉田,效果更为明显。喷施时间在下午4点后或阴天时进行。

 4、及时整理棉花枝条防止烂铃

雨后棉田湿度大,如棉花枝叶郁闭,易造成中下层棉铃发黑腐烂。“立秋”后的蕾、“白露”后的花、赘芽、空枝和黄老叶,也应及早除去,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烂铃。

对铃期40天以上、铃壳已褪色、变黄或者开始长有黑斑的下部烂铃要及时摘拾,用1%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晾晒,可获得吐絮较好的籽棉。

 5、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如连续阴雨,气温较低,极易导致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枯黄萎病、烂铃、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烟粉虱(亦称棉粉虱)等病虫害发生。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结合棉花防早衰,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及早预防。

对棉花枯黄萎病、棉花烂铃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乙蒜素水剂1000倍液与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复配,均匀喷雾防治。

对于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等可采用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对于烟粉虱可用黄板诱杀或用10%吡虫啉10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防治。


二宝妈咪5


棉花吐絮时,遇到下雨怎么办,我来回答这个问题・_・

山东菏泽市是种植棉花的基地,属于北方地区,棉花从五月份种植,麦子出穗时,在麦子拢里开始刨坑人工丢种子,半个月左右发芽出苗,长到十几公分时,天气热,地里旱,还得浇地,松土,施肥,有的叶面看到有洞,还得打农药,防止虫吃叶子,整个过程很漫长,还得掰叉,棉花是最累的一种农活,每天忙碌就是几次掰叉,防止叉太多,不接棉桃。

到了七月份,就是棉花开花接棉桃时候,雨水比较勤,有的开花后一下雨把花淋掉了,就没有结果实。

八月份就是最关键时刻,棉桃通过太阳光,晒的慢慢长开,吐出白白的棉絮,白花花的,这时候如果下雨,导致棉花淋湿后,会发黑,价格买不上去,一般天气不好,就会赶紧拾棉花,棉花拾回家,还是湿的,要放屋顶晾晒,不晒就捂起来,会发黑,种什么庄稼,结果实时,最怕就是下雨,一年最关键时候,导致减产严重,买不好价格。

很多人都不愿意种地,能出去打工挣钱,挣得都是血汗钱,但是种地有时候赔的连本带利都搭进去。


大欣小欣


一、及时排涝防止棉花倒伏:

因为八九月正值棉花吐絮期,如有些地方法降雨较多,应对有积水的棉田,雨后要及时将棉田积水排除田外,防止涝害造成的棉株黄叶、烂根;

对于田间虽无积水,但土质黏重、出现渍涝的棉田,可在棉花大行内挖沟渗水,降低棉田表层的湿度,改善棉田生长环境。大雨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培土,可防止棉花倒伏。

二、及时整理棉花枝条防止烂铃:

雨后棉田湿度大,如棉花枝叶郁闭,易造成中下层棉铃发黑腐烂。“立秋”后的蕾、“白露”后的花、赘芽、空枝和黄老叶,也应及早除去,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烂铃。

对铃期40天以上、铃壳已褪色、变黄或者开始长有黑斑的下部烂铃要及时摘拾,用1%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晾晒,可获得吐絮较好的籽棉。

三、对棉花进行根外追肥防早衰:

棉花生长后期根系活力减弱,吸肥能力降低,棉花后期易早衰,采取根外追肥效果更佳。每亩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2%氯化钾与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1%尿素混合液50~60公斤,喷雾均匀,间隔7天左右一次,连喷3次,对防早衰、增铃重、促多结秋桃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因水渍缺肥棉田,效果更为明显。喷施时间在下午4点后或阴天时进行。

四、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如连续阴雨,气温较低,极易导致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枯黄萎病、烂铃、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烟粉虱(亦称棉粉虱)等病虫害发生。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结合棉花防早衰,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及早预防。

对棉花枯黄萎病、棉花烂铃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乙蒜素水剂1000倍液与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复配,均匀喷雾防治。

对于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等可采用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对于烟粉虱可用黄板诱杀或用10%吡虫啉10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防治。

五、喷乙烯利促棉花及时吐絮:

晚熟或秋桃比例大的棉田,霜前不能正常成熟和顺畅吐絮,适时适量喷施乙烯利,可使棉铃提早吐絮,提高产量和品质。

使用乙烯利催熟不宜过早,一般在10月上旬,选日最高气温在20℃以上的晴天,每亩用40%乙烯利水剂150~200毫升,对水50公斤,对棉株全株喷洒,重点喷在上部晚秋桃上,可促进早熟,减少烂铃。为了保证药效,应当随配随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喷用。








饶塘湾明哥


种植棉花是有技术的,种植棉花间距、株距

不要太密,太密了不利于通风,首先苗期要做到控苗,不要长势太旺,勤于修剪侧枝,现蕾期要注重蚜虫的管理,桃期要适当施肥,浇水,做到棉花地里下雨不要积水,以免雨后蒸雨水落棉桃,要勤于管理会有好的收成,


维名真白


1、及时排涝防止棉花倒伏

因为八九月正值棉花吐絮期,如有些地方法降雨较多,应对有积水的棉田,雨后要及时将棉田积水排除田外,防止涝害造成的棉株黄叶、烂根;

对于田间虽无积水,但土质黏重、出现渍涝的棉田,可在棉花大行内挖沟渗水,降低棉田表层的湿度,改善棉田生长环境。大雨后一定要及时进行培土,可防止棉花倒伏。

2、喷乙烯利促棉花及时吐絮

晚熟或秋桃比例大的棉田,霜前不能正常成熟和顺畅吐絮,适时适量喷施乙烯利,可使棉铃提早吐絮,提高产量和品质。

使用乙烯利催熟不宜过早,一般在10月上旬,选日最高气温在20℃以上的晴天,每亩用40%乙烯利水剂150~200毫升,对水50公斤,对棉株全株喷洒,重点喷在上部晚秋桃上,可促进早熟,减少烂铃。为了保证药效,应当随配随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喷用。

 3、对棉花进行根外追肥防早衰

棉花生长后期根系活力减弱,吸肥能力降低,棉花后期易早衰,采取根外追肥效果更佳。每亩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2%氯化钾与2%过磷酸钙浸出液加1%尿素混合液50~60公斤,喷雾均匀,间隔7天左右一次,连喷3次,对防早衰、增铃重、促多结秋桃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因水渍缺肥棉田,效果更为明显。喷施时间在下午4点后或阴天时进行。

 4、及时整理棉花枝条防止烂铃

雨后棉田湿度大,如棉花枝叶郁闭,易造成中下层棉铃发黑腐烂。“立秋”后的蕾、“白露”后的花、赘芽、空枝和黄老叶,也应及早除去,改善棉田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烂铃。

对铃期40天以上、铃壳已褪色、变黄或者开始长有黑斑的下部烂铃要及时摘拾,用1%乙烯利溶液浸蘸后晾晒,可获得吐絮较好的籽棉。

 5、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如连续阴雨,气温较低,极易导致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枯黄萎病、烂铃、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烟粉虱(亦称棉粉虱)等病虫害发生。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结合棉花防早衰,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及早预防。

对棉花枯黄萎病、棉花烂铃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乙蒜素水剂1000倍液与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复配,均匀喷雾防治。

对于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等可采用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对于烟粉虱可用黄板诱杀或用10%吡虫啉10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防治。

以上几

种方法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更多农业知识,欢迎大家关注我哦。


黄土地的根


棉花吐絮期间,很多地区是多雨季节,对于有积水的棉田,应该在雨后及时将积水排除柑橘,以免滞害造成植株黄叶烂根,对于田间无积水,但是因为土质粘重的出现渍涝的棉田,可以在大型内挖沟渗水,尽可能的降低表层温度,改善生产环境,在大雨后还要进行培土,这样可以防止棉花倒伏,对于铃期四十天以上铃壳已经褪色变黄,甚至有黑斑的烂铃要及时摘除,同时用乙烯浸蘸后晾晒,这样能获得较好的籽棉


河南三个娃


如果是短时间的下雨一天,两天问题不大,如连续阴雨,气温较低,极易导致棉花红叶茎枯病、棉花枯黄萎病、烂铃、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烟粉虱(亦称棉粉虱)等病虫害发生。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结合棉花防早衰,喷施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及早预防。

  对棉花枯黄萎病、棉花烂铃病可采用30%恶霉灵1000倍液或80%乙蒜素水剂1000倍液与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复配,均匀喷雾防治。

  对于棉铃虫、红铃虫、斜纹夜蛾等可采用20%灭多威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对于烟粉虱可用黄板诱杀或用10%吡虫啉1000倍液、1.8%阿维菌素1500倍液喷雾防治。

  方法五、喷乙烯利促棉花及时吐絮:

  晚熟或秋桃比例大的棉田,霜前不能正常成熟和顺畅吐絮,适时适量喷施乙烯利,可使棉铃提早吐絮,提高产量和品质。

  使用乙烯利催熟不宜过早,一般在10月上旬,选日最高气温在20℃以上的晴天,每亩用40%乙烯利水剂150~200毫升,对水50公斤,对棉株全株喷洒,重点喷在上部晚秋桃上,可促进早熟,减少烂铃。为了保证药效,应当随配随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喷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及时排涝防止棉花倒伏

二、及时整理棉花枝条防止烂铃

三、对棉花进行根外追肥防早衰

四、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

五、喷乙烯利促棉花及时吐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