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知道章明導演是因為《巫山雲雨》曾經因為片名的魅惑性色彩和迷霧般的深邃,很多人以為其敘說的不過是一個肉體糾纏的情慾故事,其實它也算是一段機關重重的現代傳奇,或者是一次詩意盎然的山水行遊。

2018年章明新電影《冥王星時刻》上映,這是章明從影二十多年來首部進入院線公映的電影,聽這名字真的以為是一部科幻片,不過看過之後就覺得片名還是比較符合劇情的,章明這部新片迴歸了早期的風格,依然保留其處女作《巫山雲雨》的潮溼、孤獨感,是帶有東方神秘色彩的創作風格。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其電影能夠區別於當先商業電影的是,它更的內容來自作者的個人表達。

重回巫山,不見雲雨

1996年,《巫山雲雨》在第一屆釜山電影節上映並榮獲新浪潮獎。

幾十年後年後,《冥王星時刻》以「重回巫山」為註腳,僅0.1%的排片比例上映。

(其劇本創作歷時8年,並歷經近兩年的籌備。)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電影講述了導演王準為籌拍新片帶著製片人老丁、攝影師度春、還有演員小白一同前往西南山區探訪《黑暗傳》演唱者蹤跡的採風故事。近兩個小時的片長,好像沒有什麼敘事,但又好像有些什麼東西悄無聲息地生髮過了…典型的意識流電影。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在狹仄而止語的山洞,潮溼而茂密的樹林,躁動而壓抑的情慾,彼此曖昧又疏離的男女,隨著咿呀而唱的葬歌,空氣中流動著一種霧濛濛的黏稠情緒,就像是籠罩在我們每個人似毫無意義又晦明至暗的人生路上。

神話史詩,道光佛影

電影的敘事主線圍繞在尋找《黑暗傳》的演唱者。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1980年後,在湖北神農架地區發掘出的《黑暗傳》,經過學者們多年的研究,基本認定其為漢民族廣義的神話史詩作品。《黑暗傳》是鄂西北神農架及其附近地區流傳的民間詩歌唱本,是當地喪葬儀式上常見的一種喪歌,通常在輩分較高或者較有聲望的人的葬禮上演唱。

“開了歌頭莫住聲,要唱古往與來今。或唱天文與地理,或唱日月並五星,或唱崑崙與五嶽,或唱開天闢地人。或唱稀奇並古怪,或唱黑暗與混沌。或唱青山並水秀,或唱走獸與飛禽。”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可以看出《黑暗傳》的內容涵蓋了很多元素:開天闢地、山嶽形成、人祖出世、三番洪水、女媧造人、鬼神混居等大事件,裡面既有神話傳說,也有民間故事,而且這部長篇敘事史詩,除了一些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之外,還包含了豐富的佛道文化元素。

神農架一帶是古房陵地區,自古以來都是官家流放犯罪人員和平民避難逃生的地方,所以常常會有一些逸文秘籍流散與此並滲透到民間口頭文學之中。其實以神話傳說為主體,構成的對中國古史民間評說系統,一直都有,而《黑暗傳》不過是野史系統的延續,它會在一些偏僻地帶被民作為民族根古傳唱不息。

2010年《黑暗傳》長詩作為非遺代表作申請列入第三批入國家名錄。

戲裡戲外皆是夢

我們都知道,商業電影是以強調矛盾衝突的理性敘事形態壓制了人們的想象力,相比下,注重藝術追求的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會給予觀眾自主闡釋的空間,

在《冥王星時刻》中,導演章明希望在鬆散的敘事中留給觀眾思考的空間,所以加入了很多私人化的表達,尤其是片中出現的野人、靈山等虛無縹緲的意象,更是給電影增添了幾分神秘感。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電影是一個個的夢,離開了幻想,電影還能表現什麼呢?如果不做夢,生命還有何期待?”

影片中,女學生與導演有過這樣一段對話。學生問:“你為什麼一定要拍《黑暗傳》?”導演王準回答:“因為我一直處在黑暗中。”學生接著說:“我好像從來沒有看懂過你的電影;看你的電影,總感覺很孤獨。”

這算是章明借角色之口道出了長期以來埋藏在自己心裡的感受。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也許拍著拍著就有靈感了”一個導演把另一個導演拍電影採風的過程拍成了一部電影,於是就有了這部《冥王星時刻》。在章明的電影中,觀眾很難感受到被解答問題的快感,所有人都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這些全部由觀眾自己完成,章明只負責將問題拋出,引人陷入思考。

看完電影,感覺這彷彿是導演設置的一個局,一場夢。

作為局中人、夢中人的我們,跟隨著片中的角色一同陷入黑暗,一同苦苦尋找光明。

電影中有一句關於冥王星的臺詞:

“冥王星是太陽系最黑暗的星球 ,白天就像我們地球矇矇亮的樣子。”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冥王星——一顆以死神命名的行星,英文名叫Pluto(普魯託),羅馬神話裡掌管地獄之神,也就是死神。雖然它沒有死神那麼恐怖,但冥王星確實是個另類。

就好像章明在第六代導演中是個異類一樣。

結尾一行人從類似《大象席地而坐》的黑暗來到曙光,也就是冥王星最光明的時刻,通過尋找拍攝素材的旅途完成創作,章明對於中國當代電影絕對是另類但又不可或缺的存在。

尋找與結果

人們都期待過一種與平淡庸俗的現實不同的美好生活,為了實現這樣的夢想,人們就會去尋找,即便結果並不會太好…

《巫山雲雨》中,麥強與陳青看似是偶然的相遇,其實他們一直都在默默地等待,尋找與自己有著共同願望的相似之人;《密語十七小時》裡,小紙條並不是什麼愛情誓言,只不過是無聊者寫下的玩笑話,卻讓幾個人煞費苦心的猜忌,尋找著一無所獲的未知,生活就是以四兩撥千斤的態度來嘲弄這人們自作多情的幻想;《結果》中,尋找李崇高是個虛假的幌子,每個人心中真正要找的都是幸福生活和理想愛情……以上三部電影是開放式結局,導演章明並沒有給出明確答案,

一切都在繼續,生活一如往常。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在尋找出路的途中丟失了過去,我們站在晨昏交界的空無時刻……

《冥王星時刻》中又見章明,空間視角依舊狹窄,意義依舊不明朗,主題被安放在棺木中隨電影的河流緩慢飄去,於是那些瓜葛,那些曖昧,那些關係也就自然被放逐,成為了言外之意。

一切都變得不清不楚不明確,不穩定…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無論對於影片的主題還是形式,章明一貫擁有獨特的藝術追求,雖然竭力堅持自我的創作實踐使得他的影片關注度寥寥無幾,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他依然不為潮流所動,堅持自我風格的精神確實是藝術創新的起點與源泉。

這也是作者電影的寶貴价值所在,最終人們都會記住所謂的章明風格,所以如何在個人表達和大眾趣味之間尋找一種平衡,讓自己的藝術理念可以為多數人所理解和接受,是章明和許多導演需要認真思索的問題。


《冥王星時刻》有科幻片的名,散發出的卻是文藝片的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