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之高俅的逆袭,你学不来。

《水浒》第二回,讲述了一个小流氓在一些“好人”的帮助下,逆袭成当朝太尉的故事。

01.

《水浒传》之高俅的逆袭,你学不来。

话说东京汴梁城内有一个小流氓,姓高,排行老二,从小游手好闲,不找工作、不讨老婆,只喜欢舞枪弄棒,最厉害的是踢得一脚的好球。故京城里面的人,干脆就叫他高球。他自己嫌这名字好听不好看,便改“球”为“俅”。

高俅此人吹拉弹唱,刀枪棍棒,都玩得溜,也稍微有点文化;但是忠孝礼义,知恩图报等君子必备的品质,在他眼里却狗屁不是。

因为教王员外的儿子在外面赌钱嫖娼,被王员外告上了衙门。官府把高俅抓起来,裤子扒了,狠狠打了一顿屁股,赶出了东京城。他没办法,只有到了淮西投奔了一个开赌场的闲汉柳大郎。一住就是三年。

后来哲宗赵煦大赦天下,高俅才又回到了东京城。但是他怕回去不招人待见,无处栖身,就委托柳大郎帮忙。这柳大倒也爽快,一封书信把他推荐到了自己城里开药铺的亲戚董大土豪府上。

《水浒传》之高俅的逆袭,你学不来。

这董土豪第一眼看见高俅,就倒吸了一口凉气,“世上怎么会有长得这么丑的人,这要是天天看着,还怎么吃得下饭。”更兼听说了高俅不是什么好货色,怕他教坏了自己小孩,便一脚把他踢到了苏东坡府上去了。

《水浒传》之高俅的逆袭,你学不来。

苏东坡当时正在看书,看了高俅一眼,“真的是丑,这老董为人不地道啊,我要这皮球有何用?”起身一脚大力抽射,把高俅踢进了哲宗赵煦的妹夫小王都太尉府上,自此高俅一直在等一个机会。

忽一日,小王都太尉过生日,请端王来家里吃饭。(这端王是哲宗赵煦的亲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赵佶。他当皇帝不咋样,艺术天分倒是极高。)端王到府上以后,看上了一对羊脂玉碾成的镇纸狮子,做工非凡,小巧玲珑,拿在手上就不愿意放下了。

小王都太尉看到了,就说:“还有一个玉龙笔架,跟这对玉狮子是一套的,做工比这个还好,只是现在不在这儿。如果您喜欢的话,明天我让人给送到府上。”

端王大喜,酒足饭饱以后就打道回府了。

02.

第二天一早,小王都太尉就吩咐高俅把那一套包装好的玉器,送到端王府上。


进了端王府以后,端王正在和别人踢球,高俅不敢惊动,只能在一旁候着。


说来也巧,不多时,那球居然滚到了高俅脚下。他站在边上看了多时,早就心痒痒了,便使了一个绝技“鸳鸯拐”,一脚把球送换给了端王,端王抓住机会,腾空而起,一个“倒挂金钩”正中球门。


“好球”高俅忍不住喝了一声彩,众人也鼓掌表示端王牛批。

《水浒传》之高俅的逆袭,你学不来。

端王大喜,唤高俅来到跟前,问:“你是何人,来此干甚?”高俅说明来由,并呈交了玉器。但端王此时对高俅的兴趣远远超过了玉器,他打量了一下高俅,问道:“你会踢球?”

“会一点,我就是瞎踢踢。”

“好,你下场,来跟我一队踢一场。”

“万万不敢,小人只是个仆人,哪敢跟王爷一起踢球啊?”

“无妨,都是球友,我也是图个乐。”

高俅再三推辞,端王生气了,大吼一声“你再推三阻四,本王把你脑袋砍下来当球踢。”

高俅吓得跪倒在地,叩头如捣蒜。实则内心狂喜,“今天就是我咸鱼翻身的大好机会,抓住了以后荣华富贵,美女成群.......”

《水浒传》之高俅的逆袭,你学不来。

高俅下场以后,使出了毕身所学,看得众人都一愣一愣的。端王大喜,拉着他的手,就要高俅陪睡,哪肯放他回去。

第二天,还特意请小王都太尉来府中喝酒,并找他要高俅做自己的随从,小王都太尉满口答应。自此高俅跟着端王,每日紧随,寸步不离。

两个月以后,哲宗赵煦驾崩,端王继位,史称徽宗。

《水浒传》之高俅的逆袭,你学不来。

半年后,端王封高俅为殿帅府太尉,掌管中央军事。高俅从一个不招人待见的小流氓,一跃成为了朝廷的二品命官,大权在握。自此其它官军和百姓,从此算是遭了殃。


03.

细细算一下,帮助高俅的人一共有4个。


第一个是柳大郎。白吃白喝招待了他3年,还一纸书信把他推荐给了自己的亲戚——董将士。他难道不知道高俅是个什么货色吗?


第二个是董将士。留高俅在家住了十几天,怕他教坏了自己小孩,就推荐他去了苏东坡府上。他难道不知道这种人,苏东坡肯定不会喜欢吗?他当然知道,但是“又撇不过柳大郎面皮”,故还是“帮”了高俅一程。


第三个是苏东坡。他就留高俅住了一晚上,就打发他去了小王都太尉府上。从此,高俅就算是半只脚踏进了官场了。以苏东坡的学问见识,他会相信这种流氓能当官吗?他当然不相信,但他依旧“不如做个人情”,送高俅进了官场。


第四个是宋徽宗。他看中的是高俅能踢得一脚的好球,也会陪着他风花雪月的快活。便不管国家安危、不顾百姓死活,让高俅掌管中央军事大权。他难道不知道一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无赖,是当不好二品大员的吗?他肯定知道,但他不在乎,当皇帝对于他而言是享受,不是责任。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帮助高俅的这四个人,他们在帮忙的时候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小算盘。不是顾忌别人面子,就是只管自己快活。

当好人放任不管,助纣为虐时,坏人一步一步踏着这些打着小算盘的“好人”铺就的台阶,最终走到了权力的顶峰,残杀忠良、祸国殃民、鱼肉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