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膝骨關節炎的全身與局部治療


女性更年期膝骨關節炎的全身與局部治療

更年期大約是指女性在停經前後兩三年的時間,由於雌性激素水平的驟降引起的全身各系統的異常反應。本人接觸的骨關節病人多,對於這階段的骨關節疾病的治療有所體會。

更年期的女性膝關節疼痛多半合伴有全身其他關節的疼痛,比如手關節、髖關節、脊柱關節,以至於一段時間疼痛不能緩解。某些女性會懷疑得了類風溼,但也有少數女性既沒有全身其他系統的症狀,也沒有其他關節的症狀。

這時候膝關節的治療就應該是局部與全身、中醫與西醫的結合治療。

先說中醫治療,更年期的女性或多或少會有一些兼症。 例如:煩躁、失眠、多汗、焦慮,這些症狀的成因複雜,有時候也不能簡單地歸因於激素水平的降低,還有社會、心理因素,在這種多因素的複雜情況下,中醫藥的整體辨證論治有其科學性。

但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很多症狀是繼發的,也有些是原發的。比如絕經後的鈣流失,在剛開始的一兩年血鈣、骨密度的檢查都是正常的,但會引起症狀。比如關節疼痛,或者肌肉疼痛,甚至出汗。這時就可能需要補鈣、VitaD, 甚至一些促進鈣吸收、抑制鈣流失的藥物。現在很多人也在致力於研究各種治療骨質疏鬆,而本人看來,做好基層的工作足矣。絕經後的女性常規補鈣應該成為常識,預防為主。這在發達國家已經做到了,我們的飲食結構中奶製品的攝入量遠不如西方,更是應該常規補充。膝關節本身的問題和全身骨質疏鬆的關係我在另文中提到了,兩者之間是否有相關性關聯在於膝關節的疼痛出現的時間和更年期的關係。某些女性如果40歲就已經出現關節痛了,就要考慮膝關節的結構外傷、代謝因素,治療的重點就更應傾向於膝關節,全身輔助治療為輔,重點指導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訓練。本人已經有這樣的成功範例。嚴格的肌肉訓練甚至可以將中度骨關節炎的疼痛消失,但成功的關鍵是刻苦的練習。反之如果患者描述疼痛時將膝關節和全身其他各部位一起描述,且膝關節檢查並無太多體徵,重點就應該為全身治療,全身鍛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