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创业将近五年,41岁的钉钉CEO陈航(花名无招)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头发少了,脑瓜上亮蹭蹭的面积越来越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你会背吗?”陈航突然反问。


“必将劳其……”


“错,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行拂乱其所为,本质上就是变得像变态,别人觉得不像你,你才有可能曾益其所不能。” 这,是“疯子”陈航对工作的态度。


陈航作为一个疯狂而执着的产品主义者,在三年时间里,开发出了一个拥有超过1亿个人用户和700万企业组织用户的社交软件,他通过努力让发量的牺牲变得更有意义。


跨界打劫:阿里做社交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当年,在阿里18位合伙人的创业期间,陈航就来到公司当实习生。虽然在校没有好好读书,但他认为,在实习中学会编程以后会受益匪浅。他每天晚上都加班到11点,而且一周无休。这个过程,为他日后和阿里剪不断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大学毕业时,不到22岁的陈航接受了来自日本的offer。在长达11年的留日期间,陈航在各个大型企业里负责做各种各样的内部系统,其中不乏世界500强企业甚至是美国的军工承包商。2009年他决定回杭州,回到自己人生起步的地方——阿里。


旁观者看来,他错过了一个“实在太可惜”的机会——作为团队早期员工,在阿里巴巴上市后,他将因此身价飞涨。但11年后再回来,想取一个没人用过的花名,都并非易事。


陈航入职阿里那天,HR按照阿里内部的规定,照例让他为自己取一个花名,


“那个时候有一个电影叫《阿凡达》,所以我起的第一个花名是阿凡达,HR却告诉我三个字仅限高管。然后我就把两个字的名字想了好多,却得知已经有人用过了。因为那个时候公司已经有四万人了,因此我就取了二十个名字,从头到尾告诉HR,哪一个没人取我就用哪一个。然后他告诉我:无招没人,你要不要?我说就是这个了,当时真的是没招了。”


事后,陈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描述了他当时的窘境。


从那时开始,他慢慢从陈航变成了钉钉的创始人无招——无招胜有招。


加入阿里的前两年,他让自己混成了一名“loser”。至少当时在阿里巴巴内部,他已经快成为“臭名昭著”的人:从日本回来的职业经理人,做一淘没什么起色,做“来往”看起来也快要完蛋。有人嘲笑他眼光不好。的确,阿里似乎给了他不少机会,遗憾的是,他没有抓住其中任何一个。


研发“来往”的后期,微信社交覆盖全国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还是只有千万用户量的“来往”,数据越来越差。彼时微信月活跃用户就达到了5亿。和微信相比,“来往”并没有体现它的差异化价值。“来往”渐渐不再被高层关注,500多人的团队也走掉了一半。


后来,陈航意识到一个问题:我们这帮人不懂社交、通讯和用户型产品。事实上,百度和网易两大巨头,都不同程度在个人社交上挑战过腾讯,基本都是无功而返。在行业内,普遍戏谑地认为社交、电商、外卖,分别是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三大巨头不能承受的痛。


但陈航依然没有放弃尝试做社交平台。他坚定地认为,一经打击就灰心泄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他不想成为失败者,所以在努力寻求中,他最终找到了微信社交严防死守的突破口——企业。


阿里巴巴是从帮助中小企业转型的商业模式中获得成功,这次,陈航也从中小企业入手,不过不是研究电商,而是开发社交。


一开始,陈航将新产品定位为“工作圈”,他将自己的想法在来往内部说明,要做工作圈,企业即时通讯工具。


这个想法立刻遭到团队的嘲笑:“一点都不好玩!互联网时代,还有人做企业?”


纠结了一个多月,“来往”内部没有多少人看好。无奈,2014年5月26日,陈航只好带着6个人搬进马云1998年的创业起点——湖畔花园,在那进行小范围的产品研究。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2014年下半年,钉钉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产品模型,但是在功能和用途方面还没有明朗,包括陈航自己,都还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在那段时间,钉钉团队密集地跑各种企业调研,寻找希望能提供用户痛点的样本,但却总是碰壁。


直到有一次,陈航带着团队在外面跑了一天,又碰了一鼻子灰,一帮人坐在街边的大排档吃臭豆腐的时候,钉钉的团队成员一岱想到朋友史楠的办公室就在楼上,于是,他向陈航推荐了史楠。陈航以“做一款让中国中小企业用到爽为止的产品”的理念打动史楠,让史楠的康帕斯公司成为钉钉的首个“共创企业”。


连续七八个月,康帕斯成为陈航及其团队最常光临的地方。跟着销售去跑客户,跟着财务看每天怎么做账,跟着收款的去收钱,跟着送货师傅看这货到底怎么送,钉钉团队试图了解一个中小企业到底如何运转。双方一起办公,甚至一起团建。史楠笑称是被陈航“赖”上了。康帕斯成为了钉钉的实验基地,利用它,钉钉团队完善修补了产品的许多功能。2015年初,钉钉正式上线。


如今,这个沉寂的团队已然开发出了一个拥有超过1亿个人用户和700万企业组织用户的社交软件,腾讯系企业微信在用户量上竟然不及它的1/3。


在微信已成态势的凶猛堵截下,钉钉放弃C端社交,从B端着手可谓是明智之举,也让阿里系在通讯社交应用中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


狼性文化:必须、立刻、马上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陈航有许多少为人知的工作时间——从开拓来往到研发钉钉,他几乎没有在晚上12点前离开过公司;每天凌晨两三点睡觉前一定要把钉钉上所有的消息全看个遍,对那些@他的消息一一做出回复;只有负责门禁的保安知道,陈航一般会在周六早上一个人来公司加班,晚饭时间才回家,周日则是下午来,然后一波又一波人来公司找他,一般到夜里12点结束;不管几点回家,陈航第二天早上都会准时出现在公司,对大家说:兄弟们,早!


因为陈航的“以身作则”,钉钉团队受他的影响,被称为“钉钉疯人院”。现在对外招聘,100人中只有2人才能最终进入团队,而考评的标准之一就是“够不够疯狂”。钉钉团队的每一个人T恤上都印着“BE CRAZY”。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合作过程中,史楠对钉钉的“疯”可是深有体会。他说,“这帮人已经执着到了疯的地步,就是非常玩命。”


史楠还记得第一次使用钉钉的内测版时,bug太多,给一米外的人发消息,对方压根没收到,“钉钉那帮哥们儿就直接电脑打开,坐在我的会议室里现场开始操作,发现问题就报给他,他就咔咔在里边搞。”一次凌晨两三点,史楠又发现了一个bug,截屏发到群里,凌晨4点15分,bug修复好了。


对产品的疯狂与执着,从陈航开始,蔓延整个团队,他的“疯”是十分有感染力的。


颜虎是钉钉的早期成员之一,他负责接收用户的反馈,4年来从没有换过业务。这是一份琐碎但也最贴近用户的工作。一次,在一个只有陈航、颜虎、用户的群里,用户提出一个问题。当颜虎看到消息时,陈航已经回复过了,这让颜虎自愧,“一个老板比员工回复用户还快。”


为了比老板回复得更快,颜虎主动给自己定了严苛的要求:两小时之内回复用户,而公司规定是72小时之内。“我真的接受不了老板回得比我快这件事,这让普通员工怎么活啊?”


陈航经常会对钉钉团队说,

“我必须、立刻、马上、现在就看到结果!”


钉钉CTO朱鸿常常去开导被陈航骂过后状态不好的人,“哎,无招就是这样的啊,对事不对人。”


朱鸿在公司内部有“大哥”之称,和陈航不同,他的表达方式比较温柔。而陈航的口头禅是,“这事不难,让你来干嘛”、“搞死他呀”。


一粟也曾劝过陈航,他说:就像大家一起扛一张桌子,有的人只能扛100斤,让他去扛1000斤,这怎么可能。而陈航的回答常常是,“不试怎么行?”


他非常享受“疯”的状态,毫不介意别人叫自己“疯子”——“我就是啊。”


行走的广告:怎么不加钉钉?


对于那些想要进入钉钉工作的人,他的要求是“像神经病一样热爱钉钉”。面试时,陈航会问,“你用微信吗,你证明一下,你把微信上所有的人都改成用钉钉沟通,你做得到吗?”这往往让应聘者尴尬无措。


“我们是一个创业公司,我把每一个小伙伴都当成合伙人,他们应该对钉钉足够热爱。”这是陈航的解释,而他自己也是这么做的。


如果有人在初次见面时说“我们加一下微信吧”,陈航会毫不掩饰地流露出不悦:“怎么不加钉钉?”


钉钉内部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是,某天早晨,陈航走进公司附近一家包子铺,一屉热腾腾的杭州小笼包下肚后,他开始给老板娘“安利”起自家产品,还兴冲冲地叫上一旁悠闲站立的老板:“我们三人来个钉钉免费视频会议吧。”


钉钉战略发布会的两个星期后,在另一家小面馆里,陈航飞速将面前的一盘田螺消灭,一吸一嘬,空壳在碗里堆成了小山丘。临走前,传闻的这一幕又上演了——他笑容可掬地问正用支付宝收款的老板娘:“知道钉钉吗?你也能用,可以免费打电话,和支付宝是一家。”


类似的故事不分场合地发生,比如陪女儿去练琴的琴房,亲戚聚会的饭桌,阿里巴巴西溪园区的食堂——在这里,陈航搞定了排在前边等餐的虾米音乐创始人、钉钉现任商务VP王皓。十多分钟的强势讲解后,他成功将王皓纳入钉钉构建的新世界。


刚认识陈航时,好友、趣拍CEO王强宇就惊讶于此人可以模糊掉所有人际交往适用的准则和边界。

那时陈航是“来往”的产品规划负责人,初次见面的开场白是:

“装来往了吗?用过多少次?每天都用吗?你同事用吗?用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吗?”

分别时的结束语是,

“要用来往啊,每天至少用两次啊,让你的同事都用上啊。”

“这人真烦啊。”王强宇当时想。


后来他逐渐明白,从来往到钉钉,陈航无非是换了一张不同色彩的壳,疯狂和偏执才是未变的底色。



企业家们好,我司联合国内上百家天使和风投机构寻找项目股权投融资合作。


1:农业(种植、养殖、养老)重点关注。

2: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

3:连锁餐饮、商贸、化妆品业。

4:互联网、物联网、APP行业。

5:医疗设备、生物医药、健康行业。

6:文化、教育产业。

7:商业、旅游、矿产、地产

8:创新型传统行业。

9:汽车产业链。

10:高利润、高成长性及国家支持等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钉钉”陈航,逆袭成功


有需要做股权融资,对接投资人请点击左下角链接填写项目信息!会有专业人员联系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